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失聯的CEO,失戀的直播
《消失的她》謝幕幾個月了。
互聯網卻上演起“消失的CEO”。

這里的“幕后”,更加耐人尋味。
曾經的明星企業,陷入了輿論漩渦。
近日,有媒體報道,斗魚董事會主席兼CEO陳少杰已于近日失聯。
據斗魚4月公告,截至2023年3月31日,騰訊持有斗魚的股份為37.7%,CEO陳少杰持股比例為17%。
陳少杰最近一次的露面是在第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
他表示,2023年會持續構建健康可持續的游戲社區生態。

虧,不停!紅,不再!
根據最新財報,斗魚二季度收入為13.922億元,同比下滑24.1%;凈利潤為680萬元,2022年同期其凈虧損則為-3880萬元。
隨著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崛起并瞄準游戲直播,斗魚這類垂直游戲直播平臺也在面臨更大的壓力,頭部主播正在流失。
在2023年8月初,有約2000萬粉絲的斗魚人氣主播“旭旭寶寶”轉投抖音。

2023年以來,斗魚在平均移動MAU(月活躍用戶)以及平均付費用戶數量方面已出現兩季度下滑。
斗魚二季度MAU為5030萬, 2022年同期則為5570萬;平均付費用戶數量為400萬,而2022年同期為600萬。
此外,斗魚自身的問題也開始瘋狂暴露。
2023年5月8日,網信中國曾發布消息,針對斗魚平臺存在的色情、低俗等嚴重生態問題,網信部門工作組進駐斗魚平臺。
消失的CEO,會成為壓垮斗魚的最后一根稻草嗎?
斗魚,是否擁有護城河?
斗魚如果想活下去,又該如何破?
對此,南方周末記者施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陳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松、財經網蔣菁先后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消失的CEO,短期內對在軌道上緩慢奔跑的斗魚,不會有什么影響。
畢竟,對于整體運營維護在軌道上的平臺,短期內如無大的戰略性變動,就當他出差了。
斗魚的難點,其實是整個游戲直播的痛點。
游戲直播只是一個垂類,盡管經過游戲直播大混戰而剩下了斗魚、虎牙。
但合并失敗后,事實上兩個平臺也就失去了一次資源整合的機會。

唯一的護城河,是鵝廠!
盡管游戲直播平臺之間的斗戰也由此結束,但整體情況則越發不好。
以斗魚為例,斗魚最大的問題依然是盈利難題,及游戲直播、短視頻整體營收場景單一,且面對泛娛樂直播短視頻進擊游戲垂直領域。
除了背靠騰訊IP護城河外,斗魚也好、虎牙也罷缺乏更有效的制衡手段。
它唯一的護城河,其實就是騰訊游戲作為國內三巨頭(網易、米哈游),且在電子競技領域控場盤面極大。
換言之,騰訊可以用IP授權和電競賽事授權為斗魚保留一些自留地。
但其對手依然可以在騰訊系以外尋找游戲和電競賽事合作,因此護城河并不寬闊。
于是,很多內容創作者和網紅紛紛出走。

某種意義上,內容創作者對平臺,不存在忠誠度,而是候鳥,哪里暖和遷徙去哪里。
若內容優勢不再明顯,用戶黏性自然下降。
此處的用戶,有被網紅帶走的粉絲,也有網紅自己。
對于陳少杰失聯的消息,市場傳言最多的版本是該事可能與此前斗魚直播間“長沙鄉村敢死隊”有關,該直播間曾被曝涉賭。
但上述傳聞尚未經證實。

唯有電競才能救斗魚!
今時今日的境遇,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迫切得到營收新場景,而出現一些自我監管上的縱容。
真正要爆發,或在內容創作上出現極大創新,或在電競賽事上有重大突破,但上述內容層面的變革,都需要拓寬營收場景。
同時,斗魚雖然起于做游戲直播,但現在大家說起來斗魚都在談戶外、顏值、舞蹈、二次元等區。
這被看作是拯救斗魚的新方向。
但其實不然。
其他垂類,斗魚確實有拓展,但其身上游戲屬性太強,戶外、顏值、二次元等區的用戶畫像和游戲、電競粉絲們屬性高度重疊。
這一點B站也是一樣,二次元用戶屬性推動游戲、戶外內容豐富和作為一種內容延展。
但恰恰和B站一樣,都有變現難題,即種草、拔草難,帶貨范圍狹窄等問題。
它真正有可能的脫困方向,或許是在同樣盈利場景困難的電競賽事上,去組合進擊出新的盈利模式。

寫到此處,不得不說兩句題外話:
中國的直播熱潮,起源于游戲直播,但沒能打破消費場景壁壘的游戲直播,沒有成為風口上的領跑者。
當年千播大戰,不是起源秀場,而是游戲直播,只是打得慘烈,都是靠打賞,直到直播帶貨別開一番生面。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