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與社會 | 新生代打工男孩:在“沒出息”的日子里活著
2011年的冬天,為了寫碩士論文,我進入深圳龍華富士康打工,成為流水線上的一名打工妹。在車間里,我第一次知道了打工仔間“屌毛”的稱呼。“屌”在粵語中是對男性生殖器一種粗俗的稱呼。從2011年到2018年,我陸續走訪了富士康在深圳、佛山、衡陽、鄭州的工廠,發現盡管工廠所處的地域不同,富士康的男工私下都以“屌毛”相稱。為什么新生代的男性農民工要這樣稱呼自己?帶著這一問題,我開始思考世界工廠里的打工仔們如何活著。
打工仔成為電子制造業的主要勞動力
“女工比男工聽話。”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國,生產了世界75%的智能手機和80%的電腦。電子制造業一直傾向于雇傭年輕的女性農民工。打工妹被貼上廉價、溫順聽話、手指靈活、心思細膩等標簽,被認為是流水線上的理想勞動力,而打工仔卻往往沒有這么受歡迎。
但是21世紀初,隨著用工規模的迅速增長,女性勞動力逐漸供不應求,出現“女性農民工用工荒”。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07年廣東省女性勞動力用工缺口達到139.86萬人。由于無法雇傭到足夠的打工妹,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雇傭年輕的打工仔,使得男性農民工逐漸取代女性農民工成為流水線上的主要勞動力。
從2004年到2012年,中國電子制造業男性工人比重從42%上升到53.9%。在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工廠富士康,男性工人的比重從2007年的36%上升到2017年的65%。在富士康近100萬的員工中,有65萬是男性。如果說10年前打工妹是電子廠中的主要勞動力,現在已經主要是年輕的打工仔在流水線上日夜勞作。
主人翁VS“屌毛”:打工仔的自我認知
“你也不過是一個屌毛。”
2017年10月的一個夜晚,阿飛在車間和同事吵架時,脫口而出這句話。在阿飛看來,屌毛不是一個好詞。當他這樣稱呼對方時,他想羞辱對方,強調他和自己一樣,在富士康體系里處于最底層的地位。這個詞最早是在深圳的富士康工人間流行開的,沒有人知道最早是誰使用的,但是卻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新生代打工仔所接受,成為他們對彼此最常用的稱呼。隨著富士康從南方擴張到中西部地區,這一稱呼也逐漸在位于內陸的富士康工人間傳開了。
作為一種工人自己創造的身份,“屌毛”的稱呼代表了新生代打工仔的一種“自知自明”。 新生代農民工通常是指在20世紀80年代后出生的打工者,他們通常沒有務農的經驗,其中一部分曾跟隨父母在城市中長大。與他們的父母相比,新生代農民工一般接受過比較良好的教育,更容易接受城市的消費文化和個人主義。盡管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通常優于上一代農民工,但是他們對于工廠和社會的不平等制度往往抱有更深的不滿和憤怒。他們對于自身的階級處境也有著清醒的認知。像阿飛一樣的打工仔顯然沒有將自己視為“主人翁”或者“工人老大哥”。相反,他們將自己和同事定義為卑微、無力、依附性的“屌毛”,以此形象地表達了對自己的勞動價值和社會地位的無奈和不滿。
“屌毛感”是根植于打工仔的日常工作體驗中的。在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工作被“標準作業流程”拆解、設計和規范化,工人的勞動高度簡單、機械、重復,在勞工過程中幾乎沒有什么自主性。阿飛在流水線上的工作就是每天掃描電子產品的標簽,并下載一個應用程序到產品上,這些動作每天重復操作1900次。他抱怨自己就像機器的一個零件,“整天就是那些枯燥的活,頭腦空空,像個機器,很沒意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勞動讓阿飛感嘆,“每天的日子除了天氣會變,其他什么都不會變。”
更讓阿飛難以忍受的是嚴格的管理制度。在阿飛工作的生產車間,基層管理部門的會議室叫“戰情室”,每條生產線每個小時的產量都會在電子顯示屏上顯示出來。如果工人沒有達到產量要求,常常會面臨被罵、寫檢討、罰站等懲罰。阿飛和工友們把挨罵稱為“挨屌”,把富士康的管理稱為“屌人文化”。在車間里,挨屌已經成為工人的日常體驗之一,“線組長經常開會,目的就是屌你,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會挨屌。”在挨屌時,打工仔常常覺得自己“不被當成男人看待”。在屌人文化下,打工仔最大的體驗就是沒有尊嚴,他們的無力感、異化感和屈辱感不斷強化。
但是,在阿飛看來屌毛并不是逆來順受、懦弱無能的,反而代表著一種叛逆、桀驁的形象和氣質。男工和管理者吵架、甚至打架的情況在車間和宿舍里時有發生。阿飛曾經學過半年的雙節棍,是一名打架的好手。阿飛回憶了自己和線長的一次沖突:“(線長)罵我指到我頭上了,那個最過分了。他直接把手指指到我的頭上,然后我直接把他的手扳回去了。我說:‘說話就說話,動什么手?要動手,就到外面去!要單挑也可以,要打群架也可以!你這樣不是在批評我,你是在侮辱我。’后來他道歉了。如果他不道歉的話,我一定會弄他的。這個不是工作了,是不把人當人看,那我不會放過他的。如果你太過分,我會相應地反抗。老子受不了那種氣!”
與打工妹的抗爭方式相比,男性農民工的抗爭往往更為激烈化和暴力化。打架、傷人等事件在富士康屢屢發生。廠內甚至會出現大規模的騷亂事件。2012年9月23日,因為太原富士康的一名男工在宿舍被保安毆打,激起了工人的不滿和憤怒。2000多名工人追打富士康保安,還破壞了廠內餐廳、工廠大門、廠區巴士等設施。騷亂最終造成超過40人受傷,太原富士康也因此關閉一天。在以男性工人為主的工廠中,資方強硬的管理方式會造成工人的強烈不滿和怨恨,導致生產秩序變得更加不穩定。
愛情是把雙刃劍
“打工富士康,休想娶婆娘。”
阿飛來自廣西的農村。自從18歲從大專退學,阿飛已經在外面打工了10年。他去過五金廠、燈管廠、牙刷廠、電路板廠、音響廠,又進了富士康兩次。但是打工一年又一年,阿飛一直沒有存到什么錢。他期待著在30歲前結婚,但是又強調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允許”。
與一代男性農民工的情況不同,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一個未婚群體,談戀愛、擇偶是他們的打工生活的重要環節。談戀愛可以轉移對工廠艱苦生活的注意力,讓苦澀的打工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有趣的是,富士康也意識到這一點。從2010年“跳樓門”后,富士康也開展了一系列以約會、戀愛為主題的相親活動。在富士康建立的內部約會網站“鵲橋之約”上,有超過25萬員工注冊會員。通過鼓勵員工勇敢地追求愛,富士康希望給工人呆板的流水線生活增添色彩。
但是對阿飛而言,感情常常會撞上錢這堵冷冰冰的墻。阿飛解釋為什么自己不愿在深圳交女朋友,“一個月到手是兩千多塊錢,如果你是在外面找到一個女朋友的話,跟她在青湖這里租房的話,最少要600塊錢,如果要陽臺,可能要800塊,你想想,一個月2000多的工資,房租花掉800塊,你還有多少,是不是?這一點,我是看透了。”談戀愛不易,建房結婚更是遙遙無期:“在老家建兩層樓的話要20多萬,3層的話要30萬左右。這個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只是這樣打工的話,是肯定不行的。”
單身是新生代打工仔的一個共同特點。阿飛的朋友小鴻當初為了找女朋友來到富士康,但是卻在找女朋友的過程中屢屢碰壁:“我在富士康里面受的打擊太大了!一開始喜歡哪個女孩子,人家就會問:你家里有什么東西呀?市里面有沒有房子啊?一談就談到這個了,聊到這些話題我就感到很自卑。不過這也確實是現實。在富士康里面,如果我是一個普通的工人,沒有一點社會實力,找女朋友是很困難的。所以現在我知道金錢對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由于沒錢談戀愛也沒錢結婚,感到孤獨時,阿飛也會和朋友們去舞廳和溜冰場占女工便宜。“我們去蹦迪,我們兩個人去圍一個女生,把她圍起來,然后手上有動作了。在那個場所里,都可以亂摸的。”阿飛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性騷擾,“一般來這種地方玩的女生都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她們心里很清楚的。只有想玩的人,才會來到這邊。”阿飛說自己有時也會搭訕到愿意開房的女工,但是一夜情很難變為穩定的感情。阿飛也強調自己不會動真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只談激情,不談感情。”
新生代打工男孩的未來
屌毛一詞的背后是被掏空的勞動價值。
上一輩農民工還相信“勞動致富”,相信“勞動光榮”。但是對于新生代農民工而言,打工既不能帶來足夠的金錢,也不能帶來多少尊嚴。盡管他們日復一日地努力工作,卻仍然難以擺脫被視為loser的命運。值得擔憂的是,他們也認同自己就是loser。
對于打工仔而言,他們面臨的處境可能更為艱難。當今社會衡量一名男性價值的最重要的標準是他的經濟收入。男性通常被家人和社會寄予更高的期望,男性被認為是“養家糊口”的人,他們需要通過為家人提供體面的生活以證明自己“一家之主”、“男子漢大丈夫”的地位。但是,工廠里的微薄工資讓打工仔們很難承擔養家的角色,也使得他們在婚姻市場中屢屢受創。
迷茫是新生代男性農民工的普遍狀態之一。他們不甘于當前的處境,卻也難以找到實現階層提升的通道。提到未來的打算,阿飛和小鴻都表示在富士康的工作只是暫時的,他們甚至說長待在富士康的是“沒有出息的男人”。為了掙得一條出路,阿飛想過加入黑社會,“現在年齡大了,感覺錢不夠用,所以就有這種想法了。現在如果我去做正規生意,根本就賺不到錢的,最后都會虧本。……所以說,走正道走不了,只能走黑的。但是黑社會又怕被抓。”而小鴻更是流露出虛無主義的傾向:“我覺得人生對于我來說就像一場賭博。因為現在像我這種人,就是要死不活的。……因為我覺得我現在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存在任何價值。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讓我留戀。沒房沒車,也沒有女朋友,這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2018年春節后,阿飛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富士康。在外漂泊了10年后,他決定遠離制造業工廠,在廣西的建筑工地上做起了裝修工。雖然工資略高于富士康,但是他的工作卻變得更加辛苦。無論是在他鄉還是故鄉,無論是在工廠還是工地,打工仔的勞動都不被資本認可和尊重。兜兜轉轉過后,阿飛似乎依然沒有擺脫屌毛的影子。作為理應朝氣蓬勃的青年人,他卻常常感到自己沒有未來。
阿飛背后是千千萬萬個新生代打工仔。作為勞動者,他們是支撐中國制造的脊梁;作為青壯年,他們承載著民族復興的希望。如何讓他們找到勞動尊嚴,重塑自我價值,是當下社會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只有建造一個尊重基層勞動者的社會,我們才有可能打造有溫度的勞動關系,才能真正實現幸福中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