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能量爆棚!馬祖耶夫上海跑“拉赫馬拉松”,觀眾陪跑到午夜
一個晚上連演拉赫馬尼諾夫的五首鋼琴與樂隊作品,難度堪比攀登“音樂珠穆朗瑪峰”。11月3日晚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俄羅斯鋼琴家馬祖耶夫勇攀“珠峰”,上演長近5小時的“音樂馬拉松”。
作為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磅演出,這臺音樂會開票24小時便售罄,一票難求。
音樂會分為上、下兩場,分別從19:00和22:00開始,指揮家亞歷山大·斯拉德科夫斯基、陳正哲接力執棒,俄羅斯韃靼斯坦國家交響樂團同臺獻演。
一身黑色燕尾服搭配白色領結,馬祖耶夫出現在現場,飛速的手指在黑白琴鍵施展起了魔法。
“他就像開啟了上帝視角的‘斯拉夫巨人’,游戲人間中輕松完成以難度巔峰著稱的拉赫協奏曲。”一位觀眾形容,能量爆棚的馬祖耶夫,本人就像一支樂隊,“在擁有無可比擬的技術的同時,他的演奏還很有趣,層次豐富,聲音絢麗,氣勢宏大,故事感十足?!?/p>
中國首場“拉赫瑪尼諾夫全套鋼琴協奏曲”馬拉松音樂會現場
和拉赫的不解之緣
拉赫一生寫了4首鋼琴協奏曲,對鋼琴家的技巧要求極高,而從硬技巧來說,“拉三”又是難度最高的一部,素有“鋼琴協奏曲之王”之稱。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又被稱為“拉五”,取材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雖然只有25分鐘,卻隱含著永不褪色的“俄羅斯憂郁”。
這些作品不僅融匯了極為艱深的技巧,同場連演也是對音樂家體能與心智的極限挑戰。
“拉赫的五首鋼琴協奏曲,連起來就像一幅風景畫,有綠色的深林,也有蜿蜒的河流。”每次演奏這套協奏曲,馬祖耶夫都會想起祖國,“這是俄羅斯的靈魂。”

馬祖耶夫接受采訪
馬祖耶夫在正宗的俄羅斯鋼琴教學體系中成長,堪稱當代拉赫作品的最佳詮釋者之一,與拉赫淵源深厚。
20年前,28歲的他在巴黎彈“拉三”,打動了臺下的拉赫之孫——當晚音樂會的指揮,正是剛剛去世的俄羅斯指揮大師尤里·特米爾卡諾夫。
音樂會結束后,這位特殊觀眾來后臺探班,撞見了正在抽煙的馬祖耶夫,“他說,年輕人,如果你把香煙戒掉,我會送你一份大禮?!瘪R祖耶夫立刻把香煙彈掉,忙問禮物在哪里。
拉赫之孫送了兩部拉赫從未被人演奏過的作品——那是拉赫學生時代的習作,曾寄給柴可夫斯基把關,樂譜卻在流通的過程中丟失了——20年前,拉赫之孫收到了格林卡博物館搜集到的珍貴手稿,轉贈給了馬祖耶夫。
在瑞士的拉赫故居,馬祖耶夫用拉赫的鋼琴演奏了兩部作品并錄音,那架施坦威是1929年施坦威公司送給拉赫的。在故居,馬祖耶夫和拉赫靈魂交流,睡拉赫的床,讀拉赫的信,看拉赫的樂譜,“那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高光時刻?!?/p>
馬祖耶夫也因此和拉赫之孫成了好友,兩人的深交更是間接促成了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音樂大賽的誕生,馬祖耶夫是主席。
“拉赫的一生很悲壯。他在祖國度過人生黑暗時刻,遭受過作品首演失敗的沉痛打擊,得過抑郁癥,因為社會動蕩被迫移民美國,但一生都在想念俄羅斯?!瘪R祖耶夫眼里的拉赫,敏感、細膩、樂于助人,周圍人只要有需求,都會傾盡一切去幫助。
對他來說,拉赫就像一個人類靈魂的治療者,“在拉赫的作品中,通過苦難,通過內心的悲劇,他找到了征服的光,肯定了生命。我相信,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拉赫,無論你在世界何處?!?/p>
“拉一”“拉二”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在上半場,“拉三”“拉四”在下半場
能量爆棚的鋼琴家
這場狂飆式的音樂馬拉松幾乎持續到午夜,對上海觀眾也是巨大挑戰,“我會盡快彈完,大家不會無聊的!”
這不是馬祖耶夫第一次挑戰如此艱巨的任務,在俄羅斯、日本和中國香港,他都完成過此類壯舉,還和“大哥”捷杰耶夫合作過這套曲目。
今年年初,王羽佳和費城交響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演同套曲目,點燃古典樂界,而音樂會最初的鋼琴家人選正是馬祖耶夫,但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
“我不是為了創造紀錄、創造歷史,而是因為我由衷熱愛拉赫,純粹想把這些偉大音樂彈給觀眾聽?!瘪R祖耶夫說。
這套作品不僅對鋼琴家的技巧提出極高要求,也在體力上形成嚴苛挑戰。
“不要節食,不用減肥,一定得多吃,演完體重至少能掉三公斤?!背渑娴捏w力、出色的體能,為馬祖耶夫的音樂馬拉松提供了支撐,而演出前一晚能不能吃好、睡飽,決定了他第二天的演出質量。
馬拉松開跑前一天,馬祖耶夫才到上海,落地不久便開始練琴。當晚,他去靜安寺吃了本幫菜,滿意而歸。演出當天,六點天蒙蒙亮,他就爬起來去外灘散步,一口氣走了10公里——常年世界各地飛,他早已沒有時差方面的困擾。

演出完畢,馬祖耶夫謝幕
私下里的馬祖耶夫是個運動健將,喜歡游泳、踢足球、打冰球。在綠茵場上,他和梅西一樣踢前鋒。回到莫斯科或家鄉伊爾庫斯克,只要有兩小時空閑,他就會去踢足球,甚至還有自己的足球隊。
馬祖耶夫一年在全球有250多場音樂會,而他的“大哥”捷杰耶夫,更被戲稱為“這個星球上最繁忙的指揮家”,永不停止演出的腳步。俄羅斯音樂家為什么都好似“永動機”?
“舞臺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有一種療愈作用,雖然消耗很大,但我也從觀眾的反饋里獲得了很多能量,這些能量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動力,哪怕一年彈300場都樂意?!瘪R祖耶夫自信,彈完拉赫的5首鋼琴協奏曲后,他還能再戰5首。
“上海對我來說很特殊?!瘪R祖耶夫和上海緣份匪淺。1998年,在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收獲頭獎后,他的職業演奏生涯起步,在中國的第一場演出就是在上海,“我現在還記得當年上海的樣子,和現在很不一樣,這個城市變化太快了,有魔力?!?/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