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神秘的太平洋垃圾帶竟是生命綠洲?


當著名的長距離游泳者Beno?t Lecomte于2019年夏季從夏威夷出發時,他并沒有料到自己將發現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在此之前的一年里,他曾從日本自由游泳到夏威夷;之后他要繼續從夏威夷游到加利福尼亞,但出現了一個轉折。他想穿越一個幾乎沒有人訪問過的海洋區域,這個地區在公眾想象中與環境惡化密切相關——太平洋垃圾帶。
善金局TAKEAWAY
? 人們一直以錯誤的方式思考“垃圾帶”。這些海洋區域并不是貧瘠的空間,它們是生態系統。
? 量化塑料和生命的數量時,它們是正相關的:塑料越多,發現的生命就越多。
? “清理”這些塑料聚集的海洋區域的過程中,無法避免地也在收集并摧毀其中驚人的生命。

長距離游泳者Beno?t Lecomte
由形成近似巨大漩渦的循環洋流系統創建的太平洋垃圾帶橫跨大約600,000平方英里。名字有點誤導性——它喚起了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島的形象。實際上,塑料的微小碎片構成了大部分垃圾。毫無疑問,這片區域受到了污染。自1997年被發現以來,它引起了人們對海洋垃圾問題的關注。
盡管如此引人注目,人們對太平洋垃圾帶的了解相對較少。實際上造訪過那里的人非常少。有人曾駕船穿過,甚至有些人取過水樣品,但除非你在水里游泳,或者至少能保證比坐在橫越大洋的船上允許的距離更近,否則很難真正感受到那里的生命。
人們一直以錯誤的方式
思考“垃圾帶”

然而,有跡象表明太平洋垃圾帶不僅僅是垃圾。給這個地區取了大眾流行名稱的海洋學家Charles Moore更喜歡稱其為“海王的沙漠育嬰所”。那里的空氣相對溫暖而干燥;水面平靜;在水中游弋著無數生物。然而,除了Charles Moore之外,大多數人只知道這個地區因為污染而聞名。
因此,當Beno?t Lecomte開始游泳時,科學家有一個簡單的問題:那里實際上有什么?Lecomte需要幫助。他不僅需要船員在前面航行,為他提供食物、水和睡覺的地方;他還需要一位導游穿越這片不均勻分布且不斷變化的垃圾帶。而一個科學家團隊,包括赫爾大學的Fiona Chong,利物浦大學的Matthew Spencer,夏威夷馬諾阿大學的Nikolai Maximenko以及北卡羅來納大學的Rebecca R. Helm——在他的游泳過程中向他提供最新的信息,然后他告訴該團隊他在水面下的觀察。


從早晨到晚上,一次又一次的劃水,Lecomte已經游了數周。科學團隊使用海洋學數據和模型監測垃圾帶的運動,遠程引導Lecomte到預測的垃圾高濃度區域。在Lecomte游泳時,他的船員對海洋表面取樣:他用一個網輕輕地舀取,拉起它所收集到的任何東西,并在去除垃圾并將生物放回海中之前拍攝了其內容。在Lecomte進入垃圾帶之前,網基本上是空的。在他進入后,網里突然充滿了生命。
找到的塑料越多
發現的生命就越多

正如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PLoS生物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所描述的那樣,存在于漂浮塑料中的是一片漂浮的生物海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物種之一是藍色紐扣水母,它們有一個直徑可能僅為一毫米到手掌寬的中央盤狀浮體。環繞著浮體的是一圈令人驚嘆的蔚藍色觸手,如同星星的閃爍一樣脈動。
除了藍色紐扣水母外,它們的近親——帆水母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像藍鈕一樣,這些水母漂浮在海洋表面,但它們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從它們的浮體上升起一條堅硬的脊狀帆,用來利用風力。
在海浪上下,許多物種捕食水母,包括海龜和信天翁。但水母的主要的捕食者卻在旁邊的漁網中。紫色蝸牛顛倒浮在海洋表面;它們將身體浸入空氣中捕捉氣泡,然后將其包裹在蝸牛黏液中,組裝成一片筏。它們的殼薄如雞蛋,但身體很重,放開氣泡筏就會下沉。它們不能游泳,只能守株待兔,碰到藍鈕水母和帆水母才能享用一頓美餐。


垃圾帶“居民”,從左往右依次:紫色蝸牛,藍色
紐扣水母,葡萄牙戰艦水母,藍海龍,帆水母
另一個常見的生物是裸鰓類藍海龍,它們像紫色蝸牛一樣,也吃水母但不會游泳。它們吞入空氣以保持浮力,并有手狀附屬肢,等待獵物。就像Charles Moore在將垃圾帶稱為育嬰所時所說的那樣,他們還發現了許多非常小的動物,只有幾毫米寬——這表明這個地區不僅是漂浮生物聚集的地方,也是繁殖的地方。
在一項于2021年初發表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海洋表面的塑料與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夏威夷周圍表面的寧靜水域僅占整個表面的8%,然而幾乎100%的表層幼魚生活在這些寧靜水域,而95%以上的表層塑料也可在這里找到。原來,塑料一直在污染大多數人甚至都不知道的生態系統。


2019年6月至8月北太平洋無量綱示蹤劑濃度(陰影)和觀測位置,橙色點位于垃圾帶外部,綠色點在其內部
浮游生命似乎在那里集中,離岸線一千英里,在渦流中心的寧靜之處。當這個團隊量化塑料和生命的數量時,它們是正相關的:塑料越多,發現的生命就越多。而且全球還有其他四個這樣的地區,包括北大西洋垃圾帶,位于薩爾加索海。在那里,洋流聚集著漂浮的金藻,數百種生物將形成的漂浮森林用作庇護所。
在薩爾加索海的研究中,這個科學團隊無法檢查漂浮生物與塑料之間的互動。大多數可能根本不接觸它;它們只是被相同的洋流帶著。但在北太平洋垃圾帶,史密森尼環境研究中心的Linsey Haram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許多生物實際上在漂浮塑料上生活和繁殖。
垃圾帶“居民”的命也是命

人們一直以錯誤的方式思考“垃圾帶”。這些海洋區域并不是貧瘠的空間,它們是生態系統。人類非常愚蠢地以自我行動為其命名——“垃圾帶”——而不是它們實際可能的樣子。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這些地區可能是海洋表面上的生命綠洲。
人們理所當然地希望減少海洋中的塑料數量。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正在制造能夠自主從海洋表面撈起塑料的設備。但如果漂浮的生態系統和漂浮的塑料混合在一起,這就好比用推土機在野餐后整理草地一樣。

帆水母在大洋中形成一片巨大的“墊子”
一個名為“The Ocean Cleanup”的組織使用寬達一公里的浮動網,由高耗油船拖曳,以“清理”這些塑料聚集的海洋區域——但在這個過程中,無法避免地也在收集并摧毀其中驚人的生命。面向未來,我們亟需找到一種新方法,防止塑料從源頭上進入海洋。
隨著Lecomte離開所謂的垃圾帶,那片漂浮生命的草地變得稀薄,直到他抵達加利福尼亞時,取樣網幾乎是空的。他的旅程告一段落,這不僅是一次力量和耐力的壯舉,更因他幫助發現的事物而引人矚目——而他所發現的只是一個開始。

使用寬達一公里的浮動網“清理”塑料聚集的海洋區域
2022年,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學助理教授Rebecca R. Helm創立了“Neuston Net Research Collective”,與穿越這些被忽視的領域的人們合作進行生活調查。誰知道將來還會遇到什么呢?
而且事實已經很清楚:海洋所謂的垃圾帶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這些漂浮的綠洲是奇異的、神秘的,幾乎是完全未知的——是時候去探索它們了。這不僅僅是一個污染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全球合作的生態平衡和保護的復雜挑戰。

清理“人類藤壺”行動
撰文 | Vianna
編輯 | Cathie
排版 | Vianna
圖片源自網絡.
Reference↓
https://nautil.us/a-plastic-oasis-in-the-sea-424147
https://nautil.us/hidden-in-plain-sight-238254
原標題:《神秘的太平洋垃圾帶竟是生命綠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