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虧3億估值卻翻140倍!風口過去,趣致如何裸泳?

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自動售貨機趣拿的母公司就是趣致。
作為一個O2O新品體驗營銷分享平臺,趣致集團(全稱:Qunabox Group Limited)及其下屬的體驗平臺“趣拿”,將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運用到快消品銷售業務中,用智能終端為快銷品品牌提供服務,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不斷整合線下和線上的消費者流量。
其實早在2017年,趣致集團便謀求過A股上市,但一直到2020年底都未能開花結果,最終趣致集團選擇轉戰港股。
可是雖然港股的上市要求比A股相對寬松一些,但是國內快消品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營銷市場行業整體的風口已經過去,同時行業整體的容量有限,而趣致集團又尚未能實現盈利,不知二級市場投資者是否會為其買單愿意為其慷慨解囊。
一、估值翻140倍,給投資人送股
據悉,趣致集團是由殷玨輝于2013年7月,在由殷玨輝于上海創立。這位南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擁有著過人的膽識和敏銳的行業嗅覺。
1998年,南京大學畢業的殷玨輝進了江蘇省電信有限公司,在2002年,為了追隨在上海從事高端芯片研發工作的老公,舉家搬遷到了上海,并于2003年創立了上海蘇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服務于摩托羅拉、AIA、DHL等知名企業。
2013年,深刻了解了快消品營銷痛點的殷玨輝敏銳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決定再次創業,便成立了上海趣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為快消品牌提供營銷解決方案,收取相應的服務費,同時也通過公司的智能終端及在線平臺,銷售相關快消品。

趣致集團業務模式 摘自《招股說明書》
成立至今10年,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看中并認可趣致集團的營銷模式,紛紛向其拋出了橄欖枝。前后進行9輪融資,不僅為趣致集團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也將其估值猛推到了高處。從最初的2857萬元,到2023年6月底的近5.71億美元,10年時間,估值翻了140多倍。

趣致集團融資歷程 摘自《招股說明書》
有老鷹基金、源渡創投、君聯資本、廈門建發等明星資本紛紛入股。而2023年6月底前完成的F輪融資中,Ai Liang Shan共投資6000萬元,而這家公司是2023年2月15日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的有限公司,的實控人為安吉縣財政局,屬于地方國資。
而在這些機構投資者中,最特別的當屬老鷹基金。2013年老鷹基金便參與了趣致集團的種子輪融資,以200萬元獲得了其7%的股權,之后趣致集團為答謝老鷹基金創始人劉小鷹為公司提供的財務顧問服務(FA),給劉小鷹個人無償贈與了3%的公司股權,由老鷹基金代持,按目前的市值來計算,老鷹基金所持股份已經浮盈過億了。
然而,與趣致集團狂飆的估值水平比起來,其業績就顯得十分遜色了。
二、虧損3億,一年半閉點6610個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至2023年6月底,趣致集團的總營業收入分別為3.65億元、5.02億元、5.54億元和3.64億元,近3個完整財年營收整體增長51.78%,同時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14.1%。
而同期,公司的凈利潤分別是-1.12億、-1.39億、-0.94億和0.65億元人民幣,3年半時間合計虧損近3億元。成立至今公司整體上并未能實現盈利。

趣致集團近年業績情況 摘自《招股說明書》
細究其原因,公司近年來的經營趨勢并不樂觀。
截至2023年6月底,趣致集團的業務分布在全國22個城市,運營中的體驗式智能終端有6018臺。而《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2023年6月底,趣致集團的智能終端總數分別為4017個、8520個、7402個和6018個,近1年半,關閉終端數6610個,同時終端總數從2021年開始也逐年減少。2023年6月底相較2021年減少29.37%。

由于終端點位數在減少,且其智能終端絕大部分都放置于商場等商業物業內,于是平攤到每個點位上的點位費、信息技術服務費、存貨撇減等費用便在不斷增加,這也致使趣致集團的毛利率在逐年降低。從2021年的68.8%,下降至2022年的60.4%,在2023年上半年又進一步下滑到53.4%,整體降幅達到22.38%。
而趣致集團的整體業務創收非常依賴智能終端的數量和覆蓋密度。消費者在趣拿app上進行互動后,能否成功轉化的關鍵之一是,消費者是否利用智能終端進行快消品購買,如若智能終端覆蓋密度不夠,最近的智能終端在離消費者較遠的地方,則會極大減弱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然而趣致集團面臨的問題還遠不止如此。
三、行業風口已過,趣致如何裸泳
市場上一直有傳言說,趣致集團會成為分眾傳媒(002027)的勁敵。此種說法未免為時過早。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以2022年快消品AIoT營銷收入來計算排名,趣致集團在全國快消品AIoT營銷市場上排名第3位,市場份額約為3.5%。而排名第一的分眾傳媒(002027)市場占比有26.4%,趣致集團于其有數量級的差別。

頭部企業市場占比情況 摘自《招股說明書》
而分眾傳媒近年的凈利潤一直保持在高位,2023年上半年,55.17億元的營業總收入,凈利率達到22.26億元,凈利率達到40.35%。從盈利性來講,趣致集團與分眾傳媒就有莫大的差距。有利潤的加持,分眾傳媒擁有更大的靈活性和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分眾的商業場景還是主要以樓宇電梯為主,商業模式也有差異。
趣致集團在經營過程中,主要是吸引消費者流量去滿足快消品牌客戶的兩大類訴求。一是提高品牌認知及獲客能力;二是加深消費者印象、優化營銷策略及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抖音、小紅書、各類直播平臺的帶貨博主火起來以后,KKV等零售品牌集成店大規模鋪開后,對趣致集團的經營都是不小的沖擊。快消品牌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途徑,客戶會從中選擇推廣效果更優、推廣范圍更廣、價格更便宜的途徑。
與快消品以及消費型人工智能相關的一級市場投資風口已經過去。目前積壓的相關標的公司不少,大都是在排隊IPO或者準備IPO,一級市場投資者的追加投資熱情不高,都想著如何獲利離場。
按照灼識咨詢的預計,到2027年,中國國內的快消品市場總規模才大約432億元。

中國快消品AIoT營銷的市場規模 摘自《招股說明書》
與市場總規模相比,趣致集團當前約5.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的估值并不便宜。倒掛的一級市場估值也會極大影響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現階段,穩定盈利是關鍵,不僅是企業經營的需求,也是給投資者的一顆定心丸。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