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體育博物館跨界融合,首次展出上海近代體育源起
金秋時節本就是運動的好時機,上海體育博物館也驚喜“上新”,配合大好的運動氛圍。
9月20日,“體育之源·海派之匯”上海近代體育源起與傳承徐匯主題展在徐家匯書院開展,沃爾沃汽車“移動的體育博物館”同期正式發車。
“我們想把博物館變成能跑起來的博物館,通過這樣一種展示方式,讓大家更近距離接觸到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上海市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陸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亞運會即將開幕,在這樣一個時候我們也希望借著大賽,通過博物館的宣傳,讓更多人走進體育。”

以體育人,回溯海派文化之匯
上海是中國近代體育的主要發源地,徐匯則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匯聚地。從體育大廈到徐家匯書院,從上海體育的原點到海派文化的熱點。
歷時近半年,由上海市體育局與徐匯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上海體育博物館聯合徐匯區體育局共同策劃推出的“體育之源·海派之匯”主題展,通過四個單元、68套95件展品、200多幅圖片的篇幅,介紹了近代體育在上海的起源、傳播和在徐匯地區的傳承、發展,展示著體育文化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傳承有序、綿延不息。
本次展覽集聚了反映近代體育百年歷史的珍貴展品和奧運冠軍捐贈的個人珍藏,首次展出部分近代體育珍貴文獻,包括《申報》,遠東運動會特刊,1932、1936、1948三屆奧運會官方報告等;首次集結徐匯區域內的上海交通大學、南洋模范中學、南洋中學、徐匯中學等百年名校的校史珍藏聯合展出。順著時間的長河溯流而上,中國近代體育在上海發展的百年歷程,海派體育文化在徐匯迸發的蓬勃生機,徐徐鋪陳在觀眾眼前。
為了給市民游客和廣大青少年提供“全方位、多視角、零距離”的體育文化體驗,上海體育博物館與徐家匯書院等12家單位和集體跨界融通,讓體育文化與城市精神交相融合,為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激發源源動力。
開展儀式上,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檔案館、徐家匯書院、土山灣博物館、徐匯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上海市南洋中學、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學、上海市徐匯中學、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徐匯區光啟小學、徐匯區東安三村小學等多家為主題展貢獻力量的單位和集體也收獲了主辦方精心設計的“紀念銘牌”,細微之舉盡顯上海體育文化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以文化人,公益助力共品共享
在健康中國的時代背景之下,體育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生活方式。體育文化蘊含著美美與共的吸引力,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體育文化專項基金的“蒸蒸日上”,正是上海體育文化生生不息的真實寫照。
本次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體育文化專項基金首次攜手沃爾沃汽車,突破了以往的固定建筑物和展陳空間模式,精心打造移動的體育博物館。沃爾沃汽車“移動的體育博物館”移動展行駛為車,停車為展,把體育文化送到市民群眾身邊。
在上一個體育周末,移動展進駐徐家匯體育公園,完成了“進賽場”“進場館”的試運行測試。正式發車后,還將駛入中小學校園、運動場館、社區街鎮、熱門商圈和賽事活動現場,讓博物館真正“走出去”,讓體育藏品真正“動起來”,讓觀展體驗真正“面對面”,讓體育文化真正“零距離”。
在開展現場,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體育文化專項基金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捐贈儀式。基金成立兩年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達承慈善專項基金、上海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傾囊相助,“華天人馬一心”、上馬慈善跑等公益項目和體育文化品牌活動一路相伴,在豐富體育文化產品、促進體育文化繁榮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

配合本次“雙展”,上海體育特別策劃推出講座沙龍等系列活動,將邀請著名攝影家爾冬強,國家一級導演、上海市文聯副主席滕俊杰來到徐家匯書院,在陣陣書香中分享他們的體育情緣與光影中的海派文化。
據悉,“體育之源·海派之匯”上海近代體育源起與傳承徐匯主題展即日起在徐家匯書院三樓對外開放,“移動的體育博物館”移動展也將在徐家匯書院廣場駐留一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