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錢江晚報:學生會去功利化,還要追問一下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一段時期以來,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干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全國數十所大學的學生會、研究生會共同發起倡議,約定六條準則,期待有更多學生會、研究生會組織和投身其中、為之努力的同學們,能夠響應和參與此倡議并立即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每件事情做起……
倡議書言詞懇切,不回避問題直面社會關切,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每件事做起的決心也能看出對問題的認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誠意。這都是解決問題的良好開端。
部分學校學生會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其實這份倡議已經總結得非常到位了。比如,倡議的第一條是恪守學生本分,不能倒置本末、荒廢學業,就是很多學生會干部日常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學業得過且過、不求甚解,對如何鉆研學業提不起多大的興趣,可一坐到學生會的辦公室里,立馬精神百倍、意氣風發,長此以往,學業必然荒廢,學生會干部很大程度上又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樣一種風氣傳播開來,對整所學校的校風同樣也是不利的影響。
又比如,倡議書的第二條——牢記本會宗旨。“我們要把努力為同學服務作為主要目的,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認真傾聽廣大同學訴求,積極暢通校園溝通協調渠道,實心實意幫助同學解決困難。”事實上,很多人選擇學生會是為了服務自己,占個好位置,多搶點資源,多弄點榮譽,以求畢業時能有個好前程。
這些功利化庸俗化的東西一旦被帶入到學生會中,必然會影響學生會的運作,倡議書很敏銳地指出了問題,但還要追問一下,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比如,為什么學生會干部不能恪守學生本分,學生會里到底有什么樣的東西在吸引著學生加入,讓他們作出有違學生本分的舉動來?又比如,宗旨意識是怎么丟掉的?為什么學生會干部沒能實心實意地幫助同學解決困難,反而制造校園等級觀念,在學生面前擺架子擺譜,加大了學生間溝通的障礙?
只有這一層層追問一下,才能把事情弄得更明白更徹底,多追問一層也就意味著看問題的角度又廣了一些,深度又多了一層,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自然會更周到更細致更有針對性,更得要領。即便這樣依然不夠,還要問一問,這種現象到底是孤立的還是一些學生會干部的通病?是個別大學里的個別現象,還是大學校園里的普遍現象?要改變這種局面,除了學生會的自律,學校制度建設,社會大環境又能提供什么樣的支持?這樣追問下去,認識自然又深刻了一些,就能發現,一些問題背后的共性問題,從而在更大的社會背景下考慮解決方案。
學生會的宗旨一直是明確的,它就是一個為學生服務的機構,是學生和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梁,只有緊緊圍繞這一點,不偏離這一根本的初衷,才能避免在細節里過度糾纏,迷失方向。
學生會里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并不新鮮,這么多年來,也不是第一次引起社會爭議,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大家也都有比較清晰的了解,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倡議上,而在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上;不在認識上,而在解決問題的決心上。
(原題為《學生會去功利化,先回到初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