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媒體建議當地設立“臺風‘山竹’災害紀念遺址”
陳智軍/讀特客戶端
字號

超強臺風“山竹”掃過10多天了,深圳繁重的災后清理工作還在進行,走在街巷里,到處能看到倒下大樹的清除、街面的恢復。
后來的人,如果沒親歷過14級“山竹”的橫掃,不親眼看到一顆顆被吹倒的粗壯大樹,僅憑照片和視頻,很難想象到它的巨大破壞力。即使親歷過的人,看到城市很快恢復到一切如初,對臺風的敬畏和防范,也就要隨風而逝了吧。
在臺風災后清理緊張有序進行的同時,不妨在受災嚴重的一兩條小街或者公園里被摧殘破壞嚴重的區域,專辟出“臺風山竹災害紀念遺址”,保存災后大樹倒下的的狀態,以警示后人對自然的敬畏、增強對臺風危害的直觀感受、對災害防范的高度重視,以及彰顯這次災難沒死一個人的防災奇跡。
大的自然災害發生后,在受災嚴重地段專門辟災害遺址,保留災后原始狀態,以警示后人,這是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做法。汶川地震后,國家保留了震后遺址,臺灣也有風災和地震遺址。這次幾十年未見的14級臺風災害,對深圳城市環境和市民生活的巨大影響,足以夠得上設立遺址以紀念。
如果擔心影響交通和出行,不便設整條街的遺址,哪怕原地集中保留一些露出地面的樹根也好。沒必要整個城市全部清理得干干凈凈,不留一點痕跡,再過一段時間,就仿佛什么也沒發生過。
畢竟在2018年9月16日,深圳經歷了一場特區歷史上罕見嚴重的臺風災害,并成功抗災。我們應留下一點災害的痕跡。
(原題為《建議深圳設立“臺風‘山竹’災害紀念遺址”,你怎么看?》)
責任編輯:蔣子文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