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判處終身監禁的“巨貪”有哪些?貪腐金額均以億元計算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3年11月10日,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中信銀行原行長孫德順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孫德順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對孫德順受賄犯罪所得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經審理查明:2003年至2019年,被告人孫德順先后利用擔任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中信銀行副行長、行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企業在獲取貸款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折合人民幣9.795億余元。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孫德順的行為構成受賄罪。孫德順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論罪應當判處死刑。鑒于孫德順歸案后如實供述罪行,認罪悔罪,積極退贓,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已全部查扣到案,具有法定、酌定從輕處罰情節,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同時,根據孫德順犯罪的事實和情節,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法庭遂作出上述判決。
受賄超9.795億元的孫德順一審被判死緩,其判決結果中出現了“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表述。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同樣被判處死緩并終身監禁的“巨貪”還有多名,貪腐金額均在2億元以上。
例如,2021年10月29日,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呂梁市委原常委、呂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張中生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上訴一案,對張中生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對張中生受賄所得贓款贓物及來源不明財產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不足部分繼續追繳。
1997年至2013年,張中生利用擔任山西省中陽縣縣長、中共中陽縣委書記、山西省呂梁地區行署副專員、中共呂梁市委常委、副市長等職務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有關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0.4億余元。張中生還有巨額財產明顯超過合法收入,不能說明來源。
按照相關規定,張中生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將被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和一般的無期徒刑不同,終身監禁意味著犯人沒有減刑的可能。
此前,曾有多名腐敗官員被判處終身監禁,他們的官職與任職領域雖有不同,但共同特點都是腐敗問題特別嚴重,受賄金額極大。
例如,曾任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的魏鵬遠,雖然官職不算很高,但卻極其貪婪,涉案金額超過2.1億元。辦案人員在其家中查獲巨額現金,只是清點鈔票就花了14個小時,甚至有一臺點鈔機不堪負荷,當場燒壞。
最終,因犯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魏鵬遠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2017年5月,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一審被判死緩,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經查,武長順利用擔任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長,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務上的便利,通過其實際控制的公司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共計人民幣3.42億余元;為他人謀取利益,直接或通過其親屬先后多次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8440萬余元;挪用公款人民幣1.01億余元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武長順為使其實際控制的多家公司獲取不正當利益,直接或指使上述公司人員向多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共計折合人民幣1057萬元。武長順在擔任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期間,濫用職權,對他人采取刑偵措施,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情節特別嚴重;徇私枉法,接受他人請托,包庇犯罪嫌疑人,使之未被追究刑事責任。
同樣被判處死緩并終身監禁的“老虎”,還有白恩培和邢云。經查,2000年至2013年,白恩培先后利用擔任青海省委書記、云南省委書記、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在房地產開發、獲取礦權、職務晉升等事項上謀取利益,直接或者通過其妻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2.46764511億元。白恩培還有巨額財產明顯超過合法收入,不能說明來源。
經查,1996年至2017年,邢云利用擔任伊克昭盟委副書記、伊克昭盟行政公署盟長,伊克昭盟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工程承攬、職務調整晉升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直接或通過其近親屬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4.49億余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