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親愛的任先生,祝您百歲生日快樂!

百年風雨路 以草為己任
由任繼周到任院士
再到人人心底那句由衷的“大先生”
他的人生猶如草原與曠野
而非軌道或狹巷
深沉、遼闊
道法自然 日新又新
歲月悠悠 生生不息
今天,讓我們走進任先生
聆聽他“立志高遠,心無旁騖,
計劃引領,分秒必爭”
的百年勁草人生
細草微風岸
“我想改變國人膳食結構、讓國人更加強壯”
任繼周生于1924年
年少體弱多病、顛沛流離
“我曾念過5個中學,大都不超過半年”
目睹國人吃不飽飯、體質孱弱
有學者走向稻田麥地
而他走向了喂養牛羊的草原
19歲的任繼周深思熟慮
在填報高考志愿時
將畜牧獸醫系作為第一志愿
入學面試時
該校農學院院長馮澤芳問任繼周
“你這樣好的成績,為什么要報畜牧獸醫系?”
“我說為了改善中國人的營養結構。
他哈哈一笑,‘你口氣不小!’”

1943年,就讀于中央大學的大一學生任繼周
上世紀五十年代
他于當時的南京中央大學畜牧系畢業
離開南京 前往蘭州前
老師王棟向他贈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與牛羊同居,與鹿豕同游”

1950年,任繼周在蘭州鑒定牧草
來到大西北 他一頭扎進草學研究之中
那時他的“實驗室”是兩個帳篷
高山上的夜晚很冷 6月都會結冰
實驗室需要的蒸餾水瓶常常被凍裂
為了保護瓶子 他和同事常把瓶子抱在被窩里睡覺
那時任繼周每周前3天在蘭州教學
后4天到試驗站工作
為了不耽擱上課時間
他凌晨4點鐘就起床趕火車
從火車站到馬營溝,山路蜿蜒崎嶇,
河水冰冷刺骨

1951年,任繼周考察途中過黃河
在當年的西北,草原調研可不容易
交通不便
任繼周騎過馬、騎過驢、騎過駱駝
毛驢愛溜著路邊走
有時路邊是山巖 一路磨著任繼周的腿
有時路邊是懸崖 讓人膽戰心驚
在扎實的草原學調查基礎之上
他編寫的《草原學》
成為我國高校第一部草原學教材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
任繼周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草地改良研究
“ 我就像草一樣
在最底層、最不起眼的地方工作
見縫插針,不與人爭
我就坐我的冷板凳
做我該做的工作”
疾風知勁草
“假如說我有點成就的話,這成就不在于別的,就在于走自己的路,創新的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上世紀50、60年代
任繼周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高山草原定位試驗站
甘肅天祝高山草原站
他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試行全面的劃區輪牧
獲得了巨大成功
為此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表彰
劃區輪牧理論的創立
也實現了中國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革
同期他也研制出
我國第一代草原劃破機——燕尾犁

1957年,任繼周在天祝高山草原站
1978年,他建立畜產品單位體系
用來對草原生產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被《中國大百科全書》和美國的《世界資源》
分別予以收錄
同年創立了草原季節畜牧業理論
從時間維度優化整合草原生產要素
最高可使單位面積草原的畜產品增加11倍
提煉黃土高原草地農業系統的發展模式
被《光明日報》譽為“發展農業的根本出路”

1980年代,任繼周訪問新西蘭牧場
三年后,
任繼周在蘭州創辦了甘肅省草原研究所
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
他對西南巖溶地區草地畜牧系統著手研究
此后累計長達20余年
他建立的跨地域科技系統工程
使得當地草地產量增加11.5倍
農民人均收入增加8倍之多
被貴州省委省政府稱為脫貧致富的“灼圃模式”
1984年,他被批準為我國第一位草原學博士生導師

1986年,任繼周與錢學森通信
20世紀80年代,
中國體育事業開始蓬勃發展走向世界
“體育迷”任繼周敏銳意識到
中國十分缺乏像樣的、具備國際水準的運動草坪
繼而,他組建了我國最早的草坪研發團隊
根據他的技術體系建成的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
在1990年曾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主場地
又承擔了北京奧運會重要項目

2000年,任繼周赴貴州扶貧考察
對于20世紀末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的“糧荒”
任繼周提出來自己關于“食物安全”的思想
不僅僅是理念
行動上他提出在隴東黃土高原
建立巨型畜牧業基地
至今草畜產業已經成為
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2008年,任繼周院士主持第21屆國際草地大會
和第8屆國際天然草原大會聯合會議閉幕式
1995年,任繼周當選為
中國草業科學領域的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南京等地的多所名校
科研院所拋來“橄欖枝”,提供優厚待遇
他婉拒道
“我熱愛中國的這片土地,哪里都不去,
我的根就在中國、在大西北、在大草原?!?/p>
要辦好研究所,必須并入一所高校
2002年蘭州大學邀請了他
因為蘭州大學學科齊全,基礎好
可以不離開西北,他樂意加入
2002年4月,
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并入蘭州大學
重新組建成為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
在任繼周及其團隊努力下
蘭州大學草業科學在全國高校率先進入
“211”和“985”工程學科建設
2017年,
草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在全國第三輪、第四輪學科評估中
蘭州大學“草學”一級學科分獲第一和A+
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
于2022年入選首批全國20家標桿重點實驗室

2013年,任繼周牽頭提出農業結構改革建議
從河西走廊到內蒙草甸
從南海灘涂到青藏高原
從巖溶地帶到大漠綠洲
2013年任繼周聯合8位院士
向有關部門提交了“關于我國從‘耕地農業’向
‘糧草兼顧’結構轉型的建議”
草可富國、藏草于糧
“ 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華,就是老老實實
做有一點深度的事”
草木有本心
“從社會取一瓢水,就應該還一桶水”
這位思想上的“巨人”
卻愛稱自己為“草人”?!

2014年10月12日,任繼周院士與草業學子親切座談
他是“大先生”
執教七十余載 桃李滿天下
為我國草業發展培養了一批科研、
教學和管理領域的骨干
而他堅持的卻是樸素的交往之道
唯有“尊重”二字
“我培養學生的專業責任感,
尊重他們的抉擇,不多干預”
“我尊重每個人的特長和志趣,
關心每個人的前途,
盡可能關注福利,
用至誠和工作吸引人才”
……
上世紀90年代
出國潮在西部盛行
任繼周所在的團隊也面臨人才外流的問題
南志標是任繼周的研究生
在任繼周的鼓勵下
他也曾在國外留學
那時許多留學生在國外滯留不歸
但南志標致信任繼周說
“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
以灼熱的語言表達了按時回國的決心
而今
南志標已成長為
我國牧草學領域首個
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并于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秉承任繼周獻身草業的精神
以南志標為代表的任繼周的學生們已成為
草業科學的科研、教學和管理領域的骨干

任繼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
但也是“段子手”
有一次,中央電視臺《大家》欄目采訪
問任繼周是怎么克服困難留在西北的
很多年后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我就沒有困難,我在那住著好好的,
最后把這個采訪搞得平淡了些。”
還是“月光族”
自2020年起
他先后在全國各地設立了6個獎學金
傾盡家中積存累計捐款625萬元
激勵青年學子成長
他的學生趙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我在北京上學期間,一度生活比較緊張,
先生用自己的養老金資助我完成學業,
勉勵我要立大志,好好讀書。
回到蘭州工作之后,
先生對我們青年人的成長非常關心,
勤加指點,有信必回,有問必答?!?/p>
他更是當之無愧的“卷王”
如今百歲的他
每天仍堅持學習工作5小時
眼睛已模糊 就把電腦顯示屏上的字體調成“超大號”
為了提醒自己分秒必爭
任老的家中掛滿了鐘表
沒人給任繼周布置任務
他所做的一切
只是出于一個立志為國為民為真理奉獻自己的
愛國學者的拳拳之心
90多歲
他又開創了中國農業倫理學研究的先河
他在蘭州大學開設了全國首門“農業倫理學”
第一堂課 他全程站立 講了一個多小時
2016年冬,他在一場大病后瘦了12公斤
深感余年緊迫
立即組織同仁編寫《中國農業倫理學導論》
“不累嗎?”別人問他
“累啊,走路都走不動,坐也坐不住,坐一會兒躺一會兒。”

2014年9月12日,任繼周院士開設
《農業倫理學》和《農業系統發展史》課程
《中國農業倫理學導論》出版
94歲的任繼周喜極欲泣
“我們畢竟有了一部屬于中國自己
農業倫理學的學術專著”
隨后,他轉身編起2021年出版的大學通識讀本《中國農業倫理學概論》
和最近剛剛出版的《中國農業倫理學》

不甘成為“數字難民”的他
2023年又注冊了微信公眾號
取名為“草人說話”
有一回
任繼周還請教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常智慧
“什么是元宇宙?你們年輕人用元宇宙嗎?”
常智慧收到過任繼周的這樣一封郵件:
“我想請教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問題,像我這樣的人,這樣的具體情況,可以通過5G得到一點什么進步?5G對農牧業有何影響?"

“草人”不老:
在近一個世紀中
他歷經戰亂、動蕩與創業維艱
“要是心眼小一點,早活不成了”
但無論外界如何紛繁復雜,無論身處逆境順境
他自己的秩序屹立不倒
他始終保持著一種驚人的旺盛生命力
今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
“ 我早已非我,所有東西都是社會的……”
主流媒體報道
任繼周院士
1
【新華每日電訊】任繼周:“草人”不老 | 草地周刊

2
【瞭望新聞周刊】吾心吾鄉丨“百年樹草”——百歲院士任繼周的草業情緣

3
【新華網】疾風勁“草” 薪火相傳——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蘭大教授任繼周

4
【新華社-新華全媒頭條】高天厚土“寸草心”——記草業科學家任繼周、南志標

5
【CCTV13-新聞直播間】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任繼周:我國草業科學奠基人

6
【CCTV13-東方時空】吾家吾國 任繼周:新中國草業科學開創者

7
【央視頻】吾家吾國丨獨家專訪中國草業科學奠基人任繼周

8
【央廣-中國之聲】【先生】任繼周:從來草原人 皆向草原老

9
【光明日報】任繼周的學術“草原”

10
【光明日報官方微信】任繼周草地農業學術思想研討會在蘭州大學舉辦

11
【科技日報】任繼周院士:草原上的“草業泰斗”

12
【農民日報】任繼周—— 青青寸草,悠悠我心

13
【中國農網】我心中永遠的大先生——任繼周先生

14
【教育部網站】扎根西部抒壯志 情灑瘠壤育英才——記蘭州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

15
【中國教育報】從來草原人 皆向草原老 ——記蘭州大學教授任繼周

16
【中國教育報】開拓創新 教書育人擔使命:【師者故事】“草人”任繼周

17
【微言教育官方微信】任繼周教授:“從來草原人,皆向草原老” | 感念師恩·楷模

18
【科學網】蘭州大學教授任繼周:疾風勁“草” 薪火相傳

19
【甘肅日報】拳拳寸草心 濃濃報國情——記二〇二一年度甘肅省科技功臣獎獲得者任繼周


內容來源 |蘭州大學微信公眾號
編輯 | 王文彬
責任編輯 | 彭倩
原文鏈接 |親愛的任先生,祝您百歲生日快樂!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