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味的動物內臟真的是傳說中的“健康殺手”嗎?
原創
中國人吃動物內臟的習慣由來已久,如熘肝尖、爆炒腰花、辣炒大腸、毛血旺等,都是以動物內臟為主要原料制作的傳統名菜,爆肚還是北京有名的傳統小吃。

相對于動物肉來講,大多數動物內臟有更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族和鐵、鋅、硒等礦物質,這些營養素是我國傳統膳食中易缺乏的,所以有人提倡通過食用動物內臟來補充這些營養素,預防營養缺乏病。但還有很多人是拒絕動物內臟的,認為其是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此外,動物內臟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質疑。既是無法抗拒的美味,又是傳說中的“健康殺手”,我們到底該如何取舍?動物內臟到底有沒有營養?動物內臟會不會對健康有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王
程教授,很多人吃火鍋喜歡點動物內臟,尤其是毛肚、鴨腸。為什么火鍋里會涮這些東西?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聽說火鍋最初來源于長江邊上,重慶的火鍋最有名了。
沒錯?;疱伷鹪从陂L江邊上,那時的江邊沙灘是牛、羊屠宰集散之地,內臟、頭、蹄既多且賤,幾文錢便可一解“饞氣”,長江邊上拉船的纖夫、碼頭工人,生活條件艱苦,很難吃上好的食物,于是將動物內臟煮食以改善生活,世代相傳。歷經歲月的悠遠流傳,變成了現在的特色佳肴火鍋。
程教授
小王
原來吃內臟是從拉纖的船夫開始的。
對。后來隨著制作工藝的不斷完善,動物內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程教授

小王
程教授,據我了解,西方人不是很喜歡吃動物內臟,甚至還有點排斥。但法國的鵝肝、西班牙的血腸、意大利的牛肚包,不都是動物內臟嗎?其中,法國的鵝肝甚至還被譽為“頂級食材”,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嗯,有人說歐洲人并不排斥動物內臟,只有美國人排斥。其實就在不遠的幾十年前,美國人也吃動物內臟,只不過近些年來美國人開始注重養生了,害怕攝入超量的膽固醇,所以才遠離了動物內臟。平心而論,動物內臟確實比普通肉類含有更多膽固醇,吃多了會給身體的一些指標帶來影響。但我們不應該拋開劑量談毒性,膽固醇含量再高,偶爾食用有何不可?膽固醇含量再低,一天吃上一斤,照樣能吃出“三高”。
腦花、肥腸、雞雜等屬于高膽固醇食物,但不同動物內臟,膽固醇含量不同?!吨袊澄锍煞直?002》顯示,每100g豬肝的膽固醇含量為288mg,是膽固醇含量非常高的動物內臟之一。100g豬肝的膽固醇含量與50g雞蛋(約一個)相當。其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已經取消了對膽固醇攝入量的限制。人們反復研究膽固醇和心臟病之間的聯系,但目前并沒有找到可靠的證據能夠證明,只要攝入的膽固醇高,就一定會使血膽固醇升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豬肝的蛋白質含量在這幾種動物內臟中最高,平均每100g中含有19.3g。同時,豬肝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g中僅含有3.5g,我們不妨用豬瘦肉的脂肪對比一下,讓大家有個概念。每100g豬瘦肉的脂肪含量為6.2g,對比之下可知相同重量的豬肝比豬瘦肉的脂肪含量還要低近一半。因此,動物肝臟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健康人群如果每周吃一次豬肝,總量不超過100g,是無須擔心健康危害的。與動物肝臟相比,動物腎臟(如豬腰、兔腰等)也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且膽固醇含量低于動物肝臟,也不必過于擔心。此外,雞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高蛋白、低脂肪,膽固醇含量也不算高。
程教授

小王
其實只要適量攝入動物肝臟,對身體健康是不會有影響的,還能補充蛋白質。程教授,您剛才列舉了這么多動物內臟,您認為哪種最好不要吃呢?
在這些常見動物內臟中,如果一定要說哪一種最好不要吃,我認為是肥腸。肥腸的脂肪含量為每100g中含有18.7g,與豬蹄相當,同時蛋白質含量偏低??偟膩碚f,肥腸的營養價值不高,建議少吃。需要注意的是,我給大家的建議僅針對健康個體,對于患有高脂血癥、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痛風、膽結石、膽囊炎及肥胖的人群來說,不建議吃動物內臟。
程教授

小王
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適當采納程教授的建議,而且有人吃動物內臟還是有好處的!那么,哪些人適合吃一些動物內臟呢?
貧血及缺鋅、鐵等微量元素的人群,以及孕婦和寶寶,應該適量吃一些動物肝臟,可以預防貧血。因為動物血中含有血紅素鐵,人體對這種鐵的利用率高。相比起來,有的蔬菜如菠菜,雖然鐵的含量也很高,但為非血紅素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補血、補鐵,最好的食材就是豬肝。而且動物肝臟中含有的維生素A比牛奶、肉類、雞蛋和魚類還要高,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的視力、預防眼疲勞,保護皮膚健康,對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也很有好處。
程教授

小王
怪不得小時候大人們總說多吃豬肝對眼睛好,原來是因為豬肝里面含有維生素A。但也有報道說,生豬肝內部可能含有E型肝炎病毒,表面也可能附著沙門菌等細菌,易引起食物中毒,這讓一些人感到恐慌。
生吃豬肝當然吃不得。肝臟是供血豐富的器官,理論上講,有攜帶病毒、寄生蟲等的可能性。但動物肝臟煮熟之后吃不但保障了安全,也更加利于人體對于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動物內臟通常腥味比較重,我們常用姜、蔥來去腥。對于口味比較淡的人群,大家可以做成肝片湯。另外,小寶寶可以適當吃些肝泥來預防缺鐵。
程教授

小王
程教授講了這么多,我總結有四點:第一,宜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動物內臟,如豬肝、腰花、雞胗。第二,應避免脂肪含量太高的動物內臟,如腦花、肥腸。第三,健康人每周食用動物內臟不要超過一次,以50~100g為宜。第四,一定要煮熟了吃。
你總結得非常到位。
程教授
小王
非常感謝程教授給我們普及了動物內臟相關知識!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舌尖上的安全(第3冊)》
本書主編: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山西醫科大學教授 程景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