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杭州市教育局答“防止家長過度追責”等建議:將開展校內文體活動自甘風險研討

據杭州市委、杭州市政府網站11月1日消息,杭州市教育局近期答復杭州市十二屆政協二次會議第146號建議關于“從法院判決上保證學校敢于落實體育教育”“多重保障防止家長過度追責”等內容稱,將開展關于校內文體活動中自甘風險的研討,同時堅持自愿原則,倡導家長購買學生(幼兒)綜合保險。
杭州市十二屆政協二次會議第146號建議,由杭州市教育局主辦,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杭州市人民檢察院協辦。杭州市教育局在答復中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杭州市人民檢察院等相關部門,根據政協委員的寶貴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切實維護學校良好的體育教育教學秩序:
關于“從法院判決上保證學校敢于落實體育教育”的建議
杭州市教育局答復稱,一是加強理論調研,統一裁判尺度。開展關于校內文體活動中的自甘風險、教育培訓機構在侵權案件中的舉證責任、侵權責任邊界以及教育培訓機構的免責事由等問題的研討;加強教育機構責任糾紛案件裁判規則的提煉,加強對類案裁判尺度的指導。
二是發送司法建議,加強行業規范。針對審判實踐中發現的包括體育設施、教學用品普遍存在的不符合相應技術規程或者設施要求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部門發送司法建議函,助力從硬件建設方面消除隱患,提升學校落實體育教育的信心。
三是發布典型案例,進行普法宣傳。適時發布教育機構責任類糾紛典型案件,以案釋法,加強社會引導;開展法官進校園活動,利用共享法庭等平臺,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進行普法宣傳,從法律規定的角度引導各方主體明確職責,厘清責任承擔規則。
關于“多重保障防止家長過度追責”的建議
杭州市教育局答復稱,一是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摸底。結合疫情防控、年度體檢等工作定期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摸底,特別是對少數先天性、器質性不適宜進行劇烈運動的學生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要求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前,要注意觀察當天學生的身體狀態,防止出現帶病參加體育課等問題。在開展各類體育比賽競賽活動時,要求參賽人員賽前提供必要的體檢合格證明和參賽免責責任書等。
二是健全完善學生保險體系。加強財政保障,實現全市中小校(園)方綜合保險投保率100%,主要包括普通中小學校(園)方綜合保險和職業學校實習生責任保險。堅持自愿原則,倡導家長購買學生(幼兒)綜合保險。組織開展具有一定意外受傷風險體育競賽比賽時,要求參賽學生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單(比賽期間有時效的、已辦理過《校方責任險》的學生可不再辦理),實現學生保險權益保障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
三是努力構建家校協同共育格局。充分利用家長會等時機和家委會的協調功能,積極引導家長摒棄“唯分數”的錯誤觀念,充分認識體育課對孩子提高體質健康、增強意志品質、培養團結協作精神等方面重要性,共同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發展。指導各地各校全面推行《杭州市中小學體育家庭作業設計指引》,增強不同學齡群體體育家庭作業的針對性、趣味性和實效性。積極倡導家長與孩子同運動、共參與,享受運動的快樂,努力形成家校協同共育格局。
關于“扭轉唯體測分數論,建立日常參與、體測抽查與運動專長結合的考查機制”的建議
杭州市教育局答復稱,堅持健康第一理念,按照《杭州市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行動方案》規劃,從提高體育教育教學普惠性入手,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實教學常規。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課,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小學階段每天增加1節戶外活動課,列入校本課程計劃。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模式,實施“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強化“教會、勤練、常賽”。分段推廣“體育選項走班制”“體育俱樂部制”等教學組織形式,提升體育課教學質量。
二是豐富課程資源。繼續鼓勵支持社會資源參與學校課后服務,整合“萬堂體育課進校園”選課平臺資源,建設市級課后服務社會資源課程選課平臺,加快開發體育、藝術、科技、勞動教育等非學科類拓展性課程,進一步豐富課程資源,供全市各中小學選課;加快推出第二批社會公共資源拓展性課程清單和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白名單。
三是推進體教融合。按照《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杭州市“市隊聯辦”基地學校體育后備人才選拔培養工作的意見》,建設市、區(縣、市)兩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陽光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完善基地評估標準和建設規范,統籌規劃項目布局,實施年度評估,并給予政策支持。加強學校特色的聯片與延伸,校際間場館共享,小學、初中、高中縱向貫通,并把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納入當地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研制體育特長學生的評價、升學保障等政策,實施靈活學籍等制度,為體育特長學生暢通升學通道。四是強化督導考評。落實《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辦法》和體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機制,加強對學校體育的組織管理、教育教學、條件保障等檢查、指導、監督和評估,定期開展體育課程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構建“知識、能力、行為、健康”四位一體的體育教育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推進中小學生“運動參與+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技能測試”的學業評價改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