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問答|進了大學反而抑郁了?專家:先定個小目標
近期,“大學生被強行送進精神病院134天”的新聞成了熱點,引發人們對當下教育現狀的思考。都說大學生活就是一個“小社會”,除了學習,你可能還面臨更多人際關系的考驗。

如何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倪偉建議學生,應該在剛進大學的時候就設立一個小目標。不是“先賺他一個億”那種,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一個可觸及的目標。這個目標不能太空,既要有時間限制,也要有可量化的標準。
比如說,你覺得英語很重要,需要好好學。那你設定的標準可以是,在大一結束的時候,考出中級口譯。而不是籠統的“好好學英語”。也可以找張大一點的白紙,把計劃寫下來,畫下來。很多時候,想是一回事,寫下來又是另一回事。
早一點掌握自己的人生,也能更快盡量避免被焦慮、抑郁包圍。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四分之一的中國大學生承認有過抑郁癥狀。學業、人際、戀愛、家庭以及就業壓力或成為大學生抑郁癥的誘發因素。
“壓力山大”的生活,是否能被“佛系”感化,讓心態更平和?
上海市全科醫生質控中心專家劉登直言,作為領導,可能并不喜歡“佛系”的員工。因為“佛系”總給人一種得過且過的感覺。一份工作,做或者不做都一樣,做得好和不好也沒什么大差別?!胺鹣怠眴T工的工作積極性可能不高,對求職未必是一件好事。
但是,“佛系”作為一種自嘲、吐槽的處世態度,也未必不是一種良好的心理防衛機制。華東師范大學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副教授王繼堃表示,用一種幽默、自嘲的方式來化解壓力,的確可以化解不少焦慮,離抑郁遠一點。
實際上,“抑郁”作為一種情緒狀態,像喜怒哀樂一樣,每個人都會出現,往往通過自我調節就會自行消退,不影響正常生活。
但如果長時間郁悶,甚至感到已經“活不下去”了,那就別再“佛系”。正確對待抑郁是抑郁癥治療的關鍵,如果持續一段時間感到壓力、心情不好,哪怕是有原因的,都應該積極地去尋求幫助,尤其是專業幫助。
“抑郁癥是一個常見的心理障礙,在臨床主要表現有三個核心癥狀,第一個就是思維遲緩;第二個是興趣缺乏,什么事都沒有樂趣;第三就是運動障礙。同時還伴隨其他的一些癥狀,包括自卑、胃腸不好、失眠,或者睡眠過多,甚至于出現消極情緒和自殺?!鄙虾J芯裥l生中心江開達教授指出,大學生這個群體,由于學習負擔重,由于節奏快、壓力大,抑郁癥的患病率是總體上升的。如果出現上述這些癥狀,建議可以先用抑郁癥自測量表,必要時候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治療。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