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港人北上消費擠爆深圳商場,香港零售業迎接挑戰
作為深圳和香港全面通關以來的第一個長假,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掀起了新一波出入境熱潮。香港入境事務處統計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月29日,已有超過900萬人次港人入境深圳,而香港總人口數為733.32萬人。
香港博大資本國際總裁溫天納認為,香港人到深圳消費已經成為一個趨勢,這對香港零售業的挑戰很大。近期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夜繽紛”、“開心香港”等大型活動,希望留住本地客和吸引游客,溫天納認為還需推廣本地特色產品,從消費體驗的多元化、獨特性入手。
另一方面,就在內地新消費浪潮迭起的同時,香港潮流時尚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兩地合作正當其時。
“香港人擠滿深圳商場”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深圳各大商場人頭洶涌,其中港人占了相當大比例。一家頗有名氣的餐廳老板表示,前來消費的食客中,香港人占比達到60%。
在香港消費者的助推下,網紅產品炙手可熱,據悉,近期走紅的醬香拿鐵一大早就售罄,“阿嬤手作”要排隊等候60分鐘以上。
事實上,今年以來港人北上消費已經成為新的潮流。在香港從事文職的Maggie,喜歡在周末呼朋喚友來到深圳打卡“網紅店”,一幫人早上過來喝個早茶,然后逛街、探店、按摩等一系列活動,然后美美地吃個豐盛的晚餐,晚上九點多再回香港。事實上,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就有大量港人到深圳等地消費及游玩攻略。Maggie就和朋友們根據社交平臺上提供的信息逐一打卡。
從香港網民在社交平臺的反饋看,北上主要是為了娛樂放松、購物消費,更為豐富的購物選擇,相對更低的物價,是他們選擇到深圳消費的原因。鮑師傅、奈雪的茶、喜茶等許多年輕的新消費品牌,成為了許多港人到深圳的重要“打卡點”,也成了多數人返回香港必備的手信。
探究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的原因,性價比是一個方面,這從社交平臺上的留言可看出。有網友稱,其一位家人住粉嶺,經常會在周六或周日到深圳逛街吃飯,有一次回程時買了花膠煲雞回家做晚飯,花膠分量很足,包括瓦煲價格只要60元,“這在香港怎么可能”。
有的則認為出行便利是誘因,“從上周起,深圳灣口岸過關走200米左右就有免費巴士去各個深圳景點,例如海岸城、海上世界、萬象城、蛇口等,不用60歲也可以坐,如果不想等車,坐巴士也只是2元。”
也有的網友看重服務質量,“回深圳最大誘因是服務,深圳服務員的水平,贏香港十條街。”也有的講述了在深圳吃火鍋的禮遇,等位時有飲品、小吃,入座后貴賓級服務,生日還有壽面送。
事實上,除了餐飲、美容美甲、水療養生等傳統項目外,看電影、看演唱會、玩密室逃脫、劇本殺、修車保養、健身、看牙醫等開始加入港人北上的消費清單。同時,隨著內地文化逐漸流行于香港,內地明星和文化產品也逐漸進入香港市場。一些香港人開始熱衷于內地的電影、電視劇等文化產品。此外,一些香港家庭也選擇到深圳旅游或參加夏令營等活動,讓孩子體驗內地文化和教育方式。
香港零售市場有點難
在溫天納看來,港人“北上”深圳消費其實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以前港人在深圳就是生活用品的購置,或者主要用在飲食方面。疫情之后,我們看到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似乎消費者不大愿意在香港消費,即是本地消費出現了一種萎縮的情況,這對香港零售業的挑戰很大。那些人都去了哪里呢?當然有很多人去了深圳,也有的是去其它地方,我覺得他們在追求一種多元化的消費體驗。”
溫天納認為,香港在消費方面就比較單一,而且因為港元與美元掛鉤,在香港消費一點都不便宜。而從消費體驗來看,香港市場的服務態度不怎么樣,比不上深圳零售業,“原因有很多,最關鍵的是,香港零售業的成本很貴,生活成本、消費成本、交通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很貴,所以你都沒有辦法做到價格有競爭力,這是相當困難的。”
溫天納表示,對于怎樣重振香港零售業,消費體驗的獨特性真的很重要。如果在香港提供和深圳一模一樣的模式,而成本又貴兩三倍的話,這樣怎么行呢?這是個相當大的挑戰。所以,首先香港特區政府在規劃方面真的是要考慮下處理方法,怎么讓本地消費者留下,吸引到更多的外來客人。溫天納認為,可以從消費多元化、消費體驗的獨特性作為一個開始,從配套上,物流上或者政策上去支持。香港零售業的“緊箍咒”始終是成本,牽涉到住房成本、餐飲成本、消費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交通運輸成本等,解決這些問題不是政府能做得到的,所以只能夠從怎樣去培養、翻新一種文化體驗入手,不然的話,香港零售市場確實有點難。
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也在積極應對,包括發放消費券為市場帶來130億港元的消費力,推出“夜繽紛”“開心香港”等大型活動,希望留住本地客流,吸引外來游客。此外,香港也經常舉辦各類特色展覽。另有分析認為,香港在一些珠寶等高質量商品,以及進口貨品方面,由于免關稅等因素,仍然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
其中,香港“夜繽紛”自2023年9月底~2024年春季舉辦,涵蓋中秋、萬圣節、圣誕、除夕、新年等多個節日。在這時間段里,商場、博物館、主題公園等旅游景點,將會延長開放時間,并于夜間舉辦購物、飲食、藝術、教育、文化等活動。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灣仔、觀塘、堅尼地城3個海濱夜市,配合香港“夜繽紛”活動,初步估計總共約有10萬人次入場。活動會持續到明年初,每個周末都會在這3個場地舉辦“夜繽紛”。多個政府部門會積極協調,提供協助,更會吸納社會意見加入新元素。
兩地合作正當其時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并不擔心港人北上消費熱會對香港本地競爭力構成太大影響,香港應加強向全國、全世界推廣,吸引更多游客來消費。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港人北上消費熱潮的出現,是香港正在加快融入大灣區發展的表現,隨著兩地通關進一步便利化,以及”港車北上“等措施的落實,北上消費熱仍將進一步拓展至更多大灣區的內地城市。莊太量認為,香港零售業應該順應兩地發展的趨勢,發展出與深圳有區別的零售業。
深圳方面,目前正在推出吸引港人北上消費的多種措施。9月15日,深圳市發改委正式印發《深圳市關于促進消費的若干措施》,從優化消費環境、鼓勵汽車消費、支持住房消費、壯大服務消費、便利港人消費5方面共提出了21條具體措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