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儲能大會召開:寧德市打造儲能產業成為增長新引擎
2023年11月8日—10日,孕育了全球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福建省寧德市,又因一場儲能行業盛會引人矚目。
11月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寧德市政府方面了解到,本次大會以“全球視野,全新儲能”為主題,聚焦產業鏈和供應鏈協同創新、經貿對接、成果轉化,結合寧德市儲能產業創新發展經驗,推動相關研究進展和成果分享。
產業發展方面,為系統呈現儲能產業技術發展態勢、商業應用模式探索等最新進展,大會將發布關于新型儲能產業、光儲充一體化充電設施發展方面的研究成果,為政府決策、行業發展提供有力參考。
標準方面,為推動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本屆大會將發布《光儲充一體化電站技術規范》、《儲能電池集成式液冷設備技術規范》、《電化學儲能光伏系統電能質量檢測規程》和《電化學儲能光伏系統性能檢測技術規范》等多項重要團體標準。
同日,中國(寧德)國際新能源產業及儲能裝備博覽會也在寧德市會展中心正式開幕,博覽會分為儲能裝備館、電機電器館、新能源汽車展示區、服務商展示和推介區等四個展區。展覽展品主要為鋰電新能源及其上下游產品、儲能裝備及上下游產品、新能源汽車整車展示及其配件、人工智能、智能設備、電機電器等產品。
展會吸引了包括寧德時代、福建時代星云、中航光電、四川中科興業、廈門廈鎢新能源等在內的140家儲能產業鏈的頭部企業參展。


儲能產業,寧德何以遙遙領先?
不難看到,近年來,國內圍繞新能源鋰電產業做文章的城市不僅僅是寧德。四川的宜賓和遂寧、江蘇的常州、江西的宜春和新余都紛紛打出了“鋰電”牌,那么,要借此次世界儲能大會打造“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的寧德,優勢又體現在什么方面?
據寧德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李彥在此前的大會新聞發布會中介紹,寧德的特殊優勢,首先表現在產業發展基礎堅實。作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寧德在電化學儲能領域先發優勢突出。
目前寧德市的鋰電新能源產業,已集聚上下游產業鏈企業80多家,全市擁有包括儲能在內的在建和投產鋰電總產能達330GWh,形成了完整的全產業鏈集群,儲能電池市場占有率已連續2年全球第一,2022年全市儲能電池出貨量53GWh,市占率43.4%。
在應用方面,全國首座標準化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全國首條重卡換電高速干線(寧德-廈門)、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儲能標桿工程國網時代霞浦儲能電站等一批儲能產業示范應用項目相繼落地運行。
這其中,作為全球最大的動力和儲能電池系統供應商的寧德時代發揮出了“群主”效應。動力電池方面,2022年寧德時代國內市場占有率48%,全球市場占有率37%,出貨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儲能電池方面,寧德時代實施全方位布局,形成儲能全場景解決方案,2022年儲能電池產量、市場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大樓
與此同時,交通區位優越便利,也成為了寧德發展儲能產業的另外優勢。寧德地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臺灣三大經濟區的中間地帶,具有“北承南聯、西進東出”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寧德市加快建設完善公路、鐵路、水路等交通設施,全市縣縣通高速,溫福鐵路臨港臨城穿越,合福鐵路、衢寧鐵路穿境而過,建成生產線港口泊位51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3個,漳灣作業區獲批對外開放。未來幾年,隨著港口和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寧德將形成“一核六放射”的綜合交通運輸布局,成為我國中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將為儲能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

此外,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據李彥介紹,近年來,寧德市累計建設各類創新平臺載體400多家,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1.2萬多人、技能人才4.2萬多人。依托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建成了全國唯一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福建能源器件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21C創新實驗室等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匯聚了國家高層次人才、學術領軍人才和高端產業人才在內的1.8萬多名科技研發人員,為儲能產業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知識產權方面,寧德市建成了全國首個專門為動力電池產業集群服務的寧德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累計幫助鋰電相關企業申請國內外專利1.5萬多件,制定修訂國內外標準128項,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2年內達到6500多件,數量居全國領先、全省第一。
未來,寧德儲能產業駛向何方?
儲能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支撐。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2017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部門密集出臺四十多項相關政策文件,推動儲能產業發展。其中,工信部牽頭編制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從產品供給、技術攻關、示范應用、標準建設等方面加強工作指導。在此背景下,我國儲能產業總體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據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法旺在此次大會新聞發布會中介紹,截至2022年底,我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59.8GW,年增長率38%。其中新型儲能快速發展,2022年新增裝機7.3GW,同比增長200%,二十余個百兆瓦級項目實現并網運行,是 2021年的5倍,其中鋰電池儲能占總新增裝機的97%,儲能型鋰電池產量突破100吉瓦時。
在全國儲能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寧德市儲能產業未來將如何規劃?
對此,寧德市副市長李彥表示,未來全力抓好寧德時代福建吉瓦級霞浦儲能二期、科士達南區工程等一批在建重大儲能項目建設,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持續推動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優勢向儲能領域延伸,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儲能終端領軍企業。
同時,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重點發展、招引壯大儲能電芯及儲能變流器、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和儲能電站等上下游關鍵環節,切實鞏固和優化儲能產業生態。
其次,是繼續加快科技創新賦能發展。寧德將重點依托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能源器件科學與技術實驗室,實施儲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推動凝聚態、無鈷電池、全固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儲能電池以及先進儲能材料研發突破,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能級提升。
再次,是強化儲能場景應用拓展。深化儲能場景應用推廣,圍繞電網側、用戶側、發電側等應用場景,重點推進集長壽命、高安全、高效率多種優勢的儲能產品推廣應用,探索發展大規模共享儲能電站、“用戶側+虛擬電廠”等共享儲能新模式。
例如,在電源側方面,支持開展海上風電配置新型儲能研究,充分利用寧德市海上風電資源,建立綠電轉化基地,提升海上風電消納水平;在電網側方面,圍繞政府、醫院等重要電力用戶需求,推動新型儲能應用,著力提升應急供電保障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