- +1
“我,名下5套房,想簽婚前協議有錯嗎”

這幾年,結婚的人明顯變少了。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22 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2 年辦理結婚登記 683.5 萬對,比前一年下降 10.6% [1]。
但對很多人來說,他們仍然對婚姻抱有期待,只是擔心談戀愛時的濃情蜜意、花前月下,在結婚后就變成了柴米油鹽和瑣事爭吵。
為了不讓自己的愛情在婚后變質、過期,越來越多人選擇簽訂“婚前協議”。他們明文約定財產分配和忠誠條款,用鉆戒表達愛意,用白紙黑字表達誠意,共同步入婚姻殿堂。
不過,究竟什么樣的婚前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婚前協議又能發揮多大用處?
結婚可以,但先簽婚前協議
很長一段時間里,提起婚前協議,大家的腦海里就會浮現豪門風云、八卦秘事,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
但如今,婚前協議不再陌生。我們發起了一項關于中國人婚前協議意愿的調查,96.6% 的受訪者都聽說過婚前協議,而完全沒接觸過的只占 3.4%。
但凡在網上沖過浪,或多或少都有過“知識強行住進大腦”的經歷。
在我們的調查中,對于婚前協議,85.7% 的人是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了解到的,其次是影視作品。今天某某名人結婚簽了婚前協議上了熱搜,明天就刷到“從《消失的她》看婚前協議的重要性”。而婚前協議的風從霸道總裁劇也吹到了職場劇、古偶劇 [2]。
不過,吃過豬肉和見過豬跑是兩回事。根據我們的調查,在有過婚姻經歷的人群中,真正和婚前協議打過交道的只有 5.5%,這一比例在未婚人群中更是不到 1%。
婚前協議,真的會變成婚姻的時尚單品嗎?我們篩選出了 2396 名暫未處于婚姻狀態的受訪者,50.1% 的人表示“一定會簽”、“很可能會簽”和“打算簽”。

接近四分之一的人猶豫不決,而對婚姻充滿信心的人只有 11.9%。
共青團一項針對 Z 世代的調查也顯示,在影響結婚意愿的原因中,選擇“不相信婚姻”的比例高達 30.5% [3]。婚姻更像是一塊巧克力,雖然能嘗出甜蜜的滋味,但揮之不去的苦澀也久久伴隨。
婚姻信任感,是影響婚前協議簽署意愿的一大因素。在我們的調查里,有人坦言:
遇到愛情就不簽了,相親結婚就簽。
更多人的考量基于現實情況。有人覺得自己并無什么財力可言,就那三瓜倆棗的還需要立個正經條款分嗎?有人權衡一番,“自己屬于經濟弱勢一方,協議對自己不利”。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響簽署婚前協議的決定?或者說,什么樣的人,更傾向在婚前約束彼此呢?
我們將學歷背景、年收入、性別等個人情況與簽署意愿進行交叉分析,發現大多數情況下,學歷、收入越高的人,對待婚姻越謹慎。比起男性,女性對婚前協議的接受度也更高。

有研究生學歷的人簽署婚前協議的意愿,明顯高于高中及以下學歷的受訪者,兩者比例之差達到了 6%。年收入超過 50 萬元人民幣的受訪人群,也更樂意在婚前約定彼此的財產及權利。
美國的一項調查也有類似的結果,家庭財富在 25 - 50 萬美元之間的人中有 22% 簽署了婚前協議。對于家庭財富低于五萬美元的人來說,這個數字下降到 11% [4]。
雖然婚前協議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但當身家邁過一定門檻時,婚前協議顯然會更受青睞。
結婚前,要算哪些“賬”
對很多人來說,婚姻是一座圍城,期待和擔憂并存。結婚前想和愛的人擁有一個家,結婚后又擔心變得一地雞毛——大家到底在遲疑、擔憂什么?
婚前協議不是所有人的婚姻必需品,但通過大家關心的條款,我們或許能揭開信任危機背后的謎題。
都說談錢最傷感情,可關注度最高的十大問題中,有九個與錢相關。83.5% 的人最關心婚前財產的歸屬,其次是婚后財產歸屬和雙方債務責任承擔,分別占比 71.4% 和 60.1%。
組建家庭,意味著從一個人變成一個共同體,很難分得清你我。
在一起時你儂我儂,恨不得共用一根吸管;離婚時必須計較得一清二楚,一起挑選的鍋碗瓢盆一人一半,你送我的剃須刀、我送你的首飾都不能帶走。經濟捆綁得更深的,鬧得雞飛狗跳、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

婚后誰管錢、誰花錢,也是財產性條款的主要內容。是堅持執行 AA 制?還是一方還房貸、車貸,另一方全權負責家庭開支?這些本質上依然是夫妻共同財產分配的問題。
把目光放長遠點,還有人會未雨綢繆、思考身后事,提早立下遺囑。
值得一提的是,55.9% 的人相當在意忠誠協議條款——出軌的渣男/女應該凈身出戶,才能彌補背叛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婚姻的第一品質是專一,我在家里任勞任怨,另一半卻在外花天酒地,難道不應該無條件離開嗎?
父母養老問題和孩子生養問題緊隨財產性條款之后,比如該不該生孩子、如何分擔雙方父母的贍養義務。配偶、父母和孩子,不僅是最緊密的親屬關系,也是大多數婚姻避無可避的核心問題。
在錢財、孩子和父母之外,大家所關心的婚前協議條款還包括規避潛在矛盾、平衡雙方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
如果對夫妻相處之道有特殊要求,甚至可以參考名人的婚前協議。有小報稱,好萊塢天后詹妮弗·洛佩茲和本·阿弗萊克上演世紀大復合后,簽署了一份婚前協議,其中就包括一周四次性生活的“婚后性條款”。

對很多人來說,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比如“春節去誰家過年”,這是一個比“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里,你先救誰”還要命的送命題。
畢竟,婚姻里不是只有錢,也離不開感情和妥協。
每一餐飯誰炒菜、誰刷碗?每一次吵架時該不該翻舊賬、用冷暴力?每次家庭重要決策時,彼此父母能不能插手?
而婚前協議,恰恰給予了情侶一條磨合的途徑:在結成合法的伴侶之前,雙方能夠坐下來思考和商量,這段婚姻最需要通過什么維系和支持、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
約法三章,真的有用嗎
婚前協議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在簽訂過婚前協議的 56 位“少數派”中,12 位過來人嚴格照章辦事,約束了雙方的行為;10 名受訪者認為婚姻美滿,婚前協議壓根用不上。
但是更多的過來人表示,目前并沒有感受到婚前協議帶來的明顯作用。
還有兩人提到,簽署的過程既是推拉和博弈的過程,也是爭執和起矛盾的過程。甚至有的婚前協議還沒等到落地的那一刻,就已經夭折在襁褓里——已分開,別 cue 我。

如果真的走到離婚那一步,婚前協議的效果又有幾成?
事實上,規范的婚前協議確實能保障個人權益,但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文字陷阱和沒有法律效力的泥淖中。很多人關心的條款——例如不得離婚、凈身出戶、剝奪孩子撫養權、懲罰等等,并不一定都具備法律效力 [5]。
裁判文書網中有一起案例,夫妻婚前約定“如果離婚或背叛,男方就凈身出戶”,女方請求依照該協議分割財產,法院卻認為“于法無據,不予支持” [6]:
這屬于忠誠協議,法律提倡夫妻之間互相忠實,但不應賦予強制執行效力。
《民法典》規定,男女雙方可以采用書面形式約定財產歸屬,但具體情況依然需要具體分析 [7]。雙方都沒有異議,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一方撕毀協議,而凈身出戶涉及了人身關系等問題,難免超出合法范疇 [8]。
別看電視劇里的角色每次都氣勢洶洶地說要讓不忠誠的另一方凈身出戶,等真正走上法庭,很可能對法官的“不予支持”裁斷傻了眼。
只有三個人提到,婚前協議確實起到了安慰劑的效果。
我們對 1364 名有婚前協議簽署意愿的受訪者和 644 名絕不考慮簽的受訪者進行原因探究。支持方的 Top1 理由是保障個人財產,Top2 理由則是“萬事大吉”派:Ta 好、我好,婚姻也好。

反對派則認為,雙方之間在錢財方面并沒有什么矛盾——我不是百萬富翁,你也沒什么好圖的,那還有什么簽的必要?
而且,既然走到了最后一步,那就表現足夠的信任,否則就是“傷感情”——兩口子過日子還要分清你我,這不是防備和算計嗎?
其實,無論是支持方還是反對方,大部分人都希望擁有一段順利、美滿的婚姻。
婚前協議并不只服務于婚姻破裂這個最壞的結果,也減少了恐婚情緒、提升了婚姻的穩定性。不是給愛情上一道枷鎖,而是給彼此樹起一把保護傘。
談清錢和義務,也可能使婚姻更長久。說到底,傷感情的還是人,這個鍋錢不背。
參考資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23). 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 微博. (2023). 婚前協議.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23 from https://s.weibo.com/topic?q=%E5%A9%9A%E5%89%8D%E5%8D%8F%E8%AE%AE.
[3] 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課題組. (2021). 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么. 光明日報.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23 from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0/08/nw.D110000gmrb_20211008_1-07.htm.
[4] 四川監獄. (2023).【公職律師說法】關于婚前協議,你需要了解這些事.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JfeX5ogqD33wKoxWVdfYXw.
[5] 中國裁判文書網. (2021). 趙某、胡某離婚后財產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23 from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KdK8nV0FwhMqlpvO5B4yGyFVthJiSAxsU5gAt/keMzTDrbcyGywBMpO3qNaLMqsJTbm386L1CcocV5sSZugoFLPuNFCZpPHSM0smPnGSjWQkmLehYtm2KSoiVHnnSJjV.
[6] 新華網. (2020). (兩會受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23 from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lh/2020-06/01/c_1126061072.htm.
[7] 楊雪飛 & 談想. (2022). 【以案普法】婚姻破裂,離婚時忠誠協議是否仍有效?判了!. 中國普法.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4WcMuGm8Rv--Ouihtbd1rQ.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