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正在熱銷!不能一起吃!會導致胃炎、胃石!
隨著冬天的來臨
板栗、山楂等食品開始熱銷
可近日
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就診病例
說是一晚上連吃了
10元山楂和10元板栗
門診初步診斷為胃炎、胃石
#醫生提醒山楂板栗不能混著吃#
登上熱搜
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街頭:山楂板栗常搭配出現
“常見”的組合
日常逛炒貨店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售賣板栗的貨柜附近,總能看見凍山楂。
前陣子,江南晚報記者來到錫城某炒貨店,在最顯眼的入口處就擺放著兩個冰柜,一個是冰板栗,一個是凍山楂。當記者向店員咨詢山楂和板栗是否能一起吃時,店員表示:“不太清楚,應該沒關系。”
大家就餐時
是否有觀察
店鋪餐飲臉譜的習慣呢?
“隨申辦市民云”APP【餐飲臉譜查詢】服務
可查看餐廳食品安全等級

為什么不能同時吃?
無錫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國強表示:其實不僅僅是板栗,山楂最好不宜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且不要大量食用。
“山楂里面含有較多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能夠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堅固的沉淀物。而板栗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質,會抑制胃蠕動,在胃里存在的時間會比較久,這也是為什么大家吃了板栗會有飽腹感的原因。鞣酸再和板栗凝結成塊,形成的石頭越來越大,從而導致胃石的形成和加劇。”
張國強強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胃手術病人等胃動力較差的群體特別要注意,不要同時食用山楂和高蛋白食物,柿子也是同理。
“隨申辦市民云”APP【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服務
內含企業、產品、品名、條碼、追溯碼五大查詢通道,助您追溯食品信息,保障食品安全

如出現胃部不適需及時就醫
可樂療法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內科門診上類似的患者屢見不鮮。“今年4月我接診過一個類似的患者,他家種有柿子樹,每年都會食用,以前一直沒什么癥狀,去年開始腹部有飽脹感和不適,后來做了胃鏡發現胃里有10公分的結石。前兩天也來過一位患者,胃結石有5公分左右。現在正是山楂、板栗、柿子、螃蟹大量上市的時候,也是胃石高發期。”后來,張國強建議這位患者回家通過“可樂療法”進行治療,一周后再來復查,如果變小了、溶解消失了是最好,如果沒有變化,則需要通過內鏡或外科手術進一步處理。
張國強解釋,可樂等碳酸類飲料可以將胃石逐漸溶解,但這僅針對于初期的胃石患者,如果是形成時間較久、硬度較大的結石,則效果甚微。
還有網友提出疑問:“如果已經同時食用了山楂和板栗,是不是只要自己在家喝可樂就行?”對此,張國強表示,雖然這是個簡單的治療方式,但不建議市民自行在家使用。“市民自我診斷往往缺乏經驗,如果市民本身有胃潰瘍等疾病,大量飲用可樂反而會加重病情。因此,如果市民出現了胃部不適,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隨申辦市民云”APP為你提供“一站式”就醫服務!
就醫掛號、復診配藥、院內導航線上就可以搞定!
復診開藥時,可以不用再往醫院反復跑啦
您可以在【互聯網醫院】選擇對應醫院進行線上復診~
互聯網醫院
第一步:長按下方圖片,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互聯網醫院】服務。

第二步:搜索想去的醫院,也可按條件進行篩選,隨后點擊進入醫院服務頁面,選擇對應的復診服務(以上海中醫醫院線上復診為例)。


第三步:選擇對應的科室以及醫生,點擊“復診”按鈕(以上海中醫醫院“風濕病科互聯網門診”線上復診為例)。


第四步:可點擊右方藍色按鈕,預約對應的時間段,進入預約頁面后請點擊“添加復診人”并按照提示填入信息。


注意:如您未到過該醫院對應的科室線下就診,請先線下就診后再使用互聯網醫院復診服務。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于|人民網科普。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原標題:《正在熱銷!不能一起吃!會導致胃炎、胃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