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900點已是市場底?近六成私募選擇越跌越買,逐步加倉
最新調查顯示,超六成私募認為滬指2900點已是市場底部。
10月25日,第三方平臺私募排排網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64.52%的私募認為2900點是市場底部,在政策助力疊加經濟回升的雙重支撐下,A股市場繼續大幅下跌空間有限。
關于未來操作,調查結果顯示,58.62%的私募選擇逐步加倉,堅定看好未來A股行情,接下來會越跌越買;37.93%的私募選擇維持現有倉位不變,持股待漲。
超六成私募認為2900點已是市場底部
經過連續的非理性下跌之后,A股市場是否已經見底?10月25日,私募排排網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64.52%的私募認為2900點是市場底部,在政策助力疊加經濟回升的雙重支撐下,A股市場繼續大幅下跌空間有限。但也有35.48%的私募認為市場底部目前難以確定,需要進一步觀察,當前市場無視利好,投資者信心匱乏,不排除仍有小幅下跌的可能。

近期中央匯金公司出手買入ETF,提振了市場信心。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市場觀點認為,四季度財政政策加碼,彰顯了中央政府穩增長的決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接下來市場行情會如何演繹?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59.77%的私募認為A股反彈在即,短期市場跌幅過大,存在糾偏的可能。35.63%的私募認為A股會在底部徘徊較長時間,市場信心修復需要時間,A股會反復震蕩磨底,讓底部更加夯實。另有4.60%的私募認為市場已經出現一定的恐慌盤,需要通過進一步下跌來消化。
私募接下來又會如何操作?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58.62%的私募選擇逐步加倉,堅定看好未來A股行情,接下來會越跌越買。37.93%的私募選擇維持現有倉位不變,持股待漲。還有3.45%的私募選擇減倉,等待市場出現明確的反彈信號再加倉。

堅守被低估的優質資產
為何占比超六成的私募認為當下已是市場底,目前多空雙方各自的邏輯又是什么?
“具體點位不能確定,但是當前這個區域已經是底部區域了,當前整體市場估值較低,市場超跌,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青島安值投資投資總監于超指出,從盈虧比來看,目前是較合適加倉的投資機會。雖然未來行情短期未必會出現V型反彈,但逐步加倉來提前定價市場目前比較鈍化的積極因素,是一個盈虧比較合適的、偏左側的投資機遇。
灃京資本指出,當前對市場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能企穩,方再能考慮可能的變化。一方面,基于極度悲觀的長期預期,本輪滬指跌破3000點可能更需要市場自身去尋底,歷史經驗看也無需過于悲觀;另一方面,由于本輪市場細分行業高低結構差異巨大,透過指數去觀察行業和個股是否調整到位可能更具操作意義。
陸生生私募分析稱,盡管市場調整已較為充分,但還需關注市場的基本面、交易面和資金面是否出現反轉信號。從基本面來看,宏觀數據反復波動,顯示國內經濟尚處于拐點和力度都不明顯的狀態,遵循基本面投資的資金回歸可能需要一定時間;從交易面來看,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仍然有提升空間,還處于調倉階段,且尚未到達反轉的時機;從資金面來看,通過觀察北向資金以及超大資金每日買賣的數據,近期尚未見到機構的增量資金明顯好轉。
奶酪基金經理莊宏東表示,在市場相對缺乏信心的背景下,盡管近期披露的國內三季度GDP超出預期,市場依舊相對缺乏積極的反饋。而在三季報披露期,市場也圍繞各公司業績有所博弈。此外,目前市場存在美聯儲年內繼續加息的預期,且外部局勢近期沖突加劇,因此外資短期持續流出A股市場,如果美聯儲加息節奏或強度超出市場期望水平,也將對市場情緒以及資金流向具備潛在影響。
“超預期的經濟金融數據印證了政策組合拳的有效性,經濟觸底回升的基本面趨勢正在得到有效延續,三駕馬車除地產端外均取得較好的改善,國內經濟壓力最大的時刻或已度過。但由于近期動蕩的中東局勢以及十年期美債強勢突破5%的高位擾動,即便在活躍資本市場一攬子政策的呵護下,市場情緒仍舊走出與基本面企穩相背離的行情。”正圓投資指出,國內經濟已逐步進入被動去庫階段,經濟向上動能正在有效積蓄,難以為繼的美國財政也將使得海外流動性逐步邁向寬松周期,當下堅守被低估的優質資產,靜待暖陽才是上上之策。
談及市場的機會,陸生生私募認為“美債利率下有底、國內利率上有頂”的情形仍將持續,且在A股內外雙驅動的定價機制下,紅利資產將是優選的投資對象。同時積極尋找順周期的投資機會,尤其是上游和可選消費行業,以及受益于政策的金融行業和人民幣匯率低位區間帶來的出口鏈的機會。短期先轉為防守為主,密切關注中美“剪刀差”、國內宏觀指標企穩、相關刺激政策。
在莊宏東看來,競爭格局良好、需求剛性且具備行業定價權的醫藥醫療以及消費板塊龍頭公司,在市場悲觀的階段反而是投資布局或逐步加倉的良好時機。
灃京資本指出,現階段可以保持中性倉位,一方面注意市場整體趨勢波動的節奏,逆向平衡投資組合;另一方面是從供需兩端中期布局,需求有天花板則供給相對受限的中上游能源資源,供給有突破則需求能夠釋放的科技、安全、汽車、制造等細分成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