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軟化血管”坑了國人三十多年,喝醋、紅酒都是瞎扯
原創(chuàng) 編輯部 小吳 常笑健康
今年72歲的陳大爺,半年前體檢時被診斷患有頸動脈粥樣硬化,這個結(jié)果讓陳大爺很緊張。
鄰居告訴他,醋是酸的,可以溶解血管里的脂肪和鈣質(zhì),起到軟化血管的作用。陳大爺如獲至寶,每天都喝上一杯。炒菜也會加入醋,甚至吃餃子剩下的醋也會喝完。

不知不覺,半年過去了,陳大爺決定去醫(yī)院復查,但復查結(jié)果令他吃驚,血管斑塊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增大了。此外,陳大爺還出現(xiàn)了胃痛,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得了胃潰瘍……
軟化血管?都是在瞎扯!
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中,八成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
對付這個實力派“殺手”,除了吃藥和做支架,一些號稱能“軟化”血管的方法不斷涌現(xiàn)......這些真的管用嗎?
喝醋可以軟化血管?
假!
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進入腸道以后會被消化道吸收,不會直接進入血管, 也就無法發(fā)揮到“軟化”的作用。另外長期喝醋反而會刺激胃酸分泌,會改善胃的酸性環(huán)境產(chǎn)生一些不適癥狀,損傷胃黏膜、灼傷食道。

喝紅酒可以軟化血管?
假!
很多人都認為紅酒中的白蘆藜醇對血管有好處。但先不說劑量問題,白藜蘆醇對心血管的作用也僅僅是動物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能否對人體適用尚不確定,更不能期望它來發(fā)揮作用了。
況且紅酒也是酒,喝多了會對血管和肝臟有損傷,WHO以及其他權(quán)威機構(gòu)都明確反對靠飲酒來保護血管或心臟。

吃洋蔥、香菇、木耳等可以軟化血管?
假!
很多人堅信通過食物可以“軟化”血管,比如洋蔥、木耳、茄子、生姜、大蒜、西紅柿、香菇、山楂等等。
這些食物,確實很健康,也或多或少有著一些可以抗血栓的成分,但和紅酒中的白蘆藜醇一樣,還停留在在動物實驗階段。而且,這些成分物質(zhì)其實并不多,即使每天都大量食用,也難以達到實驗劑量。
如果只想通過飲食來“軟化”血管,可能會加重血脂紊亂,對有些人來說是很危險的行為!
吃深海魚油,能軟化血管?
不靠譜!
很多商家宣稱深海魚油能“軟化”血管、抗血栓、降壓降血脂、疏通血管、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深海魚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確實比淡水魚高,多不飽和脂肪酸也確實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它不能直接作用于血管,來“軟化”血管。而且市面上魚油質(zhì)量參差不齊,不建議大家隨意購買食用。

真相
“軟化血管”就是個偽命題。
其實,血管一旦老化、硬化,就很難再回到年輕時的“柔軟”狀態(tài)。因為動脈硬化就像人的皮膚皺紋,是歲月打下的烙印,不能逆轉(zhuǎn)。每個人的血管都會發(fā)生動脈硬化,都會出現(xiàn)斑塊,就像人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
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通過一些方法,來延緩血管的老化、硬化。
保護血管,這5招才管用!
像陳大爺這樣的情況,除了醫(yī)生處方的他汀類、卵磷脂等藥物外,日常生活這5招,也能控制斑塊變大:
第一招:吃起來
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zhì)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以清淡飲食為基礎,忌油膩,可多進食一些蔬菜、低脂、高纖維素食物。此外,還要避免高鹽攝入。
第二招:戒下來
尼古丁、焦油以及酒精,都是傷害心血管的利器。戒煙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至于各種酒類,也建議大家盡量少喝或不喝。每天攝入酒精的量,男性不超過20克,女性不超過15克。
第三招:動起來
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和死亡危險,我們應該每天堅持快走6000步以上,每周進行至少2次抗阻訓練。
第四招:瘦下來
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建議:超重和肥胖者在6~12個月內(nèi)減輕體重5%~10%,使體重指數(shù)BMI維持在18.5~23.9 ;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第五招:開心起來
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學會放松。高壓力、經(jīng)常情緒化的人也是動脈硬化的高危人群。如果真的覺得自己有心理上的問題,不要諱疾忌醫(yī),應該及時到心理疾病專科門診咨詢或就診。
動脈粥樣硬化一生都在緩慢發(fā)展,養(yǎng)護血管貴在堅持!
參考文獻:
劉建龍. 喝醋軟化血管沒道理[J].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8年(6期).
孟昭群. 洋蔥和黑木耳軟化血管是忽悠人[J]. 家庭醫(yī)學, 2021年(10期).
錢多多. 血管真的能被“軟化”嗎[J]. 健康博覽, 2020年(2期).
謝皛. 防治心血管疾病,做好7點[J]. 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 2023年(9期).
唐禮江.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日常預防[J]. 健康人生, 2018年(12期).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