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鎮如何改變“千鎮一面”?長三角古鎮大會朱家角啟幕
“小橋、流水、人家”“粉墻、黛瓦、馬頭墻”…… 江南古鎮是長三角的專屬文化符號,是江南最具代表的市鎮,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承載著古樸的吳儂民俗風情。據統計,僅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錄的長三角古鎮就有80個,占全國比例高達25%以上。9月26日-27日,第四屆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在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舉辦。會上,主管部門、專家和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古鎮代表齊聚一堂,分享成功的古鎮發展案例,尋求長三角古鎮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樣本。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古鎮如何改變“千鎮一面”的狀況?還需從自身最有優勢、最有資源的地方出發,聚焦文物建筑、名人故居、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深度挖掘歷史底蘊,拓展文旅業態,提升古鎮體驗品質,強化運營管理能力。

朱家角古鎮

朱家角古鎮
以上海的朱家角古鎮為例,朱家角古鎮位于青浦區中南部,是上海地區保持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鎮。近年來,朱家角古鎮以水鄉文化為底蘊,以人文資源為依托,豐富業態空間、布局多元項目,重塑古鎮風貌。注重在保留文化資源獨特性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與市場需求相融合。

朱家角 大清郵局舊址
比如古鎮大清郵局的升級改造在突出歷史古建原貌的基礎上,充分挖掘獨特文化內涵,將文化交流、咖啡品鑒、文創體驗、藝術展陳、研學沙龍、搖船游湖等多元文化體驗有機融合,努力探尋一條傳統郵驛文化與現代新潮元素,文物保護與商業開發兼顧的道路。重裝升級后的朱家角大清郵局滿足游客需求,為古鎮老街提供全新的文化活動場所,既讓老建筑“活”起來,也形成全方位、多感官的現代文旅新體驗。

朱家角古鎮開幕演出沉浸式戲劇《神人暢》

朱家角開啟超沉浸藝術季
地處青浦徐涇蟠龍古鎮的蟠龍天地是上海新晉網紅打卡地。項目作為國內舊城改造創新典范,歷史底蘊和現代氣息兼容并蓄。其在開發過程中注重歷史保護,文化煥新,項目團隊花費3年時間對當地文化深度挖掘,用2年時間醞釀撰寫出版《蟠龍新志》,通過重新梳理蟠龍散落的歷史元素,將原本已經破損的古鎮脈絡重新鏈接起來,繼續延續蟠龍歷史。開發過程中,請歷史專家參與討論細節,荒廢的程家祠堂、香花橋被修葺一新,藏在河道淤泥里的蓮花形古寺柱礎、被村民用混凝土澆筑成坡的老石階等也得以重見天日。

香花橋(蟠龍橋)資料圖片

香花橋
煥新后的蟠龍古鎮,3公里江南水系,延續水鄉傳統,保持十字街區域的空間肌理,香花橋、鳳來橋、程家祠堂等3座文物保護建筑和眾多老建筑修舊如舊,再現蟠龍十景、九龍一鳳等歷史風貌。

蟠龍古鎮
位于江蘇省常州市的焦溪古鎮是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的典型代表。古鎮在文旅融合創新發展過程中,注重遺產保護,在此基礎上對古鎮歷史建筑、文物古跡進行可持續活化利用。

焦溪古鎮
焦溪古鎮有著價值很高且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資源。當地穩妥開展各級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筑、歷史街巷、歷史河道等遺產要素的保護和修繕,精心修復原生古鎮。在保護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活化利用,突出古鎮以生活為核心的精神特質,為所有生活在古鎮的世居戶,旅居客提供一種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閑處靜居的鄉愁追求,提供世外桃園一般的田園體驗。在文物利用上,探索更加多元的文物活化利用模式和場景,利用承越故居完成“焦溪記憶館”展陳,利用承氏宗祠完成“鶴峰書院”文態展陳。

此次大會由滬蘇浙皖四地文旅部門和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青浦區文旅局和朱家角鎮政府共同承辦。會上還首次由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文旅部門共同簽署古鎮領域的專項合作框架協議——《長三角古鎮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朱家角共識》,將共同加強古鎮文化挖掘利用,推進古鎮文旅深度融合,加強古鎮品牌宣傳推廣,完善古鎮合作對話機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