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什么政府網站訪問量差別如此之大

在信息時代,政府網站日趨成為政府部門的門戶和臉面,人們通常會通過這些網站去了解和認識政府部門,并辦理在線業務和進行互動交流。因此,雖然社交媒體日趨發達,但是政府網站對塑造政府形象和加強政民互動仍然具有重要意義。過去,政府網站的建設不規范、維護不到位、運營效率低,社會公眾很少將其作為主要信息來源。但是,經過2015年以來的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和抽查,各級、各地和各部門的門戶網站都有了大幅改善。
2015年以來,國務院發布了政府網站建設標準和運營規范,建立了全國政府網站基本信息數據庫,并在中國政府網開設“我為政府網站找錯”欄目,以提升政府網站的質量,加強公眾對這些網站的監督。2015年普查時發現全國有八萬多家政府網站,經過“瘦身”后精簡為兩萬多家,壓縮比例高達70.1%。一些不合規、不更新的“僵尸”政府網站被要求整改或予以撤銷,保留下來的政府網站都通過了評估和檢測,在規范性、更新速度和運轉效率方面都有了明顯提升。比如,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政府網站抽查情況通報顯示,全國兩萬多家政府網站的抽查總體合格率達到96%,一些地區甚至達到100%。
隨著政府網站逐步規范化運行,其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和互動渠道也日趨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與使用。值得研究的問題是,政府網站的覆蓋面和使用率如何,以及如何促進政府網站的廣泛使用。
一、如何考察政府網站的使用率
考察政府網站的使用率一般通過問卷調查,但這種方式通常難以做到精確衡量,且調查成本較高。相比之下,考察網站的瀏覽量或訪問量,以之衡量政府網站的使用率,是各國普遍采取的方式。谷歌、雅虎和亞馬遜都開發了評測網站訪問量的工具。其中亞馬遜公司旗下的Alexa專門發布網站世界排名(www.alexa.com/siteinfo/),是用于測評網站訪問量的較佳方式。已有研究顯示,它在統計網站訪問量方面具有更好的質量,并且其數據覆蓋面最廣。
Alexa既對一個網站在國內的使用情況進行排名,也對其在全球范圍內的使用情況進行排名。比如,中國政府網(www.gov.cn)的全球排名為第2101名,在中國內地的排名為第253名。對比全球各國的中央政府網站,中國政府網排名第三,僅次于英國政府官網(742)和加拿大政府官網(1067)。我們使用Alexa的政府網站排名來衡量中央部委、省級政府和地級市政府三級政府網站的訪問量,并研究哪些因素對政府網站訪問量產生影響。
二、什么決定了政府網站的受歡迎程度
政府網站是否受歡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下因素。這些因素可以分為供給和需求兩大類,即政府網站的訪問量一方面取決于其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質量,另一方面同其潛在受眾的態度和能力有關。
首先,政府網站的潛在受眾面會影響其實際訪問量,這是由其最大可能的影響范圍決定的。一個人口上千萬的城市,其政府網站被訪問的可能性顯然要遠大于一個人口不足一百萬的城市的政府網站。
其次,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可能會影響政府網站的訪問量,因為一個地方經濟越發達,受到的關注會越多。與此同時,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也更有財力、人力和物力去建設、維護和推廣政府網站。
再次,政府網站本身的建設水平或成熟度,也會影響其受歡迎程度。過去許多政府網站無人問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都是設計糟糕、更新不及時和運營較差的“僵尸網站”。
此外,公眾是否訪問政府網站也同其能否具備必要的設備、知識和觀念有關。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和互聯網普及率較高的地區,民眾更傾向于通過互聯網同政府部門打交道,政府網站的訪問量也自然會高。
如果具體到政府部門,那么部門的職能也會影響其門戶網站的受歡迎程度。專注于政府的核心職能且經常同民眾打交道的部門,其門戶網站會更有可能得到民眾的普遍關注。
三、政府網站訪問量為何千差萬別?
我們利用Alexa的數據發現,各級、各地和各部門的政府網站在訪問量方面差異較大,如表1所示。

在中央部委中,全球網站排名最高的是國家工商總局(5611)、國家質檢總局(5611);其次是國家知識產權局(10092)、商務部(10424)、國家統計局(12289)、外交部(12431)、國家稅務總局(15544)、海關總署(17661)、教育部(18834),它們的排名都在兩萬名以內。
在省一級,北京市(14290)、江蘇省(35461)、上海市(42226)、重慶市(45635)、天津市(46540)是排名靠前的省份,它們的排名都在五萬名以內。
在城市層面,深圳市(11988)、杭州市(23323)、廣州市(29112)、蘇州市(36196)、武漢市(41904)、南京市(45168)、東莞市(47214)、溫州市(47607)的排名靠前,它們的排名都在五萬名以內。與上述訪問量較高的政府網站相比,許多網站的流量太低,查詢不到Alexa排名。
從行政級別來看,中央部委網站的瀏覽量排名中位數大于省級政府網站,后者的排名中位數大于地級市的政府網站。這主要是因為中央部委發布的許多政策都是全國性的,會受到全國乃至全球的關注,所以訪問量會更大。與之相比,省級政府是央地關系的樞紐,但卻是各類政策的“二傳手”,并不直接執行具體政策,所以在信息發布方面的影響較弱。地級市政府負責執行具體政策,所以同公眾和企業打交道較多,其網站的訪問量也會較大。例如,排名靠前的地級市政府網站的訪問量甚至超過一些中央部委和省級政府。
對政府網站訪問量的回歸分析表明,不同層級政府網站的訪問量受到不同因素組合的影響。
對省級政府網站的研究顯示,其網絡流量主要同網站績效評分有關,而同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互聯網普及率等因素關系不大。清華大學發布的《2017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從多個方面對政府網站的可用性、易用性等進行綜合評價,可以視為政府網站績效的衡量依據。該研究顯示,評估得分越高,省級政府網站的訪問量排名就越高。
有趣的是,我們對地級市政府網站的研究卻得出了不同的結果。盡管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得分依然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網站訪問量也同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有很大關系。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口規模越大的城市,其政府網站的訪問量也就越大。此外,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互聯網普及率對政府網站訪問量沒有明顯影響。
對中央部委網站的研究顯示,其績效評分越高,網站訪問量越大。與此同時,研究也顯示,網站訪問量同部委職能有關。我們把部委按職能分為七類,包括經濟發展、社會政策、貨幣政策、外交事務、資源與環境、研究與咨詢和綜合事務。研究顯示,外交事務、貨幣政策和經濟發展領域的部委,其網站平均排名較高,其次是社會政策、資源與環境方面的部委,最后是研究與咨詢、綜合事務領域的部委。公民、企業、新聞媒體和研究機構關注較多的部委,其網站受關注的程度會更大。相對來說,以政府內部事務為主的部委網站則少人問津。
四、政策啟示
本研究表明,三級政府網站的訪問量都同網站績效評分有關。這說明政府網站是否受到用戶的青睞,在很大程度上同其設計的質量和運營的表現有關。在其他條件等同的情況下,績效評分越高的政府網站越受歡迎。這意味著政府部門應加強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和改進,持續提升政府網站質量,使其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并吸引用戶的使用和增強用戶的黏性。
本研究也顯示,政府網站的訪問量也同其他一些政府部門不可控的因素,比如,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政府職能等有關,而這些因素都同轄區或部門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影響力有關。這說明訪問量及其排名不能完全反映政府網站的能力或績效,因為還受許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例如,墨西哥、安哥拉、埃及、瑞士、比利時的政府網站訪問量甚至比美國、印度等大國的還要高,這同政府層級、政治體制、公共服務特征等因素有很大關系,而不完全取決于政府網站績效。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也在分流政府網站的流量,使政府網站面臨更大的挑戰。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在今年7月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58.6%的網民會利用在線政務服務,但是使用率最高的是支付寶或微信的城市服務(44%),其次是政府微信公眾號(23.6%)。政府網站的使用率僅為19%,高于政府手機端應用(11.6%)和政府微博(9.4%),但是遠低于前兩種第三方平臺提供的在線政務服務。
如何同移動政務協同發展,并發揮政府網站的優勢,是未來推動政府網站發展的關鍵所在。比如,在處理復雜、重要和需要電子認證的在線政務服務程序方面,政府網站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原刊于《情報雜志》2018年第10期,原題“電子政務績效越高,公民使用越多嗎?——中國地方政府的實證研究”。原文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亮與研究生劉柳合作撰寫,由馬亮進行大篇幅改寫。具體技術細節請參考原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