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兒子為獨占房產打假官司,老兩口“被去世”,法院再審改判
在四年前的一場民事官司中,一對老夫妻竟離奇地“被去世”。
11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浦東新區檢察院”)獲悉,近日,經該院依法能動履職,這起民事虛假訴訟監督案件以法院再審改判畫上句號。
浦東新區檢察院介紹,老李夫妻倆有一獨生子小李,十年前,一家三口購買了一套商品房(以下稱“系爭房屋”)登記在三人名下。2019年,欠下外債無力償還的小李偶然間聽說,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把房產證上父母的名字除去,將房子“獨占”后用來抵押貸款,要想辦成這件事,得讓父母“被去世”。
小李趕緊找人幫忙操辦,經過偽造戶籍證明、家屬死亡證明等操作,2019年1月,小李謊稱父母均已去世,而舅舅吳某對房子有轉繼承份額,自己與舅舅多次協商遺產事宜未果,故起訴舅舅,要求依法繼承系爭房屋。開庭時,小李找人冒充舅舅吳某參加庭審,在法院主持調解時,這位“假舅舅”表示放棄繼承份額。最終法院出具民事調解書,確認該調解內容,系爭房屋歸小李一人所有。之后,小李如愿將房產變更登記到自己一人名下,并用該房產多次向他人抵押借款。
老李夫妻倆得知實情后,即向浦東新區檢察院申請民事監督。受理該案后,民事行政檢察部門檢察官細致梳理案件情況,進行全面的證據調取工作。證據顯示,小李父母仍健在,而其真正的舅舅早在2010年因故去世。至于所謂“轉繼承”引發的糾紛是小李策劃的謊言,他捏造了母親先于外婆去世、舅舅吳某享有轉繼承份額的事實,并找人假冒舅舅以被告身份作虛假陳述。
承辦檢察官表示,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小李實施的虛假訴訟行為既侵害了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又妨礙司法機關正常活動,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應當依法監督。
經審查,浦東新區檢察院依法向上級檢察院提請抗訴。2023年8月30日,法院對小李訴吳某共有糾紛、法定繼承糾紛一案再審改判,撤銷了原審民事調解書,并裁定駁回原審原告小李的起訴。
打假官司的小李難逃刑罰。經浦東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小李犯虛假訴訟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