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收藏市場,蘇富比的“變”與“不變”
編者按:
金秋十月,備受矚目的藝術品饕餮盛宴——本季香港秋拍相繼收官。其中,四家拍賣行的九大現當代藝術專場,總成交額逾16.8億港元,誕生1件億元拍品,4件拍品超五千萬港元,32件拍品超千萬港元。國際拍行與中資香港拍行面對當前的市場,做出了不同的定位選擇。珍罕巨作和話題度極高的作品層出不窮,雖然市場中的藝術家名單不斷更迭,但中國現當代藝術在本季香港市場的優勢得到凸顯。
適逢蘇富比入駐亞洲五十周年之際,本期《看點藝術》獨家專訪蘇富比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錢進女士。基于當下發展局勢,從蘇富比的中國策略與藝術市場現狀,淺窺文化藝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錢進,蘇富比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中國收藏市場,蘇富比的“變”與“不變”
蘇富比是一家擁有280年歷史的拍賣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蘇富比圍繞藏家對珍稀收藏品持續不斷的需求,始終致力于提升專業度和服務水平。蘇富比有幸見證了中國藝術收藏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欣然洞察到其中逐漸呈現出的多元化和國際化趨勢。對此,我們大膽作出改變和突破,采用現代技術改進拍賣流程、豐富收藏形式和品類,將業務拓展到新的高度;同時與中國的藝術家、學者和藝術文化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舉辦展覽、論壇和教育活動,推動藝術品市場繁榮和藝術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蘇富比的核心價值觀和專業性依然保持不變。無論傳統拍賣方式還是數字化創新,始終關注藏品的真實價值和市場潛力,力求為中國藏家創造超越市場周期和波動的長期價值存儲。

2023年蘇富比亞洲五十周年秋拍現場
Q:202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收官,針對于這一季,成績如何,有什么亮點,有什么洞察?
本季拍賣中,與其他品類相比,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古代書畫及中國書畫所收獲的巨大熱情,其中的每場拍賣成交額都超越了高估價。同時,來自中國內地的藏家在本季拍賣中都展現了極高的參與度,他們在這兩個品類中的表現更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活躍(89%的競投者來自大中華區,其中近60%來自中國內地)。以“樂山堂藏珍”為例,其中近95%的拍品都以逾高估價成交,而中國古代藝術珍品總成交額則創下了蘇富比亞洲歷史第二高的紀錄。
珠寶方面,11.28克拉艷彩藍色鉆石“無際之藍” (The Infinite Blue) 以1.982億港元(2,53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是亞洲拍場上最高成交價的鉆石之一,也是亞洲第三高價之藍鉆(蘇富比占前三位拍賣紀錄)。鐘表方面,“珍貴名表I”專場也有亮眼的成績,成為蘇富比十年來全球最高成交額的單場鐘表拍賣之一。
我們在亞洲的首次自然歷史拍賣還創下了猛犸象頭骨拍賣的世界紀錄,同時也很高興看到稀有的幼年鉤鼻龍骨架被來自中國臺灣的藏家競得,展現出該地區對這一品類的興趣。
Q:今年是蘇富比在亞洲的50周年,在今年整體看來,市場表現如何,來自中國內地以及亞洲的藏家表現如何?
蘇富比植根亞洲50年來,與區域內藏家共同成長,助推亞洲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市場,并連續八年領先亞洲市場。作為志慶蘇富比亞洲50周年的一部分,今年亦見上海蘇富比空間于五月揭幕;蘇富比在新加坡舉辦了第二場現當代藝術拍賣會;在越南舉辦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以游歷或定居法屬印度支那的法國藝術家為著眼點的藝術展之一;上月更在韓國首爾開設了新的空間,從這可見亞洲藝術收藏場景的增長和潛力。
從今年整體來看,中國內地及亞洲藏家需求及表現強勁,為市場帶來了不少積極信號。繼今年春拍中國內地競投人數創三年新高之后,本季秋拍成交額最高的10件拍品中,其中9件均由大中華區藏家投得。在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地區藏家的熱情參與下,助推中國藝術品、中國年輕當代藝術家及西方藝術家在亞洲市場創造多項新拍賣紀錄和新標桿。今年秋拍中的五位重要西方藝術家(喬納斯·伍德、亞歷克斯·卡茨、雷內·馬格利特、馬克·布拉德福德和莫迪里安尼)在亞洲創下了一系列新紀錄,這些作品幾乎都由亞洲藏家投得。
亞洲在全球藝術市場版圖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迄今為止,蘇富比全球拍賣上成交的前10件現當代拍品中,其中一半由亞洲藏家參與競投,其中包括克里姆特的《Insel imAttersee》(5月,成交額5,320萬美元)、里希特的《Abstraktes Bild》(3月,由一位中國藏家以2,910萬美元的價格競得)、文森特·梵高的《Jardin devant le Mas Debray》(5月,由一位亞洲藏家以2,330萬美元的價格競得)。
在蘇富比紐約今年5月的拍賣中,亞洲競投者占現代藝術拍賣總成交額的三分之一,購買的作品包括:克里姆特、高更、梵高、畢沙羅、莫奈、馬奈、馬蒂斯和蒙克。
今年7月,蘇富比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二次現當代藝術拍賣總成交額達1510萬新加坡元(約合1110萬美元),并打破了Kei Imazu、Rodel Tapaya和Liu Kang等三位藝術家的紀錄。
韓國蓬勃發展的藝術也因去年首爾弗里茲博覽會的首次亮相而吸引了藝術界的關注。 作為不斷增長的藝術市場之一,我們也看到過去五年里競投者和買家的數量逐年增長。
Q:全球經濟對于拍賣行業有沒有什么影響?從您的角度看,哪些藝術板塊受到了波動影響,哪些依舊堅挺?
在蘇富比將近300年的歷史中,經歷過時代的變遷,經濟的起伏,人們喜好的迭代發展。但我們的全球CEO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分享過自己對于疫情影響的觀點:收藏反而是人們可抓住的東西,是在諸多不確定時期中,比較確定的一部分。這句話其實很好地總結了我們在過去280年中不斷地順應時代發展、不斷迭代自己的產品以及服務。
根據蘇富比今年發布的藝術市場報告,不同時代的藏家對于珍稀藏品都有著相同的追求,這也賦予了高價值的珍稀藝術品跨越經濟和社會波動的能力,因此,疫情過后,此類藝術品市場整體呈現出較有“韌性”的狀態。此外,在奢侈品領域,稀有的珠寶藏品也持續受到市場追捧,如蘇富比近年來以過億價格成交的珠寶,始終受到藏家的青睞。
Q:出任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至今已近兩年,回顧這兩年的工作,與您之前的工作經驗有哪些不一樣的體會嗎?與最初的預期有出入嗎?
加入蘇富比以來,我帶領本土團隊開展了一系列創新的舉措。這些創新包括業務的拓展、服務的提升、收藏形式和品類的開拓等等。在蘇富比之前,我曾經就職于奢侈品電商公司,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通過創新的方式去賦能一個時尚潮流文化的社區。
回顧這兩年的工作,與之前的經驗相比,我在蘇富比的角色更加專注于藝術收藏市場和拍賣行業。我不僅需要了解收藏市場的趨勢和藏品價值,還需要與藏家、藝術家及行業專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藝術收藏市場的運作機制和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中國市場對的收藏需求和興趣的增長速度之快超出預期。中國藏家對東西方藝術和奢侈品品類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在全球范圍的收藏版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對中國市場的反應感到非常樂觀,并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機會和潛力可以挖掘。
Q:在過去的兩年中,從您的角度,您覺得老牌拍賣行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創舉?您的個人經驗與蘇富比的傳統是否有碰撞出火花?
自2021年開始,蘇富比便領先行業,為新一代藏家度身打造了很多服務:
?線上拍賣:2021年蘇富比的在線銷售額達到8.5億美元,比2020年的5.84億美元增長了46%;
?拍賣直播:蘇富比還擴大了直播拍賣和在線競標的直播能力(業內首家),這占2021年所有競標的92%;
?數字藏品:蘇富比與PAK合作的首次NFT拍賣會在公開版和一場拍賣會上共有3000名買家,收入1680萬美元;
?數字藏品:101件無聊猿游艇俱樂部NFT以244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創下蘇富比網上拍賣單品的新拍賣紀錄;
?名人合作:自2019年與韓國藝人TOP合作之后,又于2021年與話語流行天王周杰倫跨界合作,打造Contemporary Curated系列拍賣;之后又于K-pop女團Aespa合作打造NFT藏品。
?作為志慶蘇富比亞洲50周年,今秋,蘇富比于亞洲開設首個自然歷史拍賣會:一副保存完好的真猛犸象頭骨以330萬港元成交(估價:240萬–400萬港元),成為猛犸象頭骨的世界紀錄。除此之外,極為罕見的幼年鉤鼻龍由一名中國臺灣藏家以1,200萬港元投得 (估價:1,200萬–2,000萬港元) 。
?上季,蘇富比呈獻「Sotheby’s Sealed:車神舒馬克的黃金歲月」-助車神舒馬克贏得世界冠軍的傳奇戰車法拉利F1-2000于Sotheby’s Sealed出售。此嶄新的銷售模式,透過“秘密競投”的私人洽購方式,為客戶提供收藏級名車。
?創立近三百年,在亞洲運營50年,蘇富比不斷在行業中開拓全新的收藏體驗。蘇富比拍賣小程序自2023年1月升級上線以來,已受到了廣大藏家的追捧。
?2月的中國內地首場網上拍賣以“金樽甘露:貴州茅臺網上專場”為題,更為廣大中國藏家帶來更豐富、更便捷的收藏體驗,同時也標志著蘇富比深耕中國市場的又一里程碑。
在中國市場方面,隨著中國在數字化方面引領全球,和其他地區相比,中國內地的藏家也變得更加習慣于數字化生態。為了回應這一趨勢,我們也在積極開拓不同網上渠道接觸中國內地藏家。通過各種數字化手段,用包括語音導覽、虛擬展覽、拍賣直播以及持續優化的小程序平臺等等,讓藏家與藝術同好足不出戶也能盡情欣賞頂級藝術藏品。今年,我們還在內地市場正式引入了蘇富比Buy Now“即時收藏”業務,這也代表著蘇富比面對時代和技術變化,通過近三百年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作出的突破;配合該業務的上線,同時升級了簡體中文官網和小程序,以便更好地滿足本土市場的需求。此外,隨著香港全新旗艦藝廊在2024年的落成,香港蘇富比將開啟全新拍賣日程,不再局限于會展舉辦的傳統春秋拍賣系列,同時將于旗艦藝廊舉行全年拍賣。
可以看到,蘇富比作為一家老牌拍賣行,一直在不斷探索藝術市場的新動向。這些舉措為蘇富比帶來了更多年輕化的觀眾和買家,同時也與傳統的拍賣行業相融合,形成了新的火花。

上海蘇富比空間
Q:對于蘇富比近兩年著力鋪排的“數字藝術版塊”,就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您怎么看數字藝術項目未來在中國區市場的發展?
中國的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為數字藝術的創作、展示和交易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數字藝術作品可以通過互聯網和移動應用程序傳播,使更多的觀眾和買家能夠參與其中。同時,年輕一代對于數字化藝術形式的接受度較高,他們習慣于通過數字渠道獲取信息和娛樂,對于數字藝術項目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另外,數字藝術的獨特性和創新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投資者,他們愿意將自己的作品和資金投入到數字藝術領域。
蘇富比作為一家老牌拍賣行,積極推動數字藝術項目的發展,為數字藝術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蘇富比通過舉辦專門的數字藝術拍賣,展示和推廣數字藝術作品,并與數字藝術家合作舉辦展覽和活動。
在未來,我相信數字藝術項目在中國市場將有機會迎來更大的發展。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普及,數字藝術作品的形式和體驗將不斷豐富和深化,吸引更多的觀眾和買家參與其中。蘇富比將繼續致力于推動數字藝術項目的創新和發展,為中國的數字藝術市場做出更大的貢獻。
Q:作為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對于中國區市場的開拓,您有哪些應對措施和計劃?
今年是蘇富比進駐亞洲50周年,半個世紀以來,蘇富比始終以專業、誠信和創新的服務推動區域內文化藝術的發展。我們深知中國內地藝術市場在亞洲乃至全球藝術版圖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以來都將其作為蘇富比的戰略核心。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和資源配置,繼續深入了解本土藏家的需求和喜好,提供更貼近中國市場的服務和產品。同時,我們將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優勢,繼續推動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完善面向中國區市場的在線平臺和應用程序,提供更方便、快捷和安全的收藏體驗。
此外,我們也將繼續加強與中國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合作,積極參與國家的藝術文化政策和活動,推動藝術品市場的規范和發展。同時,我們也將積極參與國內外的藝術展覽和交流,為區域內藏家及藝術文化愛好者創造更多收藏文化鑒賞機會。
中國作為亞洲最大的藝術市場之一,對于亞洲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中國藝術家和中國市場的興起為亞洲藝術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西方藝術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豐富多樣的藝術資源,吸引了全球的藝術家、收藏家和投資者。中國市場與西方藝術市場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的。中國市場的崛起為西方藝術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同時中國的藏家和投資者也對西方藝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未來,中國市場與西方藝術市場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將進一步加強,為全球藝術市場的繁榮做出貢獻。

上海蘇富比空間
Q:伴隨著上海空間的落成,是否也說明了蘇富比對于亞洲市場中心的轉移,或者說“中國策略”的真正形成?最終選擇落定上海空間,除了對上海的政策優勢的認可,是否也受益于上海的文化與城市精神?
早在1994年,蘇富比就率先在上海成立了辦事處;2012年,蘇富比成為了第一家獲得中國拍賣執照的國際拍賣行;2019年,首次舉辦藝術品展售會,該展售會正是于首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周、交易月舉行的。可以說,在與上海這座城市相伴的近30個年頭里,我們見證了上海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受益于滬上收藏文化的生機蓬勃,有幸成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使者之一。
中國市場對全球藝術行業意義重大,隨著中國在科技、電子商務及移動支付等諸多領域領跑全球,蘇富比也將中國市場視為全球創新的“策源地”。作為全球創立最早、引領收藏文化的蘇富比,我們很榮幸可以率先參與到這一系列創舉之中。
蘇富比中國內地總部落戶上海,將承擔更多創新發展職能,也代表了蘇富比深耕中國內地市場的決心。隨著“上海蘇富比空間”的落成和啟用,我們將蘇富比近三百年的歷史積淀與蘇州河周邊的人文地景進行有機聯動,進一步向全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不斷促進中國藝術文化收藏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我們相信,以上海作為陣地的中國文化收藏產業未來可期、大有可為。未來,我們將持續擴大包括拍賣及其它收藏形式在內的業務,也將積極開拓更多收藏品類及體驗,持續將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藏品帶到中國藝術愛好者的面前。
采訪:郁婷
統籌:趙斯亮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