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些在互聯網大廠里的年輕人,后來都怎么樣了?
互聯網大廠的“被畢業”浪潮,似乎仍未看到盡頭。
而那些曾被傳聞中的“財富自由”所吸引,進入大廠甘之如飴地貢獻青春與熱情的年輕人,則經歷了一場從金字塔尖的精英,到隨時可被替代的螺絲釘的自我認知沖擊。
然而在殘酷的內外部競爭之中,關于工作價值的判斷,卻在日復一日的損耗性工作中,發生劇烈動搖:“入職前造航母,入職后擰螺絲?”
浪潮之上,理想之下,變局之內,無一職場人可以幸免。
在波濤洶涌的大環境下,一個人的青春熱情和未來經營,談笑間便可能灰飛煙滅。

但“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職場浮沉本為常事,浪潮過后,有人觸礁擱淺,有人重整旗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逐浪前行。
90后版《杜拉拉升職記》
揭秘互聯網大廠殘酷內部生態
頭頂名校海歸的光環,入職國內頂級互聯網大廠,幸運地加入了一個不內卷、不內斗、一致對外的滿分團隊,剛漂亮地收尾了一個重點項目,年終獎、升職機會唾手可得之際,受互聯網寒冬影響,部門驟然宣告解散。
滿分開局的95后時嵐,一夜之間從部門預備骨干淪為等待其他部門挑挑揀揀的邊角料,被迫轉崗。
“這是工作,沒人管你開不開心。不想干,就早點走人。你也別總想著去假裝,假裝自己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你也裝不出來。你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接受所有變化,這就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日劇《半澤直樹》
在職場前輩的敲打之下,時嵐到了美妝部門,盡管滿心不甘,但仍做小伏低地開始蟄伏,不挑活,不爭活,更不能搶活,才能在老員工的虎視眈眈中先站穩腳跟,“活過第一集”。
但在業績為王的互聯網大廠,若一味退讓,手中沒有亮眼的項目案例,就只能落得被邊緣化的下場。
面對新同事甩來的工作大鍋,時嵐沒有掀桌要求當堂對質,也沒有咽下這個啞巴虧,而是一句“解決問題為導向”,將這個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大坑,當成自己一戰翻身的跳板,給新領導留下“可用之人”的印象。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對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大公司來說,“不僅要會做事,還要會做人”。
美妝行業線的領導層貌合神離已久,內斗不斷,涇渭分明的派系站隊要求時嵐這個外來者作出明確表態,或走鋼索般維系兩派之間的平衡。
作為部門新星,她既是兩派人拉攏的對象,也隨時可能淪為派系斗爭的犧牲品。
在這條謀生存、求自保的職場路上,她走得步步驚心,又步步領悟職場“老油條”秘而不宣的生存法則。
上面便是職場小說《浪潮之上》的內容梗概,一個在裁員危機中自救逆襲的故事,揭秘互聯網“大廠”殘酷內部生態,講透當下職場眾生相。
先活下來,然后要活得好
很多書只教年輕人如何在職場“生存”,而《浪潮之上》告訴年輕人,先活下來,然后要活得好。
我們所處的職場,由每一次對待不公的態度所塑造。倘若對不公熟視無睹,對侵害視而不見,那些落在他人身上的傷害,終有一天會落在自己身上。
職場助人,也是自救。改變職場風氣,從拒絕被職場慣性裹挾開始。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可時嵐仍愿做揭穿皇帝沒穿衣服的小孩,在人力資源總監面前,痛斥不作為、不負責導致部門解散的領導,并甘愿為此付出代價。
盡管被職場前輩恨鐵不成鋼地批評為逞一時口舌之快,但她深知,倘若激烈的批評不被允許,再溫和的沉默都會變得刺耳。
與自己搶活爭功,甚至惡意甩鍋的同事陷入情緒崩潰之時,時嵐拒絕落井下石,提出專業建議幫助其渡過難關,二人在“雖然我還是不喜歡你,但我欣賞你”的坦誠中達成和解。
盡管最終還是做不成朋友,但至少彼此開始反思,如果沒有一開始就先入為主地將對方劃入另一陣營,也許故事的發展會有所不同。
剛畢業不久的男孩遭遇上司騷擾,因社會閱歷的不足和找工作不易的壓力,不敢拒絕,卻又深陷煎熬。時嵐拒絕冷眼旁觀,冒著被報復的風險,主動幫助其搜集證據,將敗類上司清理出公司。
年輕哪能不氣盛?但氣盛不是莽撞,而是變革一切不合理現狀的勇氣與毅力。
選朋友也好,選戀人也罷
都要選能并肩作戰的人
“職場是個圈,地球是個圓,平日里積攢的好心,在危急時刻,也許真的可以救自己于水火。但如果自己沒有被用上的機會,即使是處處給予,恐怕也難得回報。”
將一切人際關系視都為資源未免功利,但獨立,不意味著做單兵作戰的獨狼。坦然接受他人幫助的底氣,來自在未來某一天能作出回報的能力。
“職場女性基本不靠扮柔弱度日。指望事事有人照料,絕對死得很慘。”
成熟職場人最好的戀愛,是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的較量下,頂峰相見。
因此,當心儀對象、珠寶行業線負責人方明遠發來邀約時,時嵐并未欣然接受,而是拒絕以被拯救者的姿態,從困境中被人“撈”走。
在方明遠因杰出工作表現大獲贊揚時,時嵐心中充斥的不是對強者的仰慕與依賴,而是“那個被人稱贊的人,不僅可以是方明遠,也可以是我”的自信與決心。
當方明遠所帶領的珠寶行業團隊陷入巨大危機,已在美妝行業站穩腳跟的時嵐,并未遵從成熟職場人的圓滑本能,而是選擇在珠寶行業風雨飄搖之際轉崗過去,兌現此前許下的承諾。
她的底氣來自相信方明遠能夠力挽狂瀾,也來自相信自己有能力幫上他的忙。
相比一見傾心、單刀直入的浪漫愛情,他們的愛情真正萌芽于一次次浪潮拍打下并肩作戰的戰友情誼。
大廠寒冬親歷者 真實職場經歷縮影
一部小說展現當下職場眾生相
作者蘭亦,碩士畢業于倫敦大學學院,先后就職于寶潔、歐萊雅。任職字節跳動抖音電商大客戶經理期間,為抖音直播行業輸出方法論,單場直播點擊過1000萬,創下單場直播銷售額3.08億紀錄。現就職于可口可樂公司。

小說緣起于她任職國內頂級互聯網大廠期間,所在部門一夜之間被解散的真實遭遇。小說中的業務案例涉及3C、美妝、個護、珠寶等行業,多取材自本人及身邊親友的真實經歷。
書中所描繪的職場,真實性強,專業度高,給出的應對策略具備實操性,被眾多知名企業白領評價為“內行人寫的內行事”,有諸多職場“老油條”看后會心一笑的情節。
而小說出場人物眾多,卻都展現出了不同的性格,沒有完美職場人,都是我們身邊真實的人。
排擠時嵐的同事,初入職場時也曾與人為善,卻受到不少欺負,如今的強勢姿態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在群里痛斥組員提交的方案一無是處的領導,自己即便拼到生病住院也第一時間回復工作郵件;業務能力強、為人仗義的實習生,戀愛后一度“智商歸零”,惹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亂子……
一部小說展現當下職場眾生相。
浪潮從未停止翻涌,有人在浪潮里收獲,有人在浪潮里失去,感受過束手無策的困窘,也更明白何謂變幻無常。
希望每個曾在浪潮里迷失過方向的人,都能在浪潮里找到戰友,并肩立于浪潮之上。
一個在裁員危機中自救逆襲的故事
揭秘互聯網“大廠”殘酷內部生態
講透當下職場眾生相
-End-
2023.9.19
原標題:《那些在互聯網大廠里的年輕人,后來都怎么樣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