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是景點卻頻頻吸引游客冒險“打卡”,屢禁不止讓管理方很頭疼
“野景點”成為社交平臺熱門打卡地,誰來為游客的安全負責?
近期,澎湃新聞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發現,上海寶山區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外的吳淞口燈塔成為網紅打卡地。燈塔景色雖美,暗藏的危機也不少。

社交平臺上的吳淞口燈塔。
“上海寶山”微信公眾號此前介紹,吳淞口燈塔并非對外開放的景點,且在汛期漲潮十分危險,近2公里長的堤壩會被潮水淹沒。
10月30日,記者在社交平臺評論區看到,該燈塔近期也發生過漲潮時游客被困在燈塔下不來的危險事件,但過去拍照打卡的游客與釣魚愛好者依然絡繹不絕,不少博主甚至分享了指導市民翻越安全圍墻的“尋塔路線”。
11月1日,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找到兩條前往燈塔的路線,嘗試尋找吳淞口燈塔。
“年輕人都是從這里翻過去的”
去燈塔的路線可以分為“公園內”和“公園外”兩類路線。公園外的路線比較偏遠,要沿著逸仙養老院邊上的小路走到底,才能抵達博主們口中的“翻墻點”。從路口標語可以看到,這條路禁止外來人員進入,且該路段圍墻上都貼著“江邊極易溺水,禁止翻墻入內,違者后果自負”的警示標語。

此路段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本文圖片除截圖,皆為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潔 攝
不過旁邊一單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這條路經常有外人走動,并為記者指出應該怎么前往燈塔:“你走過養老院,過了那個路口左轉,翻一個圍墻就到了。”
博主推薦的翻墻點之一。
博主推薦的翻墻點之二。
根據工作人員的指示,記者走到小路盡頭,看到了博主們的“翻墻點”——其中一個點位在圍墻下面,特意堆放了多輛廢棄的共享單車,游客需要踩著單車翻越圍墻。
另一個點位則是在道路盡頭,有一堵將近三米高的圍墻,旁邊的工人說“年輕人都是從這里翻過去的”,并且為記者指了指圍墻上的一個坑,“那就是翻墻的人踩出來的。”
被翻墻的人踩壞的圍墻。
路上,記者還遇到另外兩位根據路線找來的游客,看到要翻越圍墻之后選擇了放棄。
相較而言,“公園內”的路線更容易尋找。根據博主提示,記者很快找到了位于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垃圾場附近的口子。可以看到,圍墻上的鐵絲網被掀起,下面放置木樁以供攀爬。

圍墻旁的鐵皮門被扒開。
在該圍墻左側樹林里的鐵皮門也被扒開,縫隙正好夠一個人彎腰進入。記者從這個縫隙鉆進去后,發現這條小徑直通江邊,可以看到吳淞口燈塔。堤壩上有四五個人在觀景,還有兩個人在防汛石上捉螃蟹。一旁的老人對記者說,前幾天還有人在這里撿了一只臉盆大的老鱉。
在撈蟹的游客。
幾個大四學生在等待退潮。
詢問得知,堤壩上的幾名大四學生在等待五點退潮,便可以從這邊的堤壩走去燈塔。被問及是否了解江邊漲潮的危險,大學生們對記者表示,他們都聽說過前段時間發生的南匯海灘女童遇難事件,但他們都是大學生,不擔心這些危險。
公園:每年都在修墻,游客屢禁不止,很頭疼
“又有人穿過去了?”11月1日,聽到有游客越墻去燈塔,吳淞炮臺灣濕地森林公園公園管理處管理人員立即安排公園安保去現場探查,“燈塔是海事設備,它其實不是景點,不是讓你去游玩的。”對于游客屢禁不止的情況,園方一直很頭疼。
管理人員對記者表示,由于該燈塔沒有直接過去的路徑,不少游客選擇違法途徑越墻觀塔。公園每年都在修補通往江邊的圍墻,但修好之后游客不是翻墻就是移開擋路的鐵皮,導致依然有不少游客私自來到江邊,公園只能不斷修補被破壞的圍墻,并在開園時間段內安排安保在圍墻附近巡邏。目前,園方會進一步做好安全措施,也歡迎社會各界繼續監督。
當天,記者致電上海市寶山分局濱江派出所,民警表示公園已與派出所多次聯系,并已匯報上級做出具體實施。過去幾年,濱江派出所曾協調園方修復臨江被破壞的鐵絲網并進行加固,并加裝監控探頭,不定期開展巡邏。針對外部的進入途徑,派出所協調吳淞街道,在荒地處修建了一堵長約31米,高約3米的圍墻。針對私自進入的人員,民警和公園工作人員會進行安全教育并勸離現場。
面對屢禁不止的翻墻事件,園方希望游客為了自身安全,遵守規則不要翻墻,在公園規定的濱江平臺遠眺燈塔即可;也希望社交平臺能嚴肅對待這一類信息,不要宣傳、推薦有嚴重安全隱患的“野景點”,對市民產生誤導作用。

遠眺吳淞口燈塔 “上海寶山”微信公眾號 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