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公里精英賽展現“上馬品質”,用包容和熱情溫暖人心
金秋十月,天氣漸漸轉涼,又一個大眾馬拉松賽季拉開大幕。
在北馬和上馬這些頂級賽事鳴槍起跑前,10公里和半馬賽事成了跑者們最好的熱身舞臺。
10月22日清早,2023聞泰安世上海10公里精英賽正式鳴槍,7000多名來自各地的精英跑者沿著蘇州河,用雙腳感受上海的路跑氛圍和海派文化。
而海外精英跑者的回歸,也讓賽事在“提速”的同時變得更加精彩,來自肯尼亞的女子跑者杰西卡·徹朗佳特就以30分44秒的成績打破了賽會紀錄。
“我們熟悉的馬拉松賽事又回來了,上馬系列賽的包容和熱情,真的能讓所有跑者都熱血沸騰。”終點處,不止一位跑者對澎湃新聞記者表達了類似的感慨。

好天氣好賽道,助力好成績
“上海的這條賽道真的特別好,特別平坦,沒有一點坡,兩邊的觀眾也都特別熱情,所以跑起來感覺特別舒服。”
終點線處,以29分48秒贏得國內男子組冠軍的蘇飛一連用了好幾個“特別”來描述他第一次體驗上海路跑賽事的感覺。
“再加上今天的天氣也特別舒服,所以從起跑發槍開始感覺就很好,這是我從場地賽轉到路跑賽事的第二場,成績還是比較理想的。”
用蘇飛的話說,好的天氣加上好的賽道,再加上有一群國外精英跑者在前面領跑,國內的跑者們有了更多動力去沖擊更好的成績。
對于重新回到中國賽場的海外精英跑者而言,10月中下旬的涼爽氣候以及安排合理的賽道,也成為他們幫助這場10公里精英賽“提速”的關鍵所在。
來自肯尼亞的女子跑者杰西卡·徹朗佳特就以30分44秒打破了賽會紀錄,同樣來自肯尼亞的約翰·布魯·姆魯里則是以28分18秒奪下精英選手男子組冠軍。
“這條賽道真的很漂亮,讓我感覺很舒服。”打破紀錄后,杰西卡·徹朗佳特也將取得突破的一部分功勞歸于天氣和賽道。

從光復西路出發,途經大渡河路、棗陽路、云嶺東路,最終在長風公園旁沖過終點,這條包含了上海普陀地標性建筑的蘇州河長風段,充分展現了上海的海派文化。
不只是精英跑者在這條賽道上跑出了好成績,不少大眾跑者也在這場比賽里刷新了自己的個人最佳成績。
“我原本是打算在50分鐘左右完賽的,沒想到能夠跑進49分。”在國內跑圈小有名氣的視障跑者殷天保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次,他和自己的兄弟殷天佑跟隨著“黑暗跑團”一起站上了這條賽道。
“這次大家跑得都不錯,視障跑者的能力也都不錯,所以一路上超越了不少人,并且大家都會給我們讓道,鼓勵我們,讓我們感覺很溫暖。”作為黑暗跑團的負責人,陳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這幾年我們跑團的人越來越多,光上海就有接近2000人,這也是因為上海的跑步氛圍越來越好,跑步賽事也越來越好。”

用一場10公里給上馬熱身
參加上海10公里精英賽的前一晚,跑者李輝將參賽裝備整整齊齊地擺在床上,拍了一張照片發在朋友圈里,同時配上了一段文字:“賽季回歸,明天淺跑一個10公里,給上馬熱熱身。”
對于跑者而言,在上馬正賽前一個月左右鳴槍的這場10公里賽事,確實是一次絕好的熱身機會——雖然距離不同,但賽事的比賽氛圍、賽事保障和賽后服務,都已經達到了“上馬品質”。
從2016年到2023年,上海10公里精英賽盡管只有“7歲”,但已經完成了從初創賽事到專業精英賽事的跨越。如今,這場10公里賽已經贏得了世界田聯的精英標牌。
不僅僅對于參賽者而言,這是一場“上馬熱身賽”,對于上馬組委會來說,這場比賽也是一場在辦賽方面的熱身和練兵。
組委會始終以上馬白金標標準,作為上海10公里精英賽籌備的標桿,賽事共設置2家定點醫院,11個醫療站點,配有6輛醫療救護車及2輛傷員轉運車全程保障。

賽道沿線共布有120名急救志愿者,30名急救跑者,隨時關注跑者參賽狀態,第一時間為跑者提供醫療救助服務。在沿途醫療救護點前100米還設有明顯標志,沿參賽者的跑進路線,有急救車跟隨,以及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的協助。
補給保障方面,賽道2公里、4公里、6公里、8公里處設置飲料飲水站,其中6公里處設置用水站及能量補給站。考慮到跑者長途奔跑后體感溫度的升高,組委會還在賽道6公里及8公里處設置了噴淋站,7公里附近設置了一處冰站。
10公里的賽道上,來自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的約800名“小馬達”們,成為了賽道沿途最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服務于起點管理、名次記錄等崗位,用一聲聲加油吶喊,一次次遞出的水杯,和一個個溫暖的笑容,鼓勵每一位跑者奮勇向前。
在“上馬品質”的賽事運營之下,這場7000多人參與的10公里精英賽,最終完賽率高達99.36%。
“這就是我們都希望參加上馬以及上馬系列賽的原因。”就如陳毅的感慨,“希望有更多人能站上這條跑道,感受上馬系列賽的包容,感受跑步的魅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