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門老街災后艱難復業:有人損失百萬,有人苦求賠償

暴雨來襲,防護無力,通往地下商場無人看守的入口,變成災難肆虐的幫兇,讓雨水倒灌,淹沒整個地下商城。
從9月8日算起,在經歷了20天的抽水、搶修、維護后,暴雨后的檸檬街終于恢復營業。被迫擺地攤的商戶們終于收拾好貨物,回到了地下商城。
老街地下商場共有200多戶商家,受“9·7特大暴雨”的影響,不少商家損失慘重——內衣內褲被雨水沖走,短袖襯衫5元甩賣,染色混色則直接丟棄,大型行李箱砍半拋售。
百貨廣場大廈負一樓的檸檬街商城(以下簡稱“檸檬街”)被公認為“災區”,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而作為倉庫出租的負二樓負三樓損失更為慘烈,10月4日還尚有積水,未完全清理干凈。
老街地下商城被淹,凸顯出國際頂流商圈背后的城市老化問題,也暴露出地下商城產權過度分散、物業管理混亂的沉疴。
文字 | 陳寶錚 程子懌 沈光萍
新媒體編輯 | 程子懌
指導老師 | 陳顯玲
輪值主編 | 沈光萍

突襲:
暴雨帶來的雙重極限考驗
受臺風“海葵”減弱后環流和季風影響,深圳市9月7日晚至8日早晨普降極端特大暴雨,打破了深圳1952年有氣象記錄以來7項歷史極值,其中5項出現在羅湖區。
位于羅湖區的深圳水庫超過汛限水位,于8日00:15緊急泄洪,洪水借深圳河排至深圳灣入海口。老街地鐵站附近的桂園路,緊鄰深圳河支流布吉河,距離深圳河1km,是本次暴雨中影響較為嚴重的片區。
短時間的降水集中,再加上凌晨的緊急泄洪,羅湖經受雙重極限考驗:道路被淹、居民被困、停電停水、搶修遇到阻礙……
家住在桂園路的劉芳回憶水浸當晚,23點左右被鄰居的敲門聲吵醒后,她和老伴匆匆走下閣樓,才發現家里進水了。將米面轉移到閣樓后,劉芳判斷水不會再漲了,便不再理會。凌晨驚醒時,老兩口下床一看,冰箱竟然浮了起來。劉芳趕忙攔住企圖上前的老伴兒:“別管了別管了,命要緊命要緊!”
桂園街道與東門街道相連,老兩口在馬路對面的郵政大廈一樓租了個門面。此時,附近商家打來電話通知老兩口——他們的早餐店進水了。一米五左右的劉芳比量了一下肩膀說:“那時候,水已經這么深了。”
8日中午,老兩口才得空來店內看一眼。“一看就傻眼了,我的心都寒了。那真是,一夜之間打回舊社會。”劉芳苦笑了一下。鍋碗瓢盆、冰箱、壓面機…店內所有東西一律重置。
毗鄰早餐鋪的是一家西點烘焙店。店主方先生表示,他們已于15日復業。
監控顯示,8日零點十分許,水已經漫到店內。店員下班前塞在門縫的抹布已然失去作用。凌晨快一點鐘時,整個羅湖片區都斷電了,監控畫面也隨之消失。方先生很是著急,但奈何住得遠,只能來回切換APP,關注老街的最新動態。
凌晨兩點,鄰居給他發送了一條20秒左右的視頻。視頻畫面中,消防車駛過建設路激起的水浪,把玻璃門的門鎖打掉了。頓時,洪水“轟”地一聲沖開玻璃門,店里的很多東西瞬間飄浮起來。
由于國貿站、老街站暫停服務,方先生只得在會展中心下車。在打車、坐公交樣樣不通的情況下,方先生掃了輛共享單車,一手握車把手,一手撐傘,騎行7.7公里到達地王大廈時,水位正沒過他的小腿。
9日早上9點52分,趟水過河的方先生到達店鋪時,水已經退去了。
推開玻璃門,方先生崩潰了。一樓地面遍布泥漿,包材散落滿地。柜子倒的倒,歪的歪。木制的收銀臺經不住水的沖擊,斜歪在方先生面前。臺面上的收銀機、iPad和工作手機都碎在地上,玻璃渣混著黃泥粘在瓷磚上,沒有一處可落腳的地方。

一片狼藉的西點烘焙店后廚 受訪者供圖
10日,全店投入到清掃工作中,打掃、擦洗、消毒一樣不落。烘焙店的大型設備較多,發酵箱、烤箱、冰箱等機器都要經過反復檢查,才能確認是否需要更換。而更換設備,就意味著更長的等待。
“損失了六七十萬,我們店是這一排受災最嚴重的”,方先生嘆了口氣,“影響是挺大的,周邊的地下商場到現在都沒通電。”
羅湖東門的地下商場眾多,商鋪密集,大多數貨品和店面嚴重泡水。公開資料顯示,檸檬街商城位于深圳地鐵1號線老街站C出口,緊臨地王大廈和東門商圈,是東門老街地標之一。
如今,墻壁發霉、天花板塌落、異味未散…檸檬街商城已經成為此次暴雨中東門地下商城嚴重水浸地區之一。

災后:
沒有保障的一地殘局
“當時淹到這個位置,”張麗用手比劃了一下水位,大約離地二三十公分,“最下面一排柜子里的東西都泡壞了,大概損失了十幾萬。”張麗在檸檬街經營了十多年,這還是第一次遇到地下商城被淹的情況。
東門老街被淹一周后,受災嚴重的檸檬街才剛剛完成抽水工作,僅允許商戶進入地下收拾店鋪。
此時的檸檬街不復往日的熱鬧,商鋪大多大門緊閉,冷清中只有發電機的嗡鳴聲和裝修店鋪的聲音。地下商城還沒恢復新風系統和空調,被水滲透泡爛的天花板張著黑黢黢的洞口,通道里充斥著一股霉味和刺鼻的油漆味,還夾雜著雨后泥沙的腥味。

檸檬街被水泡爛的天花板 記者拍攝
因泡水嚴重,張麗丟棄了所有泡水貨物。但也有不少商戶為了盡快回血購置新貨物,選擇將被水泡過的商品清洗消毒,再拿到廣場上低價賤賣。老程就是其中之一。
老程做行李箱批發生意,在檸檬街負三樓租了倉庫用于堆放貨物。據大部分商戶說,水從負一樓的檸檬街直接灌進負三樓,摧毀了整棟大廈的電力設備,因此負三樓損失最大。“辛辛苦苦那么久被大水一次性收拾了。”老程沒有仔細算,但起碼虧了十萬多。
不同于幾塊錢的內衣內褲,大多數消費者覺得行李箱易于清洗,也不接觸皮膚,“買回去洗洗就能用”。被水泡過的箱子比較多,老程基本是虧錢賣出去的,但不至于血本無歸。
同樣在負三樓租了倉庫的小錢卻沒有那么好運。天氣漸涼后,小錢提前聯系廠家訂購了三車秋冬裝堆放在倉庫,與還沒賣完的夏裝一起被水淹了。五元一件的短袖,清倉處理,小錢賣了兩萬多。
但在這場暴雨中,小錢損失了一百萬,現在還欠著銀行兩百多萬的貸款,清倉入賬不過是杯水車薪。他說:“做服裝生意本來囤貨就多,還損失了一些吃的、化妝品,很多錢是明面上看不出來的。”
“沒有說法,更沒有賠償。”面對損失,大部分商家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吞。
老程的十萬,張麗的二十萬,小錢的一百萬……暴雨造成如此大規模的損失,誰來承擔?
按正常的程序來說,商戶向物業管理方交了租金,也交了管理費,那么物業管理方應為商戶購買保險。
保險公司業務員謝先生介紹,如果商戶購買了財產險,可以在災后整理損失清單,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在雙方都沒有異議的情況下,最多兩天就能完成。一般情況下,自然災害導致的損失,免賠20%,也就是說十萬元的損失,能賠付八萬元。
但經過調查發現,許多商戶都表示物業從始至終都沒有給商戶買過保險,商戶也從未想過自己的店鋪需要購買財產險保障財產安全。
據富德生命人壽保險公司客服介紹,東門老街的一家大約四十平方米的精品女裝店,每年需要交兩到三萬的保險費。由此可見,商戶每年在保險上的花銷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檸檬街仍在清理中,尚未開放 記者拍攝
“聯系物業管理處根本沒人理,發信息不回,打電話也沒人接。直到管理處的人把管理費的單子送過來,我們才第一次見到人。他們只催我們繳管理費,說其他的不歸他們管。”災后,商戶們也曾多次向物業管理方討要說法,但都得不到答復。
知情業主透露,負二三樓原本是公共停車場,是物業管理處私自改建倉庫,把公共空間租給商戶。負二、負三的倉庫本就是違章建筑,無法進行投保,許多保險公司也沒有針對地下空間的保險產品。
得不到物業管理方的答復,許多商戶向東門街道辦事處遞交了材料,希望獲得賠償。
“業主肯定有交物業費給物業公司,雙方有簽約物業管理合同,那么就根據物業管理合同去起訴,街道辦事處只負責調解。雙方如果談不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東門街道辦事處表示,賠償和補貼不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他們只負責協調矛盾以及傳達通知。目前,東門街道辦事處已經上報受損商家的訴求。
“現在都是自己掏腰包重新裝修的。”國慶臨近,商場通知28號可以正常營業,張麗急急忙忙聯系人定制新的柜臺,“他們都在趕著28號必須營業。遭這么一淹,貨都淹得差不多了,現在哪家不忙著搞搞貨。”無法得到賠償,張麗只能打起精神投入接下來的經營中。
9月26日,檸檬街商城的電力系統已經修復,大部分店鋪也恢復了營業。但商戶的損失由誰來負責,這仍是個疑問。

追問:
租戶質疑物業未盡責任
有知情商家透露:“暴雨當晚,如果不是物業沒有提前預防,百貨廣場大廈不至于停水停電這么久。”9月18日,因暴雨而搶修了10天的老街地鐵站恢復運營時,A出口的八達商城早已正常營業,而C出口的檸檬街商城卻依舊在清理中。
暴雨當晚,物業沒有一個沙包,沒有一個沙袋,通往檸檬街的10個入口無一人看守。23點,正在打麻將的物業員工被臨時叫出去裝沙袋——沙子還是物業向其他商戶借來的。沙子用完了,就用桌椅板凳、瓷磚來擋水。根據商戶提供的現場照片,大量未拆包裝的瓷磚抵著木板,壘成一道防洪擋水板。
整個地下商城,除了老街地鐵站A出口處放置了防淹擋板,記者未再看到任何搶險救災器械。根據羅湖區東門街道2020年10月印發的《東門街道辦事處防汛防旱防風應急預案》,當市氣象臺預報超強臺風將登陸或嚴重影響轄區時,城區治理辦(城管組)、公共事務中心應迅速組織搶險救災物資與器材的供應。
沒有沙袋、沒有防淹擋板,簡陋的防御根本無法阻擋暴雨的進攻。

物業所做的防洪措施 受訪者供圖
目睹現場的高層租戶說:“是物業沒有盡到管理責任,既沒有提前準備沙袋,也沒有通知商家預防,才導致了大家的損失。”
眾人口中的“物業”,即深圳市兆邦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百貨廣場大廈管理處。管理處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兆邦基負責百貨大廈的物業管理工作。
電梯間內,可以看到物業張貼的通知:百貨廣場大廈負三樓高低壓、供水、空調、電梯、消防等設備損壞非常嚴重,基本報廢,物業公司正在搶修。
當記者問及檸檬街的物業管理情況時,管理處工作人員呵斥道:“檸檬街沒有你們說的那么簡單。”據工作人員所說,檸檬街有三個業主,金百隆、奧康德和兆邦基,三者之中,兆邦基的鋪位占的是小頭。
工作人員說:“金百隆和奧康德都有注冊物業公司,有獨立的工程師傅和管理人員,他們自己管自己的商戶。我們只負責收物業費,代收水電費。”
針對此種說法,上述知情業主稱:“那都是過去式了。奧康德早就賣給兆邦基了,兆邦基是大業主也是管理處,理應為我們負責。”停水停電半個月,這個月的管理費反而貴了200塊錢,他懷疑兆邦基將搶修設備的費用轉嫁到了業主身上。
10月1日,記者撥打了奧康德張貼在檸檬街的招商電話,詢問檸檬街商鋪出租和物業管理的相關事項。對方則回復,負一樓已經租滿了,物業管理找兆邦基物業。

百貨廣場大廈的結構示意圖 記者繪
百貨廣場大廈曾被稱為“深圳最強爛尾商場”,近千個商鋪上百個業主,中間幾度易主,產權糾紛不斷。2012年下半年,兆邦基和奧康德因“爭地盤”爆發沖突。老業主透露:“誰是這里的物業,是要靠搶的。業主的權力還沒有物業大!”不交錢,就停水停電。
相關資料顯示,奧康德與兆邦基之間的確存在買賣關系,但并非絕對的“收購”,奧康德仍是檸檬街業主之一。
如果收取23元/m?2;管理費的兆邦基不負責檸檬街的物業,那么檸檬街的物業管理方是誰?
在高德地圖APP上搜索“檸檬街”,會出現“金百隆檸檬街商城”的信息。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事主體登記簿顯示,金百隆的一般經營項目包括“按商場模式經營管理檸檬街商品市場與物業管理”。
9月27日的工作時間,金百隆的辦公室關著燈,兩把自行車鎖將大門牢牢鎖起,室內桌椅翻倒、擺放混亂,撥打電話無人接聽。

反思:
困境下的東門老街
何處安放?
2021年,東門街道辦事處公示了《東門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一期)項目建議書》,東門老街將迎來一次全面的升級改造。該改造項目總投資估算約5.4億元,建設總工期為29個月,建設范圍包括大世界廣場、太陽百貨廣場、深圳百貨廣場等建筑,改造內容包括電力及消防設施、地下管道等。
相關報道稱,經過此次改造,東門老街將大變樣,變身國際頂流商圈。
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東門老街確實需要一次實實在在的升級改造。張麗曾透露,平時下大雨時,檸檬街的天花板就會漏水,十幾年未曾得到解決。
同人一樣,城市也會老化。簡·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書中指出,城市老化是城市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階段,存在“點狀老化-片狀老化-區域老化-系統老化”的傳導過程。
微觀層面的點狀老化,表現在社區機能上——社區機能隨著時間而衰敗,如果管理和維護不當,就會加速損耗,由此激化社區居民與物業的矛盾,造成物業管理費征收困難,陷入惡性循環。
2023年的一場暴雨將東門老街打回原形。暴雨后的東門老街,洗去國際頂流商圈的脂粉,顯露出城市老化的頹態,街道辦事處應急處理的疲態,物業管理混亂的惰態。困境下的東門老街,何處安放?
(文中出現人物均為化名)


原標題:《東門老街災后艱難復業:有人損失百萬,有人苦求賠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