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昆劇電影《邯鄲記》獲“金鶴獎”
上海昆劇團拍攝的全國首部8K全景聲昆劇電影《邯鄲記》參展第36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10月23日下午,東京電影節舉行盛大的紅地毯儀式開啟本次電影節。來自上海昆劇團的《邯鄲記》劇組成員和多位電影明星一起走過盛裝的地毯,共同見證了本次電影節開幕。
當天,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在東京朝日新聞紀念館舉行了盛大的頒獎儀式,昆劇電影《邯鄲記》榮獲藝術貢獻獎·金鶴獎,戲曲電影在海外再次受到極大關注。

在開幕前紅毯上,《邯鄲記》電影劇組在閃光燈和歡呼包圍中走過紅毯。該片主演、昆劇表演藝術家計鎮華心情很激動,他表示,站在這樣一個國際文化交流的盛會上他心情澎湃,能把先輩們傳下來的昆曲藝術介紹給這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他倍感欣慰。
另一位國寶級藝術家的主演梁谷音老師坦言,這是她有生之年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整個走紅地毯儀式氣氛熱烈,感受到了戲曲藝術受到了極大的尊重。
時間長達2個小時的紅地毯儀式結束之后,東京電影節正式開幕。今年東京電影節一共有來自114個國家和地區的1942部影片參加展映。也是202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除了競賽單元之外,還將舉行小津安二郎120周年特別放映活動、中國電影周等特別活動。昆劇電影《邯鄲記》將參加中國電影周展映活動,計劃放映四場。

本片導演滕俊杰參加過多次國內外電影節,他表示,帶著中國昆曲為題材的電影參加這樣的國際盛事,他非常自豪。電影技術日新月異,能為古老的昆曲做出貢獻,收獲更多觀眾,這無疑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有效手段。

在中國電影周頒獎儀式上,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日本電影明星,也是日中映畫實行委員會藝術顧問栗原小卷來到現場,深情回憶了她和中國大導演謝晉合作《清涼寺鐘聲》的往事。
在頒獎環節中,來自日本傳統藝術——歌舞伎的第17代傳人市村家橘上臺宣布本次展映活動藝術貢獻獎頒發給上海昆劇團的昆劇電影《邯鄲記》。

中國昆曲與日本歌舞伎都是兩國最有代表性的傳統藝術之一,在這樣一個場合以這種方式重逢,可謂兩國文化交流的又一段佳話。巧合的是,中國昆曲首批被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人松浦晃一郎也是日本專家。
鮮為人知的是,今年恰逢計鎮華老師從藝七十周年,這部電影在東京電影節的獲獎,也是獻給計鎮華七十年藝術生涯的一份特殊禮物。
在頒獎儀式上,來自上海昆劇團的袁佳、甘春蔚兩位演員表演了昆曲經典折子戲《游園》。婀娜委婉的唱腔,細膩柔美的表演,上演了一幅與電影膠片截然不同美學精神的畫面。

昆劇《邯鄲記》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作品,與其創作的《牡丹亭》《南柯記》《紫釵記》并稱“臨川四夢”,以其深厚的人文內涵和藝術價值成為中國戲曲史上的鴻篇巨制。上海昆劇團2005年上演的《邯鄲記》屢獲殊榮,2017年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2020年入選“中國戲劇梅花獎數字電影工程”。
昆劇電影《邯鄲記》可謂三年磨一劍,在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旅局、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等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聯合中國劇協、上海廣播電視臺、梅鶴堂(上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克服了一系列困難,終于讓這部舞臺經典成功搬上銀幕。繼10月中旬本片獲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評委會提名之后,本次在東京電影節斬獲大獎。
本片總制作人谷好好表示,電影《邯鄲記》是上海昆劇團繼《景陽鐘》之后又一部搬上銀幕的代表作,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保留國寶級老藝術家的技藝精華,并且站在更高的國際平臺上,向世界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彩魅力。昆劇電影《邯鄲記》首站出征東京國際電影節,隨后還將參加更多國內外影展,向世界更廣泛推廣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為文化走出去探索更加豐富的手段和渠道。
此外,上海昆劇團劇組還將攜電影《邯鄲記》還將參加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和國家電影局主辦的2023大阪·中國電影周,并赴日本明治大學開展電影展映和交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