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造“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蘇錫通園區赴滬推介
圍繞高水平建設“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這一目標,11月23日,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赴上海舉辦投資環境說明會,24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近200億元。

蘇錫通園區在滬推介。 蘇錫通園區 圖
蘇錫通園區黨工委書記虞越嵩表示,蘇錫通園區與上海相毗鄰,依江而望、淵源深厚,兩地文化相通、人緣相親、情誼相融,既洋溢著產業先進、創業創新的現代氣息,又具備了全球視野、開放包容的國際范兒。
他說,蘇錫通之“通”,在于通達世界、開放交融。“2020年我初到園區,和一名剛入職的年輕干部談心,問他,園區最大的吸引點在哪里。他沒有任何猶豫,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們是中國與新加坡、與奧地利三國合作園區,是蘇州、無錫、南通三地共建園區,這是獨一無二的。”虞越嵩表示。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蘇錫通園區位于南通市區南側,蘇通大橋北岸,園區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人口約11萬人。園區于2020年5月經江蘇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由原省級開發區蘇通科技產業園區、錫通科技產業園一體化融合而成。同時,園區還是江蘇省政府與新加坡政府合作開發的跨國園區,是中國政府與奧地利政府共同建設的生態園區,可謂自帶跨國合作基因。
虞越嵩表示,成立三年來,園區聚焦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生命健康“兩主一新”產業,以中國-奧地利、中國-新加坡國際合作平臺為支撐,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目前主導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已超過7成。
他還向與會嘉賓分享了一個詞語:“接二連三”。“近年來,由于園區優良的營商環境,企業發展信心增強,目前已有14家企業的二期乃至三期項目相繼落地開花結果,總投資超過95億元,‘二期效應’已然起勢。”虞越嵩說。
蘇錫通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曉峰則表示,萬里長江奔騰入海,猶如一條巨龍,長三角是這條巨龍的“龍頭”,上海和南通是巨龍的“南眼”和“北眼”,而蘇錫通園區就是“北眼”里最具活力的“黑曜石”,也是滬蘇通“小金三角”的中心點。
他說,過去的南通,因長江天塹阻隔,過江通道不足,被冠以“南通難通,向南不通”的說法。而如今,南通已建成3條過江通道,完全融入上海、蘇南1小時經濟圈和都市圈,未來更將有8條過江通道連接南北,實現“八龍過江”。可謂“才飲滬上水,又食通城魚”。
航空方面,園區距南通興東國際機場20分鐘車程,距上海虹橋機場、蘇南碩放機場60分鐘車程,距籌建中的南通新機場僅25分鐘車程。
園區具體規劃分為“一核三片六區”:一核是指生態綠核;三片分別為城市宜居活力片、區域綜合服務片和濱江特色文旅片;六區分別為綠色智造產業區、區域高端制造產業區、智慧科技產業區、國際創新產業區、現代都市宜居社區和長三角國際生態社區。
同時,園區按照“四先四后”(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招商、先生態后生產)原則,高起點編制實施各類專項規劃。
黃曉峰表示,未來,蘇錫通園區將聚焦“江海生態城、國際創新園”的定位,高水平建設“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具體做到“四個全力打造”:全力打造融入蘇南“橋頭堡”,打造以“跨江融合、共建園區”為特色的新型產業載體和高端功能平臺;全力打造高端制造“新樣板”,強化與上海、蘇南等地產業鏈協同、創新鏈對接和供應鏈融合,打造長三角高端制造新增長極;全力打造產城融合“新地標”,建設品質一流的國際社區,職住融合的產業家園;全力打造改革創新“新高地”,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全面復制推廣自貿區成功經驗,打響“蘇錫通·舒心辦”服務品牌。
邁過GDP萬億門檻的南通,當下正在回答“下一個萬億”的歷史答卷,這其中,和上海的產業創新協同或是關鍵點。承擔了“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任務的蘇錫通園區,將如何高質量建設長江北岸的高科技、全球化產業園區,值得關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