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環保督察回頭看|河南:敷衍整改比較明顯、假裝整改仍有發生
10月20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河南省反饋今年6月開展的“回頭看”相關情況。

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河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并形成督察意見。
督察認為,河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雖然取得了明顯進展,但部分責任落實“掛空擋”,部分整改任務沒有按照要求完成,在一些地區和領域甚至還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
督察組表示, 河南自2016年7月以來修訂實施《河南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河南省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探索對各地環境質量改善情況實行階梯獎罰、按月兌現。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共支償大氣環境質量生態補償金2.2億元、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金1.03億元,有效提升各地政府攻堅治污的積極性。
同時河南亦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和壓力向市縣傳導,2016年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問題1500余起,問責2500余人,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
在此次“回頭看”工作中,河南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截至2018年8月31日,督察組交辦的5477件生態環境問題已基本辦結。責令整改2769家;立案處罰342家,罰款1938萬元;立案偵查65件,拘留36人;約談403人,問責1053人。
但與之相對的是,河南被督察組指出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敷衍整改問題比較明顯、表面整改問題比較多見、假裝整改問題仍有發生等四大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到位,部分地區對待督察整改態度消極。例如2017年6月以來,河南信陽市委常委會一直未研究生態環保工作,直到中央領導同志對非法采砂問題作出重要批示后,才于2018年5月27日研究過1次。
安陽市內黃縣黨委、政府很少研究環保工作,2018年以來,僅在4月陶瓷產業園環境污染問題被中央媒體曝光后才開會研究。
二是敷衍整改問題比較明顯。河南對黃河濕地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重視不夠,整治不力,投入較少。2016年、2017年,中央分別下達河南省黃河濕地保護資金4300萬元和4400萬元,但省級財政僅配套投入230萬元和210萬元,新鄉、洛陽兩地市級財政甚至未安排配套資金。
黃河濕地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存在3家非法企業,三門峽靈寶市不僅未予清理,反而于2017年3月通過政府辦公會專題研究,同意相關企業延期繳納2016年排污費。

河南省水污染治理攻堅工作拖拉滯后,列入方案的72個重點工程未能如期建成,占比30.4%。河南省住建廳推進整改力度不夠,工作計劃與省政府攻堅方案要求嚴重脫節,導致任務和目標嚴重縮水。
例如濮陽市2017年應完成13個重點治理項目,有7個未按期完成;鄭州市金水區索須河、惠濟區金洼干溝等均未按期完成治理任務,河水黑臭嚴重。
新鄉市水環境治理工程推進滯后,納入整改方案的4座污水處理廠未按期完成,還有一些治理項目一拖再拖,甚至不了了之;新鄉全市仍有127個入河排污口未完成整治,市區周邊每天約2萬噸生活污水直排衛河。
河南全省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仍有290余個環境問題沒有解決到位。多數地方礦山環境整治工作無明顯進展。
三是表面整改問題比較多見。有些干部認為,“督察一陣風、躲過就輕松”,沒有必要較真碰硬,導致部分問題“以停代改”。
2016年督察與此次“回頭看”重復舉報問題達170件,督察組隨機抽查21件,發現8件查處不實。
2016年督察期間,群眾舉報焦作孟州市南莊鎮皮革企業向廢棄土坑排放污染物,孟州市政府以皮革企業已經停產為由認定舉報不實。
但經核實,當地98家皮革企業在2016年督察后又違法恢復生產,此次“回頭看”進駐前10天才緊急停產、應對督察,近萬噸含鉻污泥長期非法傾倒至廢棄土坑,嚴重污染周邊環境,群眾反映強烈。
洛陽市義煤集團新義煤業有限公司2016年以來因廢水直排金水河多次被群眾舉報,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對其累計下達整改督辦通知33份、實施處罰6次,但義煤集團及其上級公司不以為然,省國資委履職不力,對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長期不重視、不解決,問題“一犯再犯”。
河南省“十三五”減煤方案發布后,部分地方煤炭消費量不降反升,三門峽、平頂山兩市2017年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分別增加272萬噸和384萬噸。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在開展減煤目標考核時,有意規避2015年以后投運火電機組新增耗煤量,工作不嚴不實。

四是假裝整改問題仍有發生。例如河南信陽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處理設施運行記錄造假,滲濾液調節池直通城市污水管網,違法違規嚴重。
范縣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長期損壞停運,但督察時臨時開啟設施應對,并編造運行記錄;范縣城市綜合管理局作為主管部門執法犯法,安排施工隊埋設暗管將滲濾液直接接入市政管網。
洛陽市汝陽縣斜紋河非法采砂依舊存在,采砂許可證等制度形同虛設,在“回頭看”進駐后,汝陽縣水利部門憑空編造2016—2017年巡查記錄、行政處罰案卷,并由河道管理人員偽造簽名手印,性質惡劣。
2016年督察指出濮陽市豐利石化公司以拆分審批方式違規建成260萬噸/年限制類煉油石化項目,此次“回頭看”發現,該公司不僅沒有整改,而且還頂風而上,籌劃建設的新項目實際仍屬于限制類煉油石化項目。
洛鋼集團落后燒結機整改后又未批先建兩座電爐,打著合金鋼的幌子生產普通建筑用鋼。
平頂山魯山縣以“清障疏浚”名義行砂石開發之實,縣政府公開拍賣“清障疏浚”工程獲利2306萬元,多家“清障疏浚”企業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設置大量砂石加工點,現場管理粗放,廢水直排河道,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督察組強調,河南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河南省委、省政府處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