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經濟日報:惠企獎補資金發放應公開透明,謹防“雁過拔毛”
中紀委網站近日發布涉民企獎補資金申領發放貪腐典型案例,包括截留私吞、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涉企獎補政策能否落實好,不僅關系民營企業切身利益,還對營商環境造成重要影響,要及時揪出利欲熏心的害群之馬,謹防“雁過拔毛”。
民營企業是“自己人”,落實到具體層面,就要了解民企真實困難,重視民企實際訴求,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破除制約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一些地區加大對企業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涉企資金補貼力度,為民企發展增強動力。
沒有落實,再好的政策也只是紙上談兵。企業達到享受政策的標準,在如何發放、何時發放獎補等方面,相關部門擁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為權力尋租提供了機會。同時,涉企獎補資金密集、數額較大,個別干部難免動起歪心思,通過各種隱蔽復雜手段,貪污侵占、合謀騙取涉企補助,社會影響極為惡劣。
透過這些亂象不難看出,當前部分地方民營經濟工作還存在制度漏洞和薄弱環節。民營經濟工作涉及面寬、政策性強,需要各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合力。針對存在的問題,各地應健全完善政企溝通機制,強化政策出臺的系統設計、政策落實的跟蹤問效。
程序規范化和透明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權力尋租。應進一步規范流程、堵塞漏洞,加大獲得獎補企業的信息公示公開力度,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確?;萜笳吆酮勓a資金審核發放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此外,還可考慮邀請專業機構開展第三方審計,建立企業獎補資金常態化監督機制,織密監督網。
民營企業的良性發展,需要相關部門撐腰打氣鼓勁。經過疫情沖擊,不少民營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民間投資下滑較為明顯。要想提振民企發展信心,相關部門要拿出實實在在的利好舉措,讓民企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沉疴還需猛藥治。在中央政策持續加力支持民營經濟的大背景下,侵吞蠶食民營企業利益的行為無異于過街老鼠,必須重拳出擊、人人喊打。如不及時下大力氣、狠功夫進行整治,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良連鎖反應。因此,要壓實職能部門服務企業主體責任,嚴肅查處向涉企獎補資金伸黑手的行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