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恐的我用一年時間完成蛻變,重回職場

- 職 業 故 事 -
這個崗位滿足了我的管理需求,我要協助老板工作還兼任一個設計部主管的工作。這時候我的煩惱又來了,雖然讀了管理課程,但真正運用,卻是手足無措。面對7個手下,我又把難題拋給了老師。她逐漸成為我的職場教練,幫助我走好每一步。
01
我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主管,中專畢業因為專業對口,就扎進了這個行業,一呆就是十一年。前兩年由于工程事故導致眼睛受傷,一到工程現場,眼睛就不舒服,沒有完全康復,不能再從事工程工作。眼睛受傷后我轉了總助的崗位。
2018年,老板帶錢跑路,公司倒閉,我一臉懵,就這樣失業了。工作那會總是加班加點,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機會,我躺過了三個月。
當我開始更新簡歷,心里別扭起來,十多年沒面試,不知道要如何寫簡歷。上網找了一堆資料,用了一個星期,才把簡歷更新好。然后掛到幾個招聘網站上,等了一周,發現沒有HR找,便主動投遞。
一個月后終于等來第一個面試邀約電話。當坐在HR對面,我不自覺緊張起來。HR循例問了我幾個關于崗位的問題,我回答得磕磕碰碰,越不流暢越緊張,最后聲音變得顫抖起來。
HR問:“你在一家公司做了那么長時間,第一次換工作,你覺得你能適應新的環境嗎?請說服我。”這個問題讓我猶豫,我沒有答案,“我沒想過這個問題……但總得去適應……。”這個問題讓我停頓好幾次,不知如何說下去。這次面試給我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做工程主管的時候,需要溝通的地方較少,有經驗的師傅能很快理解和執行。當總助時,公司20多人,關系簡單,工作也簡單,老板吩咐事情執行就好。像面試這樣的場合,HR那張不茍言笑的嚴肅臉龐,犀利的提問讓我極度恐懼和不適。我好像一個犯錯的小學生,坐在教導主任面前,接受懲罰。
后來我又接了幾個面試,每到上場,那個懦弱的我就會出現,面試基本在一面就被淘汰了。逐漸地每當聽到邀約電話,我心里總在糾結要不要去面試,總會找借口去拒絕。心里自責的聲音時不時冒出來,提醒我是個失敗者,表達不流暢的廢人。
找工作半年后我變成了家里蹲,我是游戲愛好者,現在更是重度沉迷。在游戲的世界里找回些許自信。老媽看我宅家不上班,天天來敲我的門,罵罵咧咧一通。我變成了逆來順受的全職兒子,在家啃老。時間長了,越害怕見人。有時上街買東西,不敢正臉看人,輕言細語,害怕給別人添麻煩,顯得小心翼翼。
我在家蹲了500多天后,行尸走肉的生活讓我感覺空虛,身子越發虛弱。一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則職業咨詢師的廣告,鬼使神差地撥打了上面的電話。
02
我在一家茶館包間見到了咨詢老師,她自信干練,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讓人倍感親切。我拘謹地在她對面坐下,她仿佛見到了我的緊張,給我倒了一杯茶,“任先生,你好。我是職業咨詢師譚老師,很好奇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一五一十把我經歷的情況說了出來,話匣子打開,繃緊的神經緩緩放松。
我們喝著茶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聊到我的工作,我的性格,我的生活。我以為一板一眼的問答方式并沒有出現。她安靜地傾聽,時不時點頭附和,給我一個鼓勵。
她偶爾插一句,“你怎么看總助這份工作,你做了一年,喜歡嗎?它和秘書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我沒有考慮過,面試的時候HR問過我總助是做什么的,但沒有問我是否喜歡。坦白說,對于工作內容我一直是順從安排,從沒在乎過自身喜好。
我不停往胃里灌茶水,沉默不答。“沒關系,沒想好不需要回答。你只要直接說出你當下的感覺就好,想到什么說什么。這里不是面試,就普通交流,不需要顧及對錯。”柔和的聲音在耳邊想起,讓我有股被包容的安全感。我說起了應聘總助,在面試中遇到的事情。“我沒得選擇,我只做過兩份工作,工程主管現在暫時做不了,只能做總助……”當說出來,一股無法選擇的無奈和不甘涌上心頭。
茶水不停在續著,茶香盈滿整個房間。我的聲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老師始終如一股清流,柔軟地包裹著這股噴發的能量。我一直執著管理崗,主要受家里影響。家里以前做生意,我放學后在店里幫忙,看著父母打拼養家。所以耳濡目染喜歡金融經濟、企業管理類的崗位。后來恰巧有機會讀管理研修班,讀了很多短期班課程,也聽了、看了很多音頻視頻的課程,對總助這個崗位也開了竅。
老師嘗試提供其他的崗位促發我思考其他往上的路。她一一盤點企業里的崗位,讓我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分析了銷售、市場、行政等崗位之后,我最后相對比較能選擇的只有總助這個崗位。
確定崗位后,老師把打印好的簡歷推到我面前,這是我之前發給她看的。我看到很多被紅色筆改過的地方。老師幫我逐條分析了需要修改的地方,應該怎么改,為什么要這樣改。當老師說完,我的簡歷經驗被重新刷新。我認為的好簡歷跟HR的標準相差巨大。越聽越覺得自己無知,越聽越對面試沒了信心。
最后老師讓我做了一份MBTI的職業性格測試,我的類型是ISTJ,內向、思考、判斷,跟自己現在的性格很像,自己內向、樂于思考但不善交際,談判能力不強。我在網絡上了解過這類人,沒想到自己就是,宅家的行為就在情理之中了。
兩個小時的咨詢落幕,我帶著修改簡歷的功課離開,心里沉甸甸的。很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找到工作。

03
隔了兩天,我把修改好的簡歷發給老師,老師在我的基礎上做了潤色。我拿到最終稿時,再回看自己做的初稿,感覺就是不忍直視的垃圾。
我把改好的簡歷重新上傳到招聘網站,也投遞了幾份出去,這次很快有了回復。我再次走到面試官面前時,很多問題都有了答案,但還是膽怯,不敢直視面試官銳利的雙眼。面試官問道:“你能描述一下你是怎么熱愛工作的?”“熱愛”一詞戳中了我的死穴,我舉不出例子說明。胡亂編造了一通,詞不達意。我從面試官陰沉的臉色上看到了不滿意。離開的時候,面試官建議我留意其他的機會,這直接給我判了死刑。
接下來,我又經歷了一輪面試,這次面試的面試官是求職公司的老板。40多歲出頭,頭發被整理得一絲不茍。一開始的溝通還比較順暢,老板看到我之前參加過研修班學習,并問到這塊的經歷,恰巧這位老板也是在同一家機構學習,所以大家的關系又拉近了一些。當他問到最挫敗感、最有成就感的經歷時,我慌了,之前從來沒有思考過。很敷衍地答了幾句,沒什么說服力。
他又問道:“之前公司總助工作做不到一年,你在總助這個崗位上有什么收獲?”這個王炸把我炸懵了,我在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很少,對總助只是有了比較膚淺的了解。吞吞吐吐地回答了幾句,“與人溝通的能力,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問題,還有對工作的計劃性。”
他又接著問:“什么是老板的角度,請舉例說明。”這問題直接把我問得啞口無言。
我恍恍惚惚走出了辦公室,感覺頭頂的太陽都是陰冷的。深刻地記得他的最后一句話:“你對這個崗位認識較表面,離總助的標準,在我看來還有很大距離。”
如果說HR給我的打擊是小型炮彈,這次的面試就是核彈,把我的自信狠狠踩在地下使勁摩擦。我把自己關在房里,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不斷重復著面試的場景,全身不受控地發抖。不斷捫心自問,“我為什么不能流暢回答每一個問題?”面試的高不可攀把我打擊得遍體鱗傷。
一周后我才從房間走出來,來到跟咨詢老師見面的地方,還是上一次的茶室。這次我從容許多,我把這兩次的面試情況說了一遍,一起聽了面試的錄音。當我聽到那把結巴、斷斷續續、不自信的聲音時,我不敢相信自己表現得如此差勁。我羞愧地低著頭,不敢看向老師。
聽完錄音,老師問我感受,我尷尬地說道:“很差,我如果是面試官也不會要這樣的人。”老師還是那副親切的樣子,“面試是一門技術,是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不是天生就會。你只是缺少練習。”她的觀點讓我有了些許安慰。我一直覺得面試是自然習得的能力,從未把它當成一門技術去學習。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老師讓我把面試的問題重新回答一遍,然后對我的回答進行分析和完善。我整理了將近三十條的問題,又陸續從網上找了一些經典問題,林林總總加起來超過五十條問題。
整理完問題,我問了她一個問題:“我一面試就會緊張,聲音發抖,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松弛一些。”
她笑著說:“很多面試者都會有這種情況,你性格內向,情況會更嚴重些。其實是得失心作祟,害怕別人的眼光,害怕失敗,把面試失敗當成災難性的結果。其實想想,你本沒有得到,何來失去。面試官于你也只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為何在乎他的觀感?要解決這個問題,沒有捷徑,只有多練習。”
我仿佛撥開了迷云,神清氣爽。糾結我的心魔有了安置之處。從這一刻起,我成了學習面試技能的初學者,上網找了些面試視頻,觀察面試者的言行舉止,力求模仿他們的淡定。
老師利用每次見面,給我進行了情境模擬的訓練。她充當面試官的角色,一上來就問一些刁鉆的問題,整張臉見不到平時溫和的表情,帶著一副冰冷的面具。有時候從她嘴里說出來的話讓我十分難受。“你年齡那么大了,還做助理崗,你覺得合適嗎?”聽著扎心。一個面試下來,我的心情就如坐過山車,起伏不定。
總結環節時,她又回到平常溫和的語氣,“很多時候面試官說話的尺度過大,給面試者的感受不好,會逼得一些面試者當場崩潰。其實這是一種壓力面試,我們要冷靜應對,不要被情緒掌控。”以前面試中一些刺耳的聲音歷歷在目,現在看來都是一場設計好的劇本。
跟老師的對練比真正的面試還要嚴厲和高壓。每趟面試結束,我的心窩子被戳得千瘡百孔。我不停在打擊中回血,低沉的時間逐漸變短。那顆脆弱的小心臟變得硬實起來。

04
自從上次老板面試失敗后,我再沒投過簡歷。老師給我建議,“你先暫停投簡歷,把面試技巧磨一磨。跟你這幾次對練,感覺你的I型性格讓你還是放不開。給你布置個作業,先找些兼職鍛煉鍛煉。”
我對人群的恐懼,隨著跟老師見面的次數增多,情況有了好轉。雖然還是輕聲細語,但會鼓起勇氣面對陌生的說話者,心底的害怕和不舒服少了些。
我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一些兼職群。群里時不時有人發出兼職信息,充當看樓團的,派單的,安保巡崗的,展會工作人員等,崗位內容、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資待遇、報名方式寫得一清二楚。一般是120元/天包餐的較多。
我嘗試報了一個派單的日結工作,在門店門口派傳單,給到180元/天的報酬。我讀書的時候曾做過,已經記不得當初的感受了。10點多我來到門店找到聯系人,是這個店的店長。除了我還有四位小年輕,我們從店長手里接過一疊厚厚的A5宣傳單張,然后站著聽他簡單 的產品講解,還有一些話術。大概10分鐘的培訓時間,我簡單記住了一些重點推銷話術,便開始了一天的派單。
我戴著口罩,多了安全感。跟其他四個人拉開一定的距離,瞄準人流量大的路口。我看著路口一堆人等紅綠燈時,猶豫著邁不開腿。心里的恐懼拽著我往后退,感覺那不是客戶,而是一群吃人的猛獸。
我終于等到一群人走過了綠燈,再次等來紅燈,這時路邊僅剩一個背著電腦包的年輕人,當我走到他面前,把單張塞給他時,他朝我擺了擺手,表示了拒絕。我的臉辣辣的一片通紅,心跳得很快。還好有口罩遮住了我的尷尬。我喘了一口大氣,手里的單張被我揉出了褶皺。
我退出老遠,四周掃描了一圈,心里默默給自己打氣,又走向一個30出頭停著看手機的行人。“美女,今天是我們店新開張,……”快速的用了5秒鐘介紹了產品。那位女士抬起頭,機械化地接過我塞過來的單張,又低下頭看手機去了。
我快速走開,心里有些許激動和開心。我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人群。兩個小時過去,我的傳單只消耗了不到四分之一。看著厚厚一疊傳單,深感賺錢不容易。太陽當空,把我烤得全身濕透,戴著鴨舌帽的頭頂都快被悶出痱子了。背包里的礦泉水讓我消耗了一瓶。
我游走在店鋪周邊,從一開始的猶豫,到果斷出手,嘴里的話術就像錄音機播放一般流暢。下午5點多,終于把傳單派發完。當拿到180元現金,心里快哭出來了。我把180元現金擺了個造型發給老師看,她發來了“加油”的祝賀。心里滿滿的成就感。這是兩年來第一次打從心底的開心。
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了當天的小總結。長時間沒冒泡的我,被很多熟人問候了一通,我被朋友的熱情驚呆了,統一做了回復:“謝謝關心,安好!”自此,社恐的我好像能行走在太陽底下,雖然還是無法放得開,但已經不排斥走出家門。
離開家時,老媽問我去哪,我說去工作,她瞪著不可置信的眼睛,嘴里吐出一句,“騙人。”我不做辯解,事情揣在心里,次數多了總會有真相。
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接雜七雜八的散活。展會保安相對輕松,不需要過多的溝通,按要求完成特定任務就好,但這樣的機會不多。我后面又參加了看樓團,車上的大媽大叔看到我一小伙子,熱情給我介紹相親對象,搞得我滿臉尷尬,第一次領略了舌燦蓮花、滔滔不絕的口才。
當我一個月后再見老師,她給我一個大大的肯定,“記得第一次見你,顯得拘謹不自信,現在已經看不到當初那個樣子,現在的你陽光、大方。這一個月兼職成長不少。我們要回歸正題了,你可以再投簡歷面試了,或許有不同的結果。”她的話好像催眠了我,我自信自己能面試成功。
05
經歷兩年多的空窗,我找到了一份建筑行業總助的工作。面試見到老板那一刻,我淡定自如,幸運的是,這次面試的題目都沒有超綱,都是我背過的答案。
這個崗位滿足了我的管理需求,我要協助老板工作還兼任一個設計部主管的工作。這時候我的煩惱又來了,雖然讀了管理課程,但真正運用,卻是手足無措。面對7個手下,我又把難題拋給了老師。她逐漸成為我的職場教練,幫助我走好每一步。
我能重回職場,克服社恐,是一場師徒關系的豪賭,她幫我走出困境,找回自信。好像每次迷茫我都能從她那里找到答案。但是她把功勞都讓給了我,“你能重回職場,是屬于你自己的勝利,我只是推了你一把。如果你不能突破自我,堅持和相信自己,一切都不會有改變。”
這段旅程很痛苦,被人中傷,被人拒絕,把缺陷無限放大,每一個坎都印刻著我的淚水和膽怯,這是成長的印記。社恐人也能走出桎梏,活出自己的精彩。那份害怕藏在心里就好,無需時時剖開來關注。
原標題:《社恐的我用一年時間完成蛻變,重回職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