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登頂珠穆朗瑪的那一刻,他想的竟然是……
看到蒲偉的故事時,耳機里正好播放到謝春花的那首《借我》。
借我十年,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
借我不懼碾壓的鮮活,借我生猛與莽撞不問明天。
觸動心弦,戳中心窩。為夢想不計后果、無畏生死的追逐,總會讓人熱淚盈眶。
1994年之前,蒲偉是活在童話中的少年,他的世界里滿是美好的藝術氣息,服裝設計專業出身的他,一直夢想著成為最頂級的服裝設計師。
然而現實總會像一頭怪獸,無情地撕咬著弱不禁風的夢想。那時的蒲偉沒有積蓄,沒有人脈,沒有知名度,工作和生活都不順遂,在他窮困到只剩一輛腳蹬子連踏板都沒有的破自行車時,那頭怪獸依然沒有放過他,而是窮追猛打,企圖置之死地。

那一年,偶然的機會,蒲偉作為中方代表,加入了一支德國探險隊,東西穿越巴丹吉林沙漠。
27天,600多公里,歷經塵暴、風暴的惡劣天氣,眼看著30匹駱駝死了3匹,他們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在生死邊緣徘徊時,蒲偉終于領悟到:活著最重要。人只有活著,才能讓夢想成真。回來之后,他不再抱怨現實,開始拼命工作。
只是從那之后,蒲偉發現,有很多東西在慢慢改變。他時常回味起那段生死旅程,奇怪的是,他并不懼怕,而是熱血沸騰。
仿佛換了一身血液,夢想的航向也悄然轉變。

走出童話,甘于冒險
去探險,成了蒲偉新的人生目標。
此后幾年中,蒲偉先后征服了青海玉珠峰、四川半脊峰,云南哈巴雪山等。
而作為愛好,探險的成本并不低,為了不讓這條路終止,2001年,蒲偉創辦了綠螞蟻運動品牌,出售裝備來養活自己的愛好。
2006年,蒲偉與妻子一起成功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對同時登頂慕士塔格峰的夫婦。
隨后,蒲偉決定向珠穆朗瑪發起挑戰,希望自己能在40歲之前達成這一心愿。他開始為攀登珠峰進行各項準備,包括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高海拔冰川攀登訓練。

三年之后,2009年5月17日10點05分,39歲的蒲偉,帶著許多陜西登山愛好者的夢想,成功登頂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成為陜西民間登頂珠峰第一人。
常人的想法總是很浪漫。總會以為到達頂峰的人,應該很激動,很自豪。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站在頂峰在蒲偉看來只是成功了一半。那一刻,更實際的是“終于沒有比這個地兒再高的地方了,得想辦法回家” 。
十五年前在沙漠中的領悟再次浮現:最重要的是活著啊!畢竟下山期間依然有可能遇上凍傷、摔傷等危險情況。尤其是看到那些永遠躺在珠峰無法被運下山的遇難山友,或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隊友從身邊離開。那種心痛和脆弱,平日里根本無法明白。也是在那一刻才能真切體會到生命的價值究竟是什么。

到后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蒲偉也越來越明白,越來越感恩,越來越珍惜。生活中哪怕再小的事,在他眼中盡是美好。
只是沒有極苦,哪有極樂。這些通透的領悟,都是探險探得的真知。
制造童話,守護美好
如果說,年輕時的蒲偉全力以赴,不斷冒險,是為了挑戰自我,有所成就,那么,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歲,雖然仍是樂在其中,但他對個人榮辱已經看淡,更多的是想為這個世界多留住一份美好。

在蒲偉不斷探險、不斷攀登的途中,難免看到一堆堆的垃圾,單單是看著就讓人很不舒服。他常常想,應該做點兒什么,才能讓人不扔垃圾,再不成,讓20年后沒人扔垃圾?
思來想去,也許就只有一個辦法:不斷去影響他人。
2004年,蒲偉發起了“凈水鳥計劃”。每年都會組織100多人上山去撿垃圾和廢氣罐。

也許依然撿不干凈,但他愿意身體力行。他深信,十幾年來,“凈水鳥”所影響到的人遠比撿的垃圾要多得多。即便現在只有他們在堅持這件事,但當全社會都被影響而加入其中時,世間便不再需要這只鳥兒,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畢竟,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