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校38個班級多人咳嗽、咽痛,原因何在?
近來,申城氣溫忽上忽下,又遇上各種換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咽痛、咳嗽、發燒的人不在少數,沒想到除了流感病毒、支原體,還有一種“擴散”來得猝不及防。
近日,有多位學生及家長向《新聞坊》同心服務平臺求助,稱川沙中學的師生們太苦了,全校38個班級1600名學生中有不少同學都出現了咳嗽、咽喉疼等癥狀。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據學生和家長們反映,原來從今年8月新生軍訓開始,每天早晚學校附近都會飄來一股濃烈的焚燒塑料的氣味,在操場上還能清晰地看到有陣陣白煙。大家都懷疑,學生的咳嗽、咽痛,跟這些學校附近的煙霧有關。



學生表示:經常能聞到。還有學生表示:昨天放學的時候好多人都在咳嗽。


也有學生指出:很明顯不是肺里的問題,是口腔里面有嗆到那種。
有家長表示:考聽力說一群學生在咳嗽,住宿生特別明顯,周末兩天回去喉嚨就好了。


在川沙中學的家長群里,記者看到,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有家長反映相關問題,甚至有家長還拍到過焚燒現場的視頻。

家長們討論后認為,這應該不僅僅是焚燒秸稈這么簡單


學生家長表示,從去年開始就有了,(學校)外面直接有冒煙的現象,每天會有如此情況產生。一般性光秸稈味道不會這么大的,也可能(焚燒)摻雜了一些垃圾。

也有學生家長表示,明顯不是麥秸稈,可能是生活垃圾。
記者走訪了川沙中學附近的幾個自然村落及農田,發現雖然設置了農業垃圾投放點,但不少村民貪圖方便,還是沿用土辦法就地焚燒。

而在灰燼中,除了麥稈,確實還混有一些生活垃圾,一些村民為了圖方便,甚至還混燒了泡沫盒、塑料瓶、化肥包裝袋等。



附近村民表示,收垃圾的人覺得很煩,他們1天才來1次,如果不送出垃圾的話就自己悄悄燒掉。
(記者:你們農戶想偷懶?)
對的。
(記者:應該是怎么規范處理?)
那里豎著牌子的地方全部寫好了,要倒在這里的;還有泡沫塑料是不能燒的,拍到照要罰款的。

這樣的焚燒難道就沒人管嗎?
記者在附近找到了
當地城管和城運中心的工作人員
他們反過來向記者訴苦

川沙新鎮城運中心工作人員

這個基本上是村委會自己解決的。
(記者:怎么解決?他們又沒有執法權。)
你開玩笑,村委會怎么會沒有執法權?我們到村里面去執法都要和村委會溝通的,你以為現在執法有這么好執的。
(記者:那這個事情是你們管嗎?)
我們可以去說一下,縣官不如現管。

記者又前往村委會
沒想到那里的工作人員也來訴苦
要轉變農戶的思想觀念
難度不

川沙新鎮城南社區黨委副書記陸小鳳 :“一直在強調,對于焚燒秸稈是堅決禁止杜絕的。但對村里面說,和平村、太平村屬于開發地段,農民多一點,種地的人大多數都是年紀比較大的,這種觀念還是陳舊的以前的觀念,焚燒施肥的觀念比較強烈。”
川沙新鎮農業發展辦的一位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焚燒秸稈作為回田方式是明令禁止的。垃圾分類后,為了更好地處理農村廢棄物,鎮里聘請了第三方機構清運、回收,每年也投入了大量財政資金。

在接到大量投訴和媒體關注后,屬地川沙新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會加強技防手段在易發點位增設攝像頭,對于一些屢教不改的要頂格罰款,同時做好川沙中學師生的關心和安撫。

川沙新鎮綜合行政執法隊隊員周冰清表示:根據《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部分村民違反了露天焚燒桔梗的情況,責令整改,可以處500元到2000元的罰款。

川沙新鎮副鎮長張琴表示:大爺大媽生活習慣的引導,我覺得我們還是不夠的。要舉一反三:
一、加強對農戶的宣傳;
二、政策的落實,比如秸稈焚燒和收集有統一的流程,可能老百姓還不是很清晰;
三,探頭加裝的密度還不夠,接下來我們還是要從全鎮面上進行一個梳理,更加有規范合理科學的加裝。
希望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
(原文標題:《滬一學校38個班級多人咳嗽、咽痛!家長群炸了,根源竟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