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萬神殿》:不僅是近年來最好的動畫,也是最好的劇集
搭上進化的快車,來到宇宙邊緣。四千萬年眨眼過,時間不再是重負。放棄肉體后,人類不受時間的侵蝕。他們終于獲得超越時間的自由。值得安慰的是,人類新紀元的創世神是麥迪,而不是霍爾斯特羅姆。這讓我們松了一口氣。
即使在假想的遙遠未來,人還是情愿被麥迪這樣一個神注視著。這個目睹父親和愛人一次次死亡的少女,為赴一個未來之約設計出無數個宇宙。她看著它們運轉,極少干涉,堅信其中有一個會讓自己和凱斯賓相遇。

《萬神殿》第二季劇照
成為神,麥迪胸中跳動的仍是一顆人類之心。她想重溫初吻,從未忘記痛苦。最早推動UI(上載智能)計劃的斯蒂文·霍爾斯特羅姆只是為了永生。他冷凍自己的大腦等待技術成熟,將自己上載,想要釋放病毒,讓全世界的人都放棄肉體來陪他。預見并創造出進化路徑的霍爾斯特羅姆,動機是怕死。
怕死是人類內嵌的基因,不是意義。所以,霍爾斯特羅姆被萬神殿的諸神圍攻是必然的。失去肉體的UI之神們,需要知道自己是什么,需要意義,才能繼續存在下去。
第一季《萬神殿》(Pantheon)在腦中掀起風暴,使人心跳加速。因為我們知道,它展示的未來很可能成真。這是近幾年最好的影視劇(是的,不僅在動畫片范疇),不懼怕未來,殺入未來的極限,在時間的長河中暢泳,不回避一路的暴行。
很高興亞馬遜接手,讓這部本以為夭折的好劇,迎來第二季(也是最終季)。

《萬神殿》第二季海報
《萬神殿》根據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的兩部短篇小說系列《未來三部曲》《末日三部曲》改編,主題是進化。一種按照現在的趨勢,人類極有可能發生的進化。
第一季中,少女麥迪·金發現死去的父親大衛通過網絡和她交談。大衛是科技公司Logorhythms的天才工程師,病死前同意公司將自己的腦部掃描上載至云端,向家人保密。第一季目睹麥迪和母親艾倫的掙扎,她們很難接受死而復生的大衛。另一條線索是霍爾斯特羅姆18歲的克隆人凱斯賓。后者被公司視為破解UI缺陷,使霍爾斯特羅姆獲得永生的秘密武器。
設定中,上載智能成為UI,意味著肉體的徹底死亡。UI技術的缺陷,使上載人的壽數亦非常有限。盡管單個的UI便擁有毀滅地球的能力,運轉越快,信息越過載,其衰退速度就越快,最終死亡。
第一季拋出這些問題:如果沒有肉體,只有深度掃描后上載到云端的智能,可以被稱作“人”嗎?如果掃描后的結果不完全,一些記憶和情感被剔除或隱藏,UI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嗎?克隆人是全人嗎?
麥迪希望父親的死是終結。她愿意父親擁有一個普通而徹底的死亡。大衛·金是全劇的關鍵人物。他經歷了多到數不清的死而復生,被不同的人物喚醒,有時只喚醒一小部分,有時接近全人。他接連不斷地在麥迪面前消失或死去,形象破碎,灰飛煙滅。
太痛苦,但麥迪的心底,仍然希望父親能夠繼續活著,無論以什么形式,是否還記得她。
誰是大衛·金?一段編碼,一套完整的編碼,在云端繼續進化的編碼,全然的智慧體?通過大衛的死死生生,這些問題被反復地提出。
克隆人凱斯賓的身上,承載了另一些問題。當一個人,被完全按照另一個人的底層邏輯創造和撫養長大,他會有自由意志嗎?他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不是那個人的?在凱斯賓的身上,本我與超我的斗爭持續到最后。
最后,是生物的本能贏了。人類在進化中,除了利己,也發展出為群體利益而自我犧牲的基因。凱斯賓的這種基因被愛喚醒(愛也是一種本能嗎?),使他擁有獨立于霍爾斯特羅姆的人格。
人有進化的本能。進化促使一些基因/編碼代代相傳,不斷增強。今天的我們,由這些復雜的基因/編碼組成。它們將繼續發揮作用,把我們推入未來。

《萬神殿》第二季劇照
《萬神殿》一直在試圖告訴我們這一點。盡管創造了了不起的文明,自詡為理性的人,大多數的人類行為,驅動力依然來自這些內嵌的基因編碼。
人,總是在相互爭斗。第一季中國家、種族之間的互斗(設定為六個超級大國上載了自己的UI,開啟超級軍備競賽),送初代神進入萬神殿。最初他們各自效忠國族,互相保持警惕。很快,大眾發現了他們的存在,人類對“非我族類”的天生排斥導致大規模抗議爆發。擁有肉體的人想消滅上載人,上載人為了自保,投核彈向人類示威。
內嵌的基因編碼,還包括追求更舒適省力的生活,擺脫肉體和時間的束縛,要求人人平等。這些本能加在一起,便是老話——“歷史的洪流無法阻擋”——背后的邏輯。
《萬神殿》在兩季16集40-50分鐘的動畫中,把“歷史的洪流”分解,讓觀眾去看去想,什么匯成洪流,人所以為人的邊界何在。
洪流包括:
戰爭:因為資源永遠不足。陌生人和陌生的技術威脅到自己的生存。殺死他們。
政府或其他組織:依賴它們,又敵視它們。陰謀論長盛不衰。寧可信其有。
夢想:沒有病痛,輕松工作,大量的休閑娛樂。最好永遠不死,永遠親友環繞。
恐懼:失去親愛的人。被社會拋棄。孤獨。
宗教:因為害怕混亂和無意義,所以需要知道有一個人或神在關照著這個世界。
選擇:趨利避害,只顧眼前。面對長遠的未來,首先滿足當下的需要。
懷舊:懷舊讓人快樂。科學研究表明,聽老歌的確會讓人更快樂,這是因為特定的腦區被刺激到而加倍產生多巴胺的結果。然而,跟被社會拋棄相比,懷舊雖然動人,卻能即刻舍棄。和別人一起活下去,才是最強需求。
通過這些拆解,玄虛的概念變得不言自明。所謂歷史的洪流,其實是個體選擇的匯聚。只是你以為,個體選擇全都來自自由意志嗎?
《萬神殿》動搖了這個現代人的深深信仰。它讓人不確定,自由意志是一個人獨一無二的產物,還是以上這些內嵌編碼隨機組合的結果。

《萬神殿》第二季劇照
第二季伊始,麥迪的身邊還有一伙朋友。但時間加速,這些上一季中熟悉的面孔很快消失,匯入沒有面孔的人海中。
第一季中的初代神,一個個隕落。剝去科技的外衣,他們的愿望和行為與希臘神話中的神們并無二致。他們強大,但是被困,隨時有毀滅的危險。他們有強烈的求生意志和很大的欲望,會戰斗,被殺死,也會作出自我犧牲。
初代神的世界很荒蕪。雖然霍爾斯特羅姆的病毒計劃被阻止,人類的進化之路已經勢不可擋。接下去,我們將看到新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UI。他們所在的“神樂園”擁有40億個生命體,從初代神的凜冬之域,變成迷幻烏托邦。
那里推行近似共和式長老制的政治制度,人人創造,人人快樂。云端智慧體的生存方式低碳環保,地球重回郁郁蔥蔥。
另外40億不愿上載的肉身人類,再如何堅持,都將是最后一批擁有肉體的人類。
時間加速,離開地球之旅加速。我們不敢細想的未來,《萬神殿》拍出來給我們看。
很多生命在這個過程中消亡。因為進化雖然是中性,對個體來說卻是你死我活,適者生存。
什么特質會被淘汰,什么會被保留和強化呢?記憶?智能上載后,記憶不再神秘莫測。所有人的所有記憶都可以被保留在云端。個體不再需要作出把記憶編碼、儲存和提取的努力。
在那樣的未來中,資源匱乏被合攏的星環解決。智慧體由宇宙供能,突破資源的極限。只要擁有足夠資源,就不會再有信息過載的煩惱。今天我們的主要煩惱和限制,不就是因為身體的資源有限,無法處理全部信息和永遠供能嗎?
這個未來歡樂而恐怖。好的科幻作品,讓人驚嘆于未來無限快樂的可能時,又對無限本身感到困惑無助。因為我們還不是思維奇快的上載智能,想象力很難窮盡這個問題:超越時間之后,為什么,憑什么,還想要繼續存在下去?

《萬神殿》第二季劇照
把問題推向極限,但《萬神殿》仍然是人本和浪漫的。它暫時用一個浪漫的吻,用希望,為我們遮住宇宙無限的圖景。它給出的結局中有造物主的存在。或許,人人都可以選擇成為造物主。麥迪只是其中的一個。
這個人經歷過很多很多的痛苦和死亡。她感到痛苦,是因為愛。在恐怖的無限面前,人必須抓住一些東西——愛與痛苦。作者認為,它們是人類存在的基石,最核心的人格特質。
無論進化到什么程度,有沒有肉體,記憶是否完整,只要這顆被繪成閃光點的鉆石存在,我們就還是人。還能繼續存在下去,不會和宇宙完全地融為一體。
這多浪漫。因為有愛和痛苦,中東雙子合二為一。因為痛苦無法遺忘,麥迪創造了無數個世界,孤獨地奔向凱斯賓的預言:其中一個世界里的某一刻,她將與他重逢。
人有痛苦,那又怎樣?肉體豐盛,肉體衰敗,靈魂永生,那又怎樣?獲得公平和自由,那又怎樣?艾米莉·迪金森問過的問題,《萬神殿》給出一種答案。

《萬神殿》第二季劇照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