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圓桌丨學者建言擴大消費:降政策利率,嘗試“負個人所得稅”

當前,更好更快提振城鎮居民消費始終是市場和政策關注的焦點。什么樣的政策組合可以將促消費落到實處?
11月2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舉行的宏觀政策季度報告發布會上,多位專家針對如何在短期內擴大消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表示,對于短期內推動消費恢復,他建議可通過降低政策利率、提高公共部門債務等方式推動廣義信貸增長,帶動全社會金融資產增長,讓居民、企業和政府口袋里有錢。
張斌指出,降低政策利率可引導真實利率下降,從而鼓勵支出、遏制儲蓄,提高支出傾向。通過政策利率充分下降,也可以大幅降低全社會債務成本,提高資產估值,提升信貸需求。
而提高公共部門債務水平則能夠更直接地提高全社會廣義信貸增速,提高總支出和總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水平。考慮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社會總收入中的比重相對穩定,應通過提高總支出提高總收入,進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
談及影響消費的因素,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郭凱認為,其主要包括當期收入、對未來收入預期、未來收入預期確定性、價格走勢、利率水平以及消費可獲得性,而當前遏制消費最主要的因素是來自需求側。
“從財政政策來看,應該從增加當前和未來收入預期角度來發力。同時還要以政策和制度確定性來穩定整個社會預期。”
郭凱建議,可通過“負個人所得稅”機制來增加低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這可以讓只依靠勞動工作但收入不高的群體獲得稅收補貼,并且自然形成累進稅率,越需要錢的人,補貼越多。“負個人所得稅”相當于就業補貼或工資補貼,補貼被雇人工資或節省老板雇人成本。
CF40學術委員、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消費活動正在經歷自發地恢復,這種自發恢復看起來是可持續的。隨著四季度政府進一步支持性政策的落地,對經濟恢復無疑會起到進一步的支持作用。
高善文特別指出,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只要不采取緊縮性措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疤痕效應”的消退,資產負債表逐步恢復、消費活動的恢復和加速是可以維持的,直到它恢復到相對長期來看更加正常和更可以維持的水平。因此,他認為宏觀經濟政策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取緊縮性政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