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候鳥遷徙季山東長島候鳥墓場引震驚|部分省市加大了保護力度
【中國綠發會訊】近日,黑龍江黑河地區發布寒潮預警,受冷空氣影響,東北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降至8-9度,嫩江、五大連池和北安一帶將降到6-7度。這意味著我國北方深秋將盡,冬天來臨。隨著天氣一天天變冷,大批遷徙候鳥將依次南飛,各地將迎來規模不等的候鳥遷徙潮。
最早在8月底,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在保護區湖泊濕地統計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236只、丹頂鶴7只、白枕鶴3只,白鶴9只,以及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50只、白琵鷺500余只,小天鵝數只,以及較大數量的雁鴨類,表明部分候鳥已經有了遷徙動向。10月13日,在環渤海灣的河北唐山地界,綠會志愿者觀察到成人字形的豆雁雁群密集飛過,但東方白鸛目前還沒有在這一區域出現。同期仍有部分中華鳳頭燕鷗在山東日照停留。


(綠會保護地提供)
近日,山東煙臺長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志愿者發現當地保護區內砣磯島一帶竟鳥網密布,有人布設了眾多誘捕籠和誘捕網,導致包括鸮、日本松雀鷹、紅隼等大量猛禽在遷徙途中被獵捕,其尸體多在現場被肢解,堪稱候鳥墓場。據了解,獵捕者在偷獵現場,只取走了猛禽尸體,將之帶到市場當“野味”售賣。此事經志愿者披露后,當地自然資源局、森林公安局等多部門立即組織聯合行動,趕往砣磯鎮調查并清除捕鳥網、誘捕籠等偷獵工具。由于鸮、鷹、隼等,多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至10月28日,當地已就大量候鳥遇害一事刑拘2人。
為保護今年秋冬的候鳥遷移,目前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等多地政府部門已發布加強管理與保護行動的專項通知,其中遼寧省錦州市還向社會首次公開了新劃定的兩處受保護的候鳥遷徙通道,一為遼寧醫巫閭山,一為新劃定的錦州凌河口候鳥遷徙通道。其中凌河口遷徙通道,又主要包括以潮間帶灘涂和紅海灘濕地為主的小凌河口區域,以及主要地貌為潮間帶淤泥質和泥沙質灘涂的大凌河河口灘涂,受保護面積達到5355公頃。

(國家林草局官網)
按照往年候鳥遷徙規律,雁鴨類、猛禽、以及中小型林鳥都將按批次遷飛,氣溫愈低,其南遷的種群密度越大,遷徙行為越密集。已經實施“候鳥生命線”的各項目點,尤其是遷徙路過區域,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建議可適時加大輸電線路周邊的巡護力度,關注當地惡劣天氣出現時候鳥集群經過可能發生的撞擊現象,也可以與周邊有生態保護職責的機構或社會組織圍繞國家劃定的1140個候鳥遷徙站點(見圖),開展“保護候鳥”的科普宣傳活動;對遷徙候鳥可能較長時間在輸電線路上落腳或停歇的區域,建議提前做好候鳥長期停歇或筑巢安家線路上的安全準備。
整理/gone 審/summy 編/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