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展 | 在秋天質感的大雨里,我們去ART021
有人的審美啟蒙,是在自己家里的墻壁上、美術館的大廳里、翻開的某本畫冊中、畫案旁,而我的審美啟蒙,是在電影激烈澎湃的樂聲里:就是那部拍攝于90年代的《縱橫四海》。
跟隨導演一晃而過的鏡頭,《Harem servant girl》少女眼里的陰郁一下子抓住了我,年少無知的我從此明白:原來一幅畫也是可以價值連城的,它是很貴,但沒想到它這么貴。
上學時,學習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重點:“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級形成并得到滿足”。
在馬斯洛看來,只有低級需求滿足了,人才會走上最高的自我實現之路。
而若干年后的我,在人世間被反復捶打,把風霜一再咀嚼,才慢慢明白,
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這五個層次,并不是遞進的邏輯關系。即使身處在第一層,心靈也可以在第五層,這需求是并列的。真的,有人在食不果腹時,也依然會去仰望她的月亮,那是人活著的證明。
THE RUNAWAY
節氣已經立冬,而上海終于有了第一場秋天質感的大雨。踩在紛繁雨滴的縫隙里,我們去ART021。
去年的ART021展覽像一個暫停鍵,它暫停了一次人們的熱情,于是在11月9日ART021第一天,帶著去年就已經在積累著的熱切,熱愛美好的人們蜂擁而至。
「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于是我們又一次相會在上海ART0211。

1.任性的二次創作,創飛所有人

看到各種二創,二次創作的離奇和腦洞之大,足以把原作者創飛。
達芬奇、波提切利、草間彌生……通通被創出外太空。
實在是搞笑中有點調皮,調皮中有點戲謔,戲謔中有點諷刺。只能怪自己心不夠穩,先被二創作品抓住。

Kwon Neung
看到這樣的作品在開幕不到一小時就賣掉,也挺能反映時代的。莫名的,和這句話正好呼應起來:“策展人作為藝術家,藝術家作為KOL,KOL作為VIP”。
2.新奇有趣,生動好玩

Woo Kukwon,布面油畫

松枝悠希的一系列

君主,木板上油畫,立體聲音響,混合媒介作品(hypercombines)
在畫面中,人的嘴部以上被一臺立體聲錄音機占據,確實很有意思。畫家只是想試著用一種更有趣的方式來顛覆和破壞(對傳統)的期待。
3.靜謐,一種氛圍感的修行

向春行,張存玫

王牧羽,潮水 二

林昌珉
一位愛旅行的藝術家,他把自己看到的世界放在窗框里。這并無新意,但勝在室內視角的構圖,溫暖治愈,這就足夠了。若是放在《流浪地球》的地下城里,這一準兒是裝修新居的搶手貨。

下方圖1,圖2,弗洛拉·特姆努什,《依云》《玻璃器皿》
4.好多抽象啊,一本正經的潦草

姜淼,螺旋宇宙
讓我的視覺很容易著迷的就是這樣的作品,又像是生命的顏色,
“重疊成分分秒秒時時刻刻,是時間的具體證據?!?/p>
雎安奇,Grass Style
5.擁抱新中式,詩意的永恒

鄔建安,有金屬塊的白日夢——野性思維之二,局部

鄧家安,游園
6.人像,最貴的應該還是這一幅夏加爾吧?

顧問告訴我這幅100萬歐元。

仍然愛人像,人類自戀的明證之一。
7.邊看邊買,人們在收藏什么?
世界上沒有什么比得過藝術品的雙重屬性,它即是有溫度的金子,又是心靈的良藥。
有人依偎著一幅畫,度過了人生的低谷,有人依靠著一幅畫,抵達人生巔峰。
有人在為愛下單,VIP第一天就在搶了;有人投資希望:“哎喲,我這前年買的,是不是今年又漲了呀?”而有人在購買流量:一幅集齊了所有的名畫icon。
有人則在觀望,想竭力的從中找到一個明日之星。
而我,一個大寫的藝術小白。去之前做足了攻略,都有哪些畫廊,有哪些藝術家,這些藝術家都有什么數據,并且已經抄好了一份指南:
第一,風景畫:寧靜的畫面、海面、湖面比較好;季節來看,春夏勝過秋冬。
第二,肖像畫:首先是漂亮女士,然后是知名人士,如果有動物,也加分。——想想你是否想與畫中人共進晚餐?這就是一個決策的小理由……

王金博,bird's eyes
但是,
待我在雨中排著長長的“尊貴藏家”大隊進場之后,瞬間耳目轟鳴,色形意大爆炸。
在龐大的展館里,前半程我還是努力去學習,去嘗試理解,去主動搜集信息,去讀相關資料……
朋友中途問我,西岸還去嗎?那當然!成年人從不做選擇,成年人選擇我都要!
……
后半程整個人已經麻了,干脆放棄Excel,不管系數,忘記排名,離開Instagram、artrank和各種APP,我要走出信息繭房,去看一個全新的世界。

ART021像一片海,所有的畫都自畫家筆中流下,它們離開畫架,遠航交通,川流匯聚,又于此出發,去往一面新的墻。
不管你如何嫌棄首日展的VIP們多到擠爆,但是ART021仍然是展中之展。
你在這里面走一遍,看盡世間的色彩。在進門時你是在秋天,離開時,你會得到屬于自己的季節。
是的,我們不看現代藝術史,因為我們正在書寫藝術史。

ART021之后,我們去看什么呢?
上海圖書館里“大漢雄風”的漢碑善本;
上博準備著達芬奇;
浦東美術館馬上要來卡拉瓦喬;
西岸美術館的拉烏爾·杜菲;肖像的映象、
龍美有張恩利;
久事的稚拙派;
好多好多的畫廊……
這里是上海,這里足夠你流連。
致謝:貢布里希、1111xxxx等各位老師。
P.S.關于開頭電影《縱橫四海》中的幾幅作品:
1.《Harem servant girl》、2.《Portrait of Jeanne Hebuter》、3.《The Snake Charmer》僅出現在電影背景中、4.《張國榮的素描》
「藝術是什么?我最近的答案是:藝術是我認識世界的一把鑰匙。」 ——出門看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