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緊盯“靠X吃X”式腐敗,讓整治重拳更精準
“靠金融吃金融”“靠足球吃足球”。這是近日公布的劉連舸、杜兆才被立案審查調查中分別用到的表述。網民們對這一“新聞眼”關注度比較高。
“靠X吃X”式腐敗,并不是新近才有的事。對這種腐敗,相關整治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就在今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工作規劃(2023—2027年)》。此《規劃》對標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對以零容忍態度嚴懲腐敗作出部署,緊盯重點問題、重點對象、重點領域,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顯然,緊盯“三大重點”,就是要精準重拳出手。
在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連舸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立案審查調查通報中,這樣寫道:“毫無紀法底線,擅權妄為,‘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貸款融資、項目合作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在對國家體育總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杜兆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立案審查調查通報中,這樣寫道:“公器私用,‘靠體育吃體育’‘靠足球吃足球’,既想當官又想發財,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職工錄用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這就是劉連舸、杜兆才“靠X吃X”式腐敗的具體表現。這種腐敗既惡化了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政治生態,又極大損害了國家和群眾利益,危害性極大。
每個領域的腐敗都有其特點。以金融來說,較之傳統腐敗犯罪,金融領域職務犯罪涉案金額大、涉及范圍廣、傳染性強。與常規的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犯罪行為相比較,金融系統腐敗具有涉案主體身份復雜、覆蓋面較廣的特點,還存在犯罪手段復雜隱蔽且具有專業化的特點。金融領域腐敗分子很多精通監管規則,熟悉市場操作,犯罪手段從過去的直接以權謀私轉化為利用專業知識、通過金融業務程序進行作案。
這正是劉連舸能夠“靠金融吃金融”的便利性、復雜性和隱蔽性之處。唯有以緊盯的措施,才能最終把“靠X吃X”的腐敗分子挖出來。
最高人民檢察院曾在8月22日發布第四十七批指導性案例,指導性案例共4件,均為實踐中常見且具有較強代表性、指導性的案件,可為各地檢察機關準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提供參考借鑒,以切實增強金融領域反腐的精準性。
緊盯“靠X吃X”之腐敗,不只在金融和體育領域,其他領域行業也存在。比如,醫藥領域的反腐同樣也折射緊盯“靠X吃X”的效果。本輪醫藥反腐的錨定方向是“精準打擊”,既要形成全國性集中整治醫藥腐敗問題的高壓態勢,也要確保在常態化醫療條件下,醫務人員能夠專注于醫療診療工作和行業技術的創新研究。事實證明,緊盯“靠X吃X”之腐敗,可以讓重拳更精準。
“靠X吃X”式腐敗的存在根源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機械地把“靠X吃X”和“環境土壤”劃上等號。要注意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劉連舸、杜兆才腐敗問題的通報中,指出了相同之處:“喪失理想信念,背棄(離)初心使命”;還有擅權妄為、公器私用,也是一種共性描述。可見,之所以出現“靠X吃X”,原因并不只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的問題。
遏制“靠X吃X”式腐敗,還得要綜合施策。從治標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標之中,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讓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覺悟而“不想”。要實現這“三不腐”,恰恰離不開內因這一決定因素。
總而言之,深入有效查處“靠X吃X”式腐敗,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聚焦重點、精準發力,針對“關鍵少數”、關鍵崗位的腐敗問題進行重點突破,誰有問題、哪里有問題,都要一查到底,讓整治的重拳更精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