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大食物觀”為引領,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森林蘊藏著豐富的食物,是天然大糧庫。西藏自治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面積1490.99萬公頃,全國排名第五,森林蓄積量22.83億立方米,全國排名第一位。以“大食物觀”為引領,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是落實中央治藏方略,打造生態西藏和幸福西藏的現實選擇。
樹立大食物觀,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是日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反映在吃好飯上,就是更加豐富多樣、營養健康的食物供應。隨著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每天吃的食物已經不再局限于以青稞為主要原材料的主糧,蛋奶果蔬菌等這些一直被我們稱作“副食”的食物,逐漸成了西藏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西藏森林資源豐富,蘊含著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目前,西藏已被利用的森林食物資源有野生靈芝、黃牡丹、藏天麻、藏貝母、當歸、手掌參、松茸、蘑菇、蘋果、核桃、辣椒等。大力發展森林食物產業,一方面,豐富多樣化的食品供給豐富了西藏人民的飲食結構,使西藏人民的飲食結構從吃飽向吃好、吃精轉變;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森林食品產業,打通各產業壁壘,拓展森林食品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通過“吃干榨盡”的全鏈條式開發,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全產業鏈的整體經濟效益,帶動西藏人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
樹立大食物觀,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是西藏構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體系需要。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在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和全國兄弟省份的無私援助下,西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體現在飲食消費上就是西藏人民實現了由“吃得飽”到“吃得好”轉變。新時代西藏人民要朝著“吃得健康”的更高目標邁進,但是如何“吃得健康”依然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難題。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一方面是繼續保障糧食安全和供給穩定基本要求的需要,當前西藏用好現階段有限的耕地資源是基礎,善用大自然的物產是補充。通過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逐步構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體系,增強抵抗未知風險的能力,牢牢地將飯碗端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是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吃得健康”的多元化需求的需要。促進西藏森林食物產業與科技相結合,推動森林食物產業從傳統森林食物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為西藏人民的餐桌提供更加穩定的供給和越來越多樣化的選擇,進一步推動居民膳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樹立大食物觀,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是發揮西藏生態資源價值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西藏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這一論斷將西藏生態安全問題提升到國家乃至民族的戰略高度。西藏生態環境保護是利在千秋、澤被天下的大事,事關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大食物觀”的本質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和農業現代化均衡發展。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大力發展西藏森林食物產業,對于保護好和發展好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發展森林食品產業具有“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的優勢,通過合理配置林木,發展林下經濟作物,能夠緩解耕地緊張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大食物觀強調的是一種可持續的食品生產方式,它要求我們在獲取食物的同時,也要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森林的種植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侵蝕、水源涵養和氣候調節,有助于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生態興,則西藏興。糧食安全,則國家安全。開發利用好西藏豐富的森林食品產業,必須堅持生態安全的底線,需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西藏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新發展格局,做好生態高品質凈土產業大文章,讓西藏的森林食品產業成為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的重要美食和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綠色產業。更好樹立大食物觀、踐行大食物觀,一定能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有力支撐。
來源:中國西藏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