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7省市8天披露超7200億特殊再融資債發行計劃,對債市影響幾何
10月6日以來,各地披露的特殊再融資債券擬發行規模已超7200億元,這對債券市場有何影響?
9月13日,又有湖南、貴州、湖北等3個省份披露了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文件,自此全國已有17個省市披露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總額為7262.5358億元。不同于普通再融資債券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到期政府債券本金,特殊再融資債募集資金用于置換地方隱性債務。
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的文件顯示,湖南省、貴州省、湖北省此次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規模分別為643.2554億元、882.3804億元、92億元。上述債券均擬于10月20日發行,類型為記賬式固定利率付息債,將用于償還存量債務。

各地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情況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林倩冰 整理
據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統計,10月6日至10月13日,全國有17個省市披露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總額為7262.5358億元。
具體來看,云南兩次披露的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合計達1076億元,內蒙古兩次披露的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合計則為1067億元。
貴州、遼寧、湖南擬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券突破500億,分別為882.3804億元、870.42億元、643.2554億元。
廣西、重慶披露的擬發特殊再融資債券也接近500億,分別為498億元和421.9億元。
山東、福建、吉林、甘肅、天津、江西、大連擬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均突破100億,分別為282億元、282億元、250億元、220億元、210億元、156億元、135.58億元。
此外,青海、湖北、寧夏分別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96億元、92億元、80億元。
本輪特殊融資債券發行有何特點?
方正證券分析師張偉認為,較2020年至2022年上一輪特殊再融資債發行,本輪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節奏較快,發行期限也更長。截止到2023年10月10日,內蒙古、天津、云南、遼寧、重慶、廣西這6個省份本輪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加權平均期限達7.58年,高于上一輪的加權平均期限6.76年。他還指出,在本輪發行中,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的地區率先發行了特殊再融資債。
渤海證券分析師李濟安認為,特殊再融資債券的成功發行,將有效緩解地方政府的流動性壓力,更低的票息也可減輕地方政府的付息壓力。
本輪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對債券市場有何影響?
張偉認為,本次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節奏偏快,并且發行規模存在超預期的可能性,這會帶來政府債券供給增加,并給債市帶來負面擾動。假設10月-12月特殊再融資債券新增發行量分別為5500億、3000億和3000億,再結合國債和地方一般債的發行預測,預計10-12月政府債券凈供給將分別為6989億、6683億和9969億,4季度政府債券凈供給或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張偉稱,政府債券供給增加,也會給資金面帶來壓力,預計央行將會對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進行對沖。他指出,短期債市震蕩,等待債券供給壓力減輕并且資金面平穩后,債市依然存在修復機會。而城投短久期下沉依然適用,關注“次優”平臺。
國盛證券首席分析師楊業偉對此抱有不同的觀點。楊業偉認為,再融資債是存量債務置換,供給沖擊無需過慮。再融資債并非新增債務,從機構看,地方債持有者主要是地方商業銀行,債務置換的對象則主要是貸款。即使是公開債,弱資質區域的公開債也主要由地方銀行持有。因此,大部分地方銀行的資產由貸款、城投債甚至非標等轉為地方政府債,市場化供給沖擊有限。考慮到城投債務結構中貸款占一半以上,城投債占20%左右,保守估計,有近七成不會形成市場化供給,也就是說,即使特殊再融資債發行1.5萬億,市場化供給的不足4500億,沖擊有限。
光大證券分析師張旭認為,大量發行特殊再融資債會對投資者心理造成沖擊,但對債券市場走勢的影響較小。例如,2015年3月初發行大量置換債券的信息引發投資者恐慌,導致債券市場收益率明顯上行,但全年來看,以10年期國債為代表的債券市場收益率還是下行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