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直擊|打擊“三假”:制證窩點設在豬圈,民警喬裝盯控
“全國集中抓捕行動現在開始。”近期,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在湖南雙峰縣公安局現場部署抓捕制販假印章、假公文、假證件違法犯罪活動。
澎湃新聞注意到,針對當前制販假章、假公文、假證件犯罪的猖獗現狀,公安部于今年8月31日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抓捕行動,以此治理“三假”犯罪。
“統一抓捕行動目的在于震懾犯罪,教育群眾。”陳士渠介紹,此次組織的全國抓捕行動,很多是制販窩點,也有不少是倒賣的中介。
湖南婁底市雙峰縣公安局局長李放表示,為了此次抓捕行動,雙峰公安部署了260名警力,下設30個抓捕小分隊,抓捕工作完成后,將安排精干警力開展案件辦理工作,全面固定證據,確保相關人員依法判決。同時深挖犯罪,力爭全鏈條打擊。
在廣東江門,一起“碰瓷”詐騙案牽出了隱藏其后的造假產業鏈,制販中介不僅銷售假車牌,同時還轉售假印章、假證書,像開超市一樣。有辦案老民警為此感慨:這是其從警以來,蹲守時間最長、最辛苦的案件。
8月31日至9月3日,澎湃新聞隨警先后抵達湖南雙峰、廣東江門兩地,直面一線辦案情況。

湖南婁底市雙峰縣公安局,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坐鎮“4.08”專案集中抓捕行動指揮部。林平 攝
湖南雙峰:藏在豬圈里的制販窩點,五年來抓獲逃犯106名
雙峰縣地處湘中,轄16個鄉鎮街道、523個村社區,戶籍人口80萬,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
8月31日,雙峰縣公安局全員上崗、夜以繼日研判案情,靜待行動指令。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趕赴現場,坐鎮“4.08”專案集中抓捕行動指揮部,指導當地公安開展集中抓捕行動。
經過一夜的蹲守,辦案民警在早上7時許控制了準備外出的犯罪嫌疑人譚某。“當時我正在送小孩上學,事先沒有任何預感,但知道自己犯法了,只是不知道具體輕重。”譚某事后向澎湃新聞表示,自2019年經歷豬瘟之后,他便外出福建打工,其間做過外賣騎手,但沒有賺到錢,生活難以為繼。
此后,他通過朋友接觸到這一行業,很快學了制假技術,“從事這個事情的確沒那么辛苦,因為家里欠著幾十萬的外債,生活壓力太大只能選擇冒險。”
2022年,譚某回到老家后不久,就著手添置制證設備,并把制販窩點設在了養豬場里。據他交代,自己并未直接接觸客戶,只是從網上買來假章假證半成品,負責填寫信息、蓋章等,完工后按要求寄出,“也就做了幾個月時間。”
譚某坦陳,自己早就耳聞公安正在嚴厲打擊制販假章假證行為,也擔心早晚會被抓,“本來是準備收手繼續養豬的,誰都不愿意去做違法的事情,更不愿意坐牢,但還是存在僥幸心理。”

湖南雙峰縣,藏在豬圈里的一處制販窩點,桌上擺滿了品類多樣的半成品假證。
據介紹,今年7月,雙峰縣公安局接到打擊全國制售假章假證集群戰役工作指令后,立即成立雙峰戰區指揮部,對涉及當地的百余條線索進行初步系統性研判,最后成功鎖定30多名窩點人員,其中一條線索就來自譚某。
“他在養豬圈里設置窩點,其實就是一種打掩護的手法。”雙峰縣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劉立說,專案組經過蹲守發現,譚某最開始在豬圈里并沒有養豬,卻頻繁出入其中,“進進出出時身上都很干凈,說明并不是去喂豬。”
澎湃新聞觀察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社會生活中要求各種各樣的證件,有些買方使用假證是為了滿足從業資格需要,有些則是為了規避嚴格的行政審批,有了買方市場,此類犯罪也開始出現了產業化鏈條。
此類制販窩點大多是小家庭作坊模式,分散在各個村落。劉立直言,制販假證假章違法犯罪分工越來越細致,原材料供應、偽假證件制作、銷售均有產業鏈條,甚至有建立假冒的國家機關網站用于核驗偽造的公文證件印章的網絡黑灰產環節。
“制販是我們重點打擊的領域。”雙峰縣公安局辦案民警彭爽說:“對于假證購買人,除了要訓誡之外,還要追繳假證,對于利用假證從事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我們還要繼續追查打處。”
雙峰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斌介紹,針對制販偽假證件犯罪外流實際情況,雙峰縣公安局樹立“立足本地,追捕全國逃犯”的理念,全面梳理掌握逃犯信息,對制售假章假證逃犯實行追逃責任制,五年來抓獲逃犯百余名,對在逃人員形成了強大震懾。
值得一提的是,此類犯罪方式已從過去的“城市牛皮癬”小廣告轉化為在互聯網上打廣告,甚至在淘寶等網絡平臺上辦店經營;交流方式也從過去的面對面或電話溝通轉化為通過即時通信工具QQ、微信聯系;交付方式也從現金交易轉變為網上支付或通過快遞物流貨到付款。
在犯罪門檻和成本方面,對于制販假證的中介犯罪環節來說,參與其中只需要一臺聯網電腦,充當買方和制作方的傳聲筒,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借助于日益發達的互聯網、物流網,接單、制作、錢貨交易都越來越快捷隱蔽。

雙峰縣公安局近期繳獲的假章、假證、假公文,種類多樣數量龐雜,超乎想象。
廣東江門:“碰瓷”案挖出制販窩點,神秘寄件人牽出地下產業鏈
在廣東江門,一起“碰瓷”詐騙案牽出了隱藏其后的造假產業鏈。
今年年初,江門公安機關連續接到疑似利用車輛進行“碰瓷”詐騙的報警,因此起“碰瓷”案件,公安機關從犯罪嫌疑人車上繳獲了多副用于作案的假車牌。
“一副假車牌的生產、販賣、使用,背后必有全鏈條的黑灰產業。”江門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隊長李偉華介紹,江門市公安局為此啟動重大專案攻堅機制,研判追蹤、深挖擴線,深究出諸多“貓膩”:相關線索牽出了全國多地涉及制造、販賣、使用假車牌的犯罪嫌疑人40多名。
辦案民警從這些嫌疑人入手,通過數千條線索排查,獲得了2條較為可靠的上游線索,分別指向山東菏澤和浙江溫州。為此,專案組兵分兩路出發前往偵查。
在山東菏澤,由于只知道嫌疑人可能會出現的大概位置,辦案民警只能通過笨方法,冒雨在嫌疑人可能途經的一處橋頭進行蹲守,經過連續5天不分晝夜的蹲點,終于發現了嫌疑人廖某活動蹤跡。

江門公安局收繳的數以萬計的“三假”成品,涉及車牌、身份證、房產證等各種門類假證、假章、假公文。
在偵查過程中,江門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蔡旭龍發現了一處細節:嫌疑人廖某雖在山東,卻和廣州花都的一個快遞點有著頻繁聯系。“我們發現,幾乎每天下午總有一個人騎著三輪摩托車來到快遞點寄一些包裝好的物品,物品登記的都是不銹鋼制品或者鐵制品,被分別寄到全國各地,也沒有固定收貨人、收貨點。”蔡旭龍說,這名神秘寄件人全程戴著帽子和口罩,經常在傍晚時分一個人到物流點寄件,行跡十分可疑。
由于嫌疑人具備較強的反偵察意識,給民警的偵查工作帶來了阻力。經過民警多日喬裝蹲守盯控,終于摸清了神秘人的活動規律。
經查實,所謂的“不銹鋼制品”全是滿滿當當的假車牌。“最后發現此人是一名制假販假的中介,不僅大量銷售假車牌,同時還轉售假印章、假證書,就像開了個超市一樣。”蔡旭龍說。
神秘三輪車的發現,成為此案關鍵轉折。其中,犯罪嫌疑人多次快遞記錄都指向了一個重要源頭:廣東增城某城中村。經過警方跟蹤調查發現,位于增城一工業區的一所廠房就是制造假車牌的窩點,白天大門緊閉,晚上卻燈火通明。
“雖然沒有在山東發現制假售假窩點,但卻從遠在花都的快遞點發現蛛絲馬跡,通過蹲守快遞點發現了一個巨大而完整的制售假牌地下網絡。”蔡旭龍坦言,所有的艱辛努力都在那一刻得到鼓舞。
“這是我從警以來,輾轉全國省市地區最多,涉及案件人數最多,波及范圍和危害最廣的案件,也是偵查民警蹲守時間最長、最辛苦的案件。”蔡旭龍感慨。

廣東江門,一起假車牌“碰瓷”詐騙案牽出了隱藏其后的“三假”產業鏈。
為偵破此案,江門公安干警輾轉全國26個省市,全面打掉整個犯罪脈絡和多個制銷假車牌、假證產業鏈條,“這個涉及全國26省(市、區)的制販銷假牌假證產業鏈條包括材料供應商、制造商、銷售中介、購買人等4個涉案環節。”李偉華說。
當前,打擊制販假車牌、假證件犯罪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同時呈現出犯罪團伙專業化、犯罪手段網絡化、犯罪鏈條嚴密化等新特征,對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造成沖擊,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李偉華表示,江門公安將圍繞“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查流向”打擊目標,高壓嚴打危害經濟社會安全、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違法犯罪,及時消除社會治安重大隱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