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00多萬元項目造價虛增至750萬余元,落馬干部龍銀珍貪腐細節披露
“她表面是‘官’,暗地里卻是長袖善舞的‘商’,繼續用這種方式‘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全然不顧自己黨員領導干部的身份,也不顧‘國地通’項目脫離湘西州實際、花費巨額資金卻完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造成國家資金重大損失的事實。”
10月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了湖南省湘西州政府辦公室原二級調研員龍銀珍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詳細案情。
龍銀珍,女,1964年10月出生,1984年8月參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大龍洞鄉黨委組織委員,花垣縣排料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花垣縣窩勺鄉黨委書記,花垣縣副縣長,花垣縣委常委、副縣長,湘西州農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湘西州農業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等職。
報道稱,2018年1月,龍銀珍被調整至湘西州政府辦公室工作,卸任實職,出任州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臨近退休,龍銀珍開始有些惶恐不安:退休之后如何才能生活無憂、富足享受?由此,貪念在心中萌生。
令龍銀珍沒有想到的是,退休之前她又得到了組織重用。調任州政府辦公室調研員時間不長,她便接到組織命令,由其兼任湘西州“智慧湘西”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智慧辦”)主任。到“智慧辦”任職后,不熟悉業務的龍銀珍私欲膨脹,走上了由風及腐的墮落之路。隨著手中項目越來越多,龍銀珍可支配的項目資金也越來越大,經常有人邀請她吃吃喝喝,她也經常組織各種飯局“協調”關系,有時候甚至用紅包開路,一步步違紀破法。
報道指出,“智慧辦”雖然是一個臨時機構,但人、財、物和工作都相對獨立,而且湘西州地處偏遠山區、信息閉塞,缺乏信息化建設相關技術人才,存在信息壁壘,這給了龍銀珍極大的操作空間,成了她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加速器”。
當時,為推進“智慧湘西”建設工作,湘西州成立了“智慧湘西”建設指導專家團隊,經過多次工作接觸,龍銀珍與指導專家張某(另案處理)一拍即合,決定“靠項目吃項目”,在“智慧湘西”項目上“做點手腳”,并稱之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2018年9月,經張某提議,龍銀珍決定成立公司承攬自己分管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同時還說服了同為公職人員的朋友楊某(另案處理)一同參與。10月,三人注冊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為掩人耳目,龍銀珍找到親友代為持股,自己則隱居幕后操縱這個既沒有技術人員、也缺乏相關資質的“影子公司”,開始了自己的瘋狂斂財之路。
報道披露,這個新成立的科技公司在完全不具備項目平臺建設和系統運維能力的情況下,很快接到了一筆“大單”,即湘西州“國地通一體化時空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以下簡稱“國地通”)。項目實施后,龍銀珍和張某私自將300多萬元造價虛增至750萬余元,虛增部分以軟件運維費用名義全部支付給自己的科技公司。騰挪轉手之間,龍銀珍幾人“賺”到了327萬元。
嘗到甜頭的龍銀珍認識到了“智慧辦”的“價值”,而且認為有張某這樣的高級專家做技術指導,能規避檢查,違規承攬業務就更大膽、更直接。她利用職務便利,在招投標時設置前置條件為自己的公司量身定制,通過虛增項目造價騙取項目資金的方式,相繼實施了湘西州數據通微服務平臺、公共認證服務平臺、政務服務數據調度平臺等多個項目。
據調查,龍銀珍三人開辦的科技公司主要業務中有90%來自于“智慧辦”。短短3年多時間,公司收入1800多萬元,其中1600萬元直接或間接來源于“智慧湘西”建設項目,被龍銀珍、張某等人采取虛增項目造價的方式非法占有。
2022年4月,龍銀珍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湘西州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22年11月,龍銀珍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23年3月,龍銀珍因犯貪污罪、受賄罪,數罪并罰,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由于自己的私心和貪婪,讓我這個有著30多年黨齡的人,在臨近退休時,利用職務便利非法獲利,侵吞大量國家資金中飽私囊,給黨的事業和國家資金造成了重大損失,給組織抹黑,破壞了黨的形象,造成了惡劣影響,我現在深刻認識到自己違紀違法犯罪問題的嚴重性,我知罪、認罪、悔罪,愿意接受組織處理和法律嚴懲以警示后人?!饼堛y珍在懺悔錄中寫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