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哈佛招生歧視案”開審前夜,支持與反對者集會對峙
當?shù)貢r間14日周日下午,數(shù)百名亞裔美國人聚集在波士頓科普利廣場,高舉著標語清晰地傳遞著他們的信息:“哈佛大學:停止歧視亞裔美國學生”。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哈佛廣場,約200名哈佛師生和校友正在參加另一場支持哈佛大學招生政策的集會,強調(diào)著種族多樣化的環(huán)境有益于社區(qū)的所有成員。
兩場近在咫尺的集會,將美國社會對于以哈佛大學為首的常春藤高校招生政策的不同看法戲劇化地凸現(xiàn)出來。而就在次日15日上午,所有人的目光將集中在波士頓聯(lián)邦法庭上,美國最古老的高等學校哈佛大學將站上被告席,就其招生政策是否涉及歧視接受審判。
此案如果最終被送達美國最高法院,其審判可能對美國高等教育制度帶來重大影響。
“亞裔刻板印象”導致歧視?
據(jù)《紐約時報》14日的報道,當天哈佛廣場集會上最熱烈的掌聲之一來自22歲的雅各布·威瑞(Jacob Verrey)發(fā)表的演講,他是哈佛大學的一名在讀學生。他對支持哈佛大學的人群高聲說道:“皮膚顏色不能替代你的生活故事?!?/p>
然而抗議者反駁稱,亞裔學生申請人擁有任何種族或族裔群體的最高考試成績和學歷,但卻沒有被其他人所接受。他們表示,“所有人應享有平等權(quán)利”。
對于美國常春藤高校招生政策是否涉及對亞裔學生歧視的爭議在美國社會由來已久。2014年,一個名為“大學生公平錄取”(Student for Fair Admissions,簡稱SFFA)的非營利組織提出訴訟,將這一議題推向公眾視野。
在這起訴訟中,SFFA指控包括哈佛大學在內(nèi)的常春藤大學從制度上歧視亞裔美國人,哈佛大學更傾向于錄取白人、非裔和拉丁裔學生,卻把學業(yè)成績好、更符合條件的亞裔學生拒之門外,這種基于種族的錄取政策違反了民權(quán)法。該組織還稱,該大學并未認真考慮使用種族中立的替代方案。
據(jù)《華盛頓郵報》14日報道,在周日的集會上,SFFA的創(chuàng)立者愛德華·布魯姆(Edward Blum)表示,他發(fā)起這一訴訟的唯一目的是為哈佛大學的亞裔美國人申請者提供正義。
“我們認為,哈佛的種族平衡政策在招生過程中是一個主要因素,他們希望將一定比例的非洲裔美國人、白人、西班牙裔和亞裔美國人拼湊起來達到預定的種族比例?!辈剪斈氛f。
據(jù)布魯姆介紹,該組織找到了一些曾受到哈佛大學“種族歧視”的亞裔美國人,他們將會在星期一開始的審判中出庭作證。不過這些人士的身份至今仍未公開,布魯姆表示這樣做是以避免他們被騷擾。
然而,這一指控遭到了哈佛大學的否認,并稱其錄取的亞裔申請人比例在過去十年中實際上增加了29%,目前亞裔學生占所有錄取學生的近23%。與此同時,哈佛大學還在法庭文件中提出,它考慮種族因素的做法“既合法又公平”,以“實現(xiàn)其教育目標”和“招募一個多元化的學生團體”。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gòu),多次表示招生官員對其申請者是進行“全人評估”來錄取,包括學術(shù)、課外活動、才能和個人素質(zhì),以及社會經(jīng)濟背景和種族。
過去4年間,負責審理本案的波士頓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多次舉行聽證會,雙方都提交了大量統(tǒng)計證據(jù)。
統(tǒng)計專家在初步調(diào)查結(jié)果中發(fā)現(xiàn),雖然亞裔申請人作為一個群體,在學術(shù)和課外活動類別中比其他種族的申請人得分更高,但他們在種族群體中獲得的個人評分最低,其主要原因是對“亞裔美國人的刻板印象”。
美國司法部在8月底敦促法官對哈佛提起訴訟。與此同時,一些團體提交了支持哈佛大學的文件,其中包括16所著名的美國大學。今年6月,在完成了證據(jù)收集后,案件定在10月15日開審。
或?qū)⒃V至美最高法院
此案中涉及的美國高校招生“種族配額”起源于美國的平權(quán)法案。這一法案在奧巴馬執(zhí)政時期被拓展至高校錄取指導意見,鼓勵一些大學在錄取學生的時候,不再單看成績,更要考慮“種族”,以使校園學生組成更加“多元”。
在這一指導意見下,一些高校刻意對非裔和拉丁裔學生“降分以求”,從而給亞裔學生帶來了“逆向歧視”,使他們更容易因膚色被名校拒之門外。在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撤銷了這一對高校入學“平權(quán)行動”的指導意見。
兩周前剛剛上任的哈佛大學第29任校拉里·巴克(Larry Bacow)10日在發(fā)給全校師生的一份信中表示:“讓我明確一點:學院的錄取過程不歧視任何人。我相信,在審判中提出的證據(jù)將證明這一事實。”
在上一個入學周期中,有42,749名申請人試圖進入哈佛大學新生班。該大學錄取了1,962,不到5% ——這是全美最低的學校錄取率之一。在那些被錄取的人中,23%是亞裔美國人,遠遠高于亞裔美國人口占全國總?cè)丝诘?%的比例。不過批評者認為,如果種族不是一個因素,那么根據(jù)他們的學歷,在哈佛大學和其他精英學校可能會有更多的亞裔美國人。
案件審判預計將持續(xù)三周時間,最終由陪審團決定,而陪審團選擇將從15日早上開始。
媒體分析指出,無論誰輸了這場官司——都幾乎肯定會向馬薩諸塞州的聯(lián)邦上訴法院第一巡回法院提起上訴,從那里,案件可能會被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
美國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組成,其中有兩名保守派大法官是特朗普上任后新任命的。
據(jù)《波士頓環(huán)球報》的報道,無論最后的判決如何,一些亞裔學生表示他們對這起訴訟已經(jīng)感到矛盾。他們支持校園多元化,但這個案例也強化了他們從小到大一直聽家長對他們嘮叨的警告:他們必須獲得比同齡人更好的成績,爭取擔任領(lǐng)導角色,并且在簡歷中減少讓人覺得和“刻板的亞洲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內(nèi)容,以爭取在最精英的大學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著一個五歲孩子的美籍華人Rob Li也參加了周日的集會,他說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平等的機會獲得成功。25年前,他來到美國讀研究生并在之后留在了美國。
“你不能用種族主義來對抗種族主義,”他說?!皟蓚€錯誤不能構(gòu)成一個正確。因此訴訟是絕對必要的。在法庭上,我希望哈佛將說出真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