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視界 | 校醫院開展秋季集中體檢,清華城市健康指數發布
清新時報 寫在前面
“天紅霜有信,星暈雨先期?!鼻镆鉂u濃,冬雷有信,時光的輪盤已走至十一月。正值期中周與換季之時,同學們在筆耕不輟的同時,也別忘了品味寥廓江天,調整舒朗心情,時時注意身體的養護。本期視界就將向大家講述一些有關“健康”的故事。
每周,清新時報將準時推出新聞簡報,回顧重要事件。從校園走向社會、從本土放眼全球,繼續聚焦校園問題、關注青年聲音。
一霎驚寒,清新依舊。
校 園 新 聞
01
校醫院開展秋季學期第2次集中體檢
來源:清華大學小研在身邊公眾號
校醫院定于11月11日、11月12日(周六、日)舉行本學期第2次集中健康體檢,本次共開放320個名額,每天160個名額。健康體檢包含基礎套餐及超聲檢查、婦科檢查等自選項目,其中基礎套餐與組合一~五每天共開放110個名額,組合六~十六(僅限女生)每天共開放50個名額。本次體檢為自費體檢,每人僅可選取一款套餐進行報名。
02
清華大學院系心理輔導站“清心之家”授牌儀式舉行
來源:清華小清心
10月24日下午,清華大學院系心理輔導站“清心之家”授牌儀式在2023-2024學年度秋季學期院系主管學生工作黨委副書記例會上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過勇出席。
院系心理輔導站由各院系設立,在院系黨委領導下,負責落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劃和安排,結合院系自身特點,開展心理宣傳、心理疏導,協助處理危機干預工作,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為院系心理輔導站提供專業指導、專家推薦、心理健康活動支持計劃等資源支持,并指派一名兼職咨詢師進駐工作。

圖源:清華小清心
03
自費流感疫苗預約接種開始
來源:艾生權
校醫院定于11月6日和11月13日下午14:00-16:00,開展兩次自費流感疫苗集體預約接種工作。本次疫苗接種面向清華大學師生、清華潔華幼兒園的兒童及清華園街道居住的成人居民,要求接種人近6個月內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接種人需提前預約,并攜帶有效證件按時前往校醫院接種。成人接種時請務必攜帶居民身份證原件,未攜帶身份證原件不能接種疫苗。
國 內 新 聞
04
吳尊友母校設立“吳尊友獎學金”
來源:新華日報
10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吳尊友逝世,享年60歲。吳尊友的本科、碩士母校安徽醫科大學于近日設立了吳尊友獎學金,截至11月4日17時許,籌款超120萬元。
據發布籌款信息的安徽醫科大學教育基金會校友捐贈平臺介紹,根據吳尊友教授生前同事、好友和廣大校友倡議,并征得吳教授家屬的同意,茲決定設立“吳尊友獎學金”基金,該基金通過校友捐贈和社會捐款等形式籌集,主要用于資助獎勵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子,促進高水平公衛衛生學院建設。

圖源:新華日報
05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來源:人民網
11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護佑人民健康”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現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代表人員圍繞“統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中醫藥綜合改革”“推進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和“持續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四個方面,深入介紹了衛健委完善構建優質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立足當下,定位未來,向公眾明確衛生健康事業未來建設的方向。

圖源:新浪網
06
《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3》發布
全國城市健康水平較去年上升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2023”城市健康專題論壇暨《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3》發布會日前在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達理禮堂舉辦。
《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3》結果顯示,整體看近四年全國城市健康指數呈現穩步上升態勢,指數2023較去年相比全國城市健康水平上升2.1%,在296個參評城市中有249個城市健康指數出現上升。
從區域分布來看,全國城市健康水平存在明顯的區域分異,東部沿海城市健康水平引領全國。此外,健康環境、健康效用的區域格局特征較為明顯,健康環境呈現“南優北低”、健康效用呈現“東高西低”的區域格局。大城市組健康水平四年間穩步提升。中小城市組健康水平四年來加速上升,追趕級城市數量有所減少,但尚無中小城市達到引領級。
另,本次城市健康指數匯總民政、工商、生活消費、在線地圖等多源數據,融合構建了國內首份可動態更新的養老設施清單。結果顯示,我國長三角和東北地區的老年人均養老服務設施數量占據優勢,但存在設施供給類型存在差異,長三角城市社區支持養老設施數量相對充足,東北城市則是機構入住養老設施數量相對較多。

圖源:騰訊新聞
07
見微知綠:國內首份企業綠色開放合作觀察報告出爐
來源:南方周末
近日,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聯合螞蟻集團研究院發布了《見微知綠:螞蟻集團綠色開放合作觀察報告》。報告以螞蟻集團為觀察對象,剖析了螞蟻集團與合作伙伴開展的綠色開放合作行動,以期探索在綠色轉型浪潮下,企業如何突破認知困境,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和創新的方法,連接組織間的“綠色轉型孤島”,最大限度激發綠色發展協同力。
報告指出,目前綠色轉型的挑戰依然艱巨,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突出面臨綠色消費水平提高難、實體經濟數綠融合難、中小企業綠色轉型難、綠色領域開放合作難等四大挑戰。為探討企業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匯聚綠色發展合力,報告編寫小組采訪調研了螞蟻集團各業務部門,以及參與螞蟻綠色能量行動的十多位合作伙伴,探討了企業在綠色領域開展合作創新的種種可能,并總結出螞蟻集團綠色開放行動在消費、產業、社會三個維度的九大觀察。

圖源:南方周末
國 際 新 聞
08
日本啟動了第三次排污
福島工作人員遭輻射
來源:中國新聞網
11月2日,日本正式開始排放第三批福島核污水,預計將持續17天。此次的排放量與前兩次大致相同,仍為7800噸左右。
隨著排放的繼續,排放設備的安全性備受關注。10月25日,東電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進行核污水處理工作的4名作業員,被核污水濺射。4人中,有2人情況較為嚴重,被緊急送醫,后確認2人均為外包工人,其中一名20歲男性除臉部外全身被輻射,另一名40歲男性雙手和下半身被輻射。醫院方面初步判明,放射性物質進入到了2人皮膚縫隙里。雖然2人已于10月28日出院,但外界仍疑問重重。
無獨有偶,東電還曾在第二批核污水排放期間發布消息稱,用于輸送核污水的水泵壓力一度降低,原因是水中含有的銹附著在過濾器上,引發了堵塞。一連串問題,進一步引發外界對排放設備安全性的擔憂。對于核污水持續入海,國際社會的擔憂情緒也在加劇。

圖源:中華新聞網
09
贊比亞暴發炭疽疫情已致335人感染4人死亡,均有皮膚潰瘍癥狀
來源:澎湃新聞
贊比亞衛生部11月1日宣布,該國多個地區近期暴發炭疽疫情,已導致335人感染和4人死亡。
贊比亞衛生部長西爾維婭·馬塞博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贊比亞全國10個省中已有6個省發現炭疽病例,包括南方省、西方省、東方省、盧薩卡省、西北省和穆欽加省,其中南方省病例最多,目前已報告269例感染病例和2例死亡病例。
馬塞博說,感染患者均出現皮膚潰瘍,一些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發燒等癥狀,少數人胸部不適和呼吸困難。大多數患者目前正居家治療,有6名患者住院治療。
馬塞博表示,贊比亞衛生部正與漁業與畜牧業部密切合作,實施早期診斷和治療、加強監測等公共衛生措施,以確保阻止炭疽疫情進一步傳播。馬塞博建議人們不要購買和食用來源不明的肉制品。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主要流行于牛羊等草食動物中,人通常是通過接觸患病動物或動物制品被感染,常出現高熱、嘔吐、腹瀉等癥狀。

圖源:環球網
10
諾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最新訪談:
用基因編輯,開啟腸道微生物療
來源:騰訊網
哮喘、基因編輯、氣候變化等話題都與微生物組醫學領域密不可分。近年來,微生物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科學家力求在這個微小的生態系統中找到解決疾病或其他一系列問題的方法。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CRISPR/CAS9技術發明者之一的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也在關注該領域。杜德納希望通過對體內微生物進行基因編輯,來預防和治療兒童哮喘等疾病,并通過相同方法來減緩氣候變化,目前TED的大膽項目(Audacious Project)為其投入了7000萬美元。
在最新訪談中,她分享了她對微生物組醫學未來的看法,提出用基因編輯,開啟腸道微生物療法。

圖源:騰訊網
記者 | 顧若彤 徐子涵
原標題:《視界 | 校醫院開展秋季集中體檢,清華城市健康指數發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