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或可替代百草枯,上海十院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聯合研發新型無毒農藥
既保留除草劑“百草枯”迅速、高效、廣譜、成本低廉、對植物根系無毒性等優點,又避免其令人望而生畏的毒性,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腎內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聯合研發了一種新型無毒農藥“雙烯雙胺”(Dienediamine)。相關研究論文《雙烯雙胺:一種可替代百草枯的安全除草劑》(Dienediamine: A Safe Herbicide as Paraquat Surrogate)日前在線發表于植物科學領域頂尖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發表的論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供圖
百草枯作為一種快速滅生型除草劑,自問世以來在全球農業領域廣泛使用,但其對人畜毒性劇烈且持久,即便誤服少量也會危及生命。由于缺少有效解毒劑,全球范圍內因此而喪生者數以萬計。
有鑒于此,全球已有67個國家和地區禁用百草枯,中國也已禁用,但相關中毒事件仍常有發生,致死率高達60%—80%。
作為在百草枯中毒救治領域擁有深厚積淀的醫療團隊,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腎內科彭艾主任團隊在不斷創造救治奇跡的同時也在思考,能否研發一種效果好又無毒性的除草劑?為此,該院醫務人員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展開聯合攻關,終于研發出符合要求的新型分子雙烯雙胺。
百草枯之所以除草效果卓著,在于其具有電子傳導功能的“聯吡啶鹽結構”,但也正是由于該結構,其毒性才如此劇烈。
于是,研究的突破點便落在構建一個沒有電子傳導功能的聯吡啶鹽結構上。通過大量試驗與篩選,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新型分子雙烯雙胺,在施用于雜草前,它不具備毒性,只有在施用后,經陽光照射,被空氣氧化,雙烯雙胺才會轉化為百草枯。而動物實驗顯示:雙烯雙胺不會對小鼠的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傷,其安全性得到了驗證。
該研究論文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助理彭鶴年、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博士生趙大可為共同第一作者,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腎內科彭艾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湯文軍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有望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替代百草枯的安全無毒新型農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