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學院將升格為大學,浙江高等教育強省落定“兩子”
浙江在推動高等教育強省及高水平大學建設道路上落定兩子。
11月20日,經教育部黨組會議審議,擬同意設置安徽公安學院等5所學校。其中,浙江有兩所學校入選:浙江科技學院更名為浙江科技大學、嘉興學院更名為嘉興大學。
浙江高等教育強省建設進行時
高等教育短板是經濟強省浙江多年的“隱痛”,2022年GDP總量全國排名第四的浙江目前僅有3所高校入選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居全國第12名,而23個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的學科有21個在浙江大學。
2022年1月,浙江省教育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言稱,著力打造高等教育強省,要優化高校布局,積極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學”建設模式,整合省內外高層次人才,聚焦優勢特色學科,推進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加快打破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布局不平衡格局。要調動社會力量辦高水平大學,利用浙江充裕的社會資本和企業家情懷,打造西湖大學等具有浙江辨識度、國內影響力的高校。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紐帶,創新體制機制招引全球英才,構建“10+25+50+180”的梯次重點學科體系,為浙江“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作出教育貢獻。
今年以來,浙江在高等教育領域頻頻發力。年初,浙江省委“新春第一會”提出大力實施“雙一流196工程”,標志著浙江吹響新一輪高教強省建設的沖鋒號。2月27日,浙江省教育廳官網發布《關于2023年第一批擬申報高校設置事項的公示》,經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擬向教育部申報浙江科技學院更名浙江科技大學、嘉興學院更名嘉興大學。

潮新聞客戶端 圖
8月24日,浙江高規格召開首次高等教育強省暨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推進會,會前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普通高等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超常規力度支持和推動高等教育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也點明了浙江打造高教強省的重要突破口——高水平大學建設。會議稱,加快推進高教強省建設對浙江高水平推進省域現代化、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多個維度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浙江科技學院、嘉興學院獲批將升級為大學,意味著浙江在高等教育強省目標上落定兩子。
此外,2023年10月7日,溫州市政府印發《溫州市加快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7)》,提出到2027年,溫州力爭2所高校入選浙江省“雙一流196工程”院校,2所以上高校入選下一輪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實現國家“雙一流”高校、職業本科院校零的突破,高校畢業生留溫率達到43%以上,溫州作為浙江省三大高等教育中心之一的地位更加穩固,多項指標沖擊全省前二。
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省屬本科高校
浙江科技學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學和杭州市于1980年創辦的浙江大學附屬杭州工業專科學校,經40多年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的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省屬本科高校。

位于杭州的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發布”微信公號 圖
據“浙江科技學院”官網介紹,學校現有57個本科專業,6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近19000名,各類來華留學生近1200名;有高級職稱教師520余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56%;擁有“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國家級人才16人次。近年學校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40余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2項。
目前,該校正以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為龍頭,以產教融合、國際合作為兩翼,以產業學院、產業行業研究院、國際化特色學院建設為主體,以大學治理現代化為動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
嘉興的“大學夢”
嘉興學院是200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和嘉興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實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

嘉興學院
據“嘉興學院”官網介紹,學校設有58個本科專業,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在校研究生1100余人(含聯合培養);師資方面有全職院士3人,柔性聘用院士11人,有國家級特聘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論界人才入選者、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等一批高層次人才,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3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省級科研平臺15個。
將嘉興學院升級為嘉興大學,是嘉興的夙愿,也是對浙江建設高教強省目標中“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學”的積極響應。
2018年10月18日,嘉興市委在嘉興學院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嘉興學院建設發展工作, 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大力支持嘉興學院創建嘉興大學建設一流應用型高校的若干意見》,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力爭到2021年成功創建嘉興大學;到2035年建設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應用型示范大學;到2050年建成引領并全面支撐區域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世界知名應用型大學,并成立創建嘉興大學領導小組,下設1個綜合協調機構和7個專項工作組,舉全市之力支持嘉興學院創建嘉興大學、建設一流應用型高校。
2019年8月21日,嘉興學院附屬醫院(嘉興市第一醫院)揭牌成立,該市規模最大三甲綜合醫院嘉興市第一醫院正式成為嘉興學院直屬附屬醫院,有力提升了嘉興市醫療服務能力,為全面接軌上海、參與大灣區建設,更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據“嘉興日報”微信公眾號2019年8月26日消息,為了支持嘉興學院“申碩創大”,嘉興市設立9億元創建嘉興大學專項經費,在該年份安排專項資金3.5億元,支持學校碩士點建設、重點學科專業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高層次科研平臺建設、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等。嘉興市人才新政突破省市共建共管體制全面覆蓋嘉興學院,學校引進人才同樣可享受嘉興市屬單位待遇,納入市人才專項資金保障范圍。
“學院”更名為“大學”需具備哪些條件?
據教育部官網答網友的相關政策回復,“學院”更名為“大學”應符合兩個基本要求,一是應符合國家和本地區關于高等學校布局結構的總體規劃;二是應符合《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和《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教發〔2006〕18號)中規定的使用“大學”名稱的條件和標準,具體說就是應當在辦學規模、學科門類、較強的教學科研力量、較高的教學科研水平等幾個方面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的標準和條件:
(一)辦學規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5%。
(二)學科與專業:1. 學科門類中應擁有3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2. 在每個主要學科門類中的普通本科專業應能覆蓋該學科門類3個以上的一級學科,每個主要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學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總數的15%,且至少有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學校的普通本科專業總數至少在20個以上。
(三)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數一般應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一般應不低于100人。
(四)教學與科研水平:1. 在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應達到“良好”以上。應在近兩屆教學成果評選中至少有2個以上項目獲得過國家級一、二等獎或省級一等獎。2. 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水平:(1) 近5年年均科研經費,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學校至少應達到500萬元,其他類高校至少應達到3000萬元;(2) 近5年來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獎勵20項,其中至少應有2個國家級獎勵;(3)至少設有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和重點學科2個;(4) 一般至少應具有10個碩士點,并且有5屆以上碩士畢業生。
此外,還需要在基礎設施,實習、實訓場所,辦學經費、領導班子方面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