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這本書開始,了解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普洱景邁山古茶林
正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的第45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9月17日傳來好消息,今年我國唯一上會的審議項目“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這是我國第57項世界遺產(chǎn),第39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此前,在全球范圍內(nèi)廣受歡迎的三大飲品茶、葡萄酒和咖啡中,唯有茶葉還沒有以之為主題的世界遺產(chǎn)。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的巨大意義在于,它填補了《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中茶類世界遺產(chǎn)的空白。換言之,它是全世界第一個以“茶”為主題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任職于大理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的人類學博士繆蕓,運用現(xiàn)代人類學研究方法,以景邁山芒景村的生長過程為考察標本,在“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背景下,對這座茶村的自然生態(tài)、日常風物、文化生態(tài)、人際交往、社會結(jié)構(gòu)等展開剖析和描述:茶山的再造,是多方的合力,也是經(jīng)濟、文化、政治、生態(tài)多個價值維度的疊寫。
繆蕓博士的這一系列文字結(jié)集為《命運·主場·限:一個茶村的生長故事》,近日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

《命運·主場·限:一個茶村的生長故事》
繆蕓 著
2023年8月出版
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一個茶村的生長故事
城市的工作與生活,似乎對應(yīng)的越來越多是競爭背景下內(nèi)卷的焦慮,是城市居民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
而在景邁山,指向明確的以茶為生的生計方式,在未來一段時間有著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茶村居民們沒有那么多選擇,更多地專注于做好一件事,在自己的土地上,有依附、有回報地具體勞作著。
景邁山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本地生態(tài)與文化的被看到和被肯定,是重新建立的地方感,作為主角的他們有了更多的尊嚴和自信。

《命運·主場·限》配圖(姜麗 繪)
那份主場的從容, 來自大家對生活的掌控感, 對故土的歸屬感與擁有感。
茶村再造的過程讓當?shù)厝酥匦抡J知了古茶樹與生態(tài)茶林的價值,人與自然的共生關(guān)系得以加強。村寨成為經(jīng)濟、文化、道德、情感等多種因素交織的命運共同體,重塑了村寨內(nèi)部的共生關(guān)系。
人與茶共生,人與茶共同生長。生長是熱烈的,蘊含著蓬勃的生命力,暗涌的能量。生長也是多樣和復雜的,有改變,也有變化中那些不變的穩(wěn)定性。生長,是植物的狀態(tài),是村寨變化,也是乘風而起的個人生命軌跡。
命運·主場·限
以茶葉經(jīng)濟帶來的變化為主線,圍繞著“命運”“主場”“限”這三個關(guān)鍵詞。
借助對普洱茶和景邁山的背景的介紹,繆蕓將茶與橡膠、松茸等云南的其他地方風物相比較,詳細論述了村寨作為主場,茶葉賦予當?shù)厝说哪軇有浴F斩枋袌龅呐d起及申遺等外界因素裹挾著村寨及個體,帶來了命運的翻轉(zhuǎn)。
在命運的推動下,村寨在建筑、生計方式、文化、人的意識等方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村寨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開始有意識地去構(gòu)建自己的主場。作為出生在其中,成長在其中,生活在其中的個體,無論是留在茶村,還是走出茶村,有故鄉(xiāng)的茶葉,就有了在主場的底氣。

個體也在變遷的大時代里,努力掌控著自己的命運。
在關(guān)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的同時,繆蕓也在空間尺度上放寬視野,在更大的社會結(jié)構(gòu)背景下來關(guān)注著外界各方對茶村資源的規(guī)劃和共享,由此看到主場之外的局限與限制:資源的限制,地域邊界的限制,外界的引導與規(guī)劃,個人的眼界與能力。
限,也是命運。
遙遠、陌生,卻也親近、熟悉
人們?yōu)槭裁匆獙b遠的村寨,陌生的人感興趣?
從2018年第一次到景邁山,繆蕓來來回回去了很多次。最后完成書稿的時候,她寫了很多的故事,寫了很多的個體。她想寫出面向大眾的文字,寫出大家能感同身受的東西,寫出人性中更本質(zhì)的東西。繆蕓說,她知道自己寫了一部不太學術(shù)的書稿。

《命運·主場·限》配圖(姜麗 繪)
在學術(shù)寫作中,一個人或一個事件,往往被簡化和抽離出來,作為證明,為指向最終一個明確的結(jié)論而服務(wù)。個體是模糊的、概述性的、符號化的,被看見,又似乎沒有被看見。在那些碎片化的片段里,生活本身的豐富性和復雜性被遮蔽。
在保持學術(shù)性的整體思路和框架的同時,繆蕓關(guān)注人,把個體放到具體而細節(jié)的生活場景中,觀察著普通個體的生命軌跡,在眾聲里聆聽獨白。書中引用了很多當?shù)嘏笥训脑挘鞘撬麄兊那楦小B(tài)度和思考。
在《命運·主場·限:一個茶村的生長故事》中,作者是在場的,也是超越性的。寫作過程中,那個“我”會忍不住跳出來,有時是在現(xiàn)場的共情和感知,有時是作為外來者的觀察和思考,但繆蕓盡力把情緒落在克制的敘述里。
書中收錄了多幅手繪插圖,涵蓋自然、人文、茶葉制作等各個方面。

“茶葉制作流程”手繪圖(榆木先生 繪)
《命運·主場·限:一個茶村的生長故事》是一本具有鮮明個性和敘事深度的人類學讀本,展現(xiàn)著社會的結(jié)構(gòu)體系與世代變遷的背景,展現(xiàn)著村寨的生長脈絡(luò),如同芒景村古茶林的制茶,有著醇厚的韻味。
《命運·主場·限:一個茶村的生長故事》也是一本平實質(zhì)樸卻潛隱著充沛感情的讀本,如同茶村平靜流淌又變幻著的生活。
繆蕓寫的是一個當代的景邁山,此時此刻的景邁山。
繆蕓寫的是茶村,但不止是茶村。
本書目錄
序:照見我們共同的命運 001
第一章 命運之河
綠色黃金,普洱茶的興起 009
景邁山,命運的兩次翻轉(zhuǎn) 016
第二章 茶葉生 萬物生
從火塘到茶室 026
兩代人,種茶與賣茶 032
采茶工 038
唱歌,搞接待 044
學習,再學習 053
孩子 056
春茶季,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061
第三章 與自然共生,與村寨共生
被打撈的記憶與被書寫的地方性知識 070
在神靈的護佑下 074
祖訓的重生 082
好生態(tài)與生態(tài)茶 094
合作社的合作與不合作 101
過節(jié),集體事務(wù) 103
第四章 留茶村,守主場
頭人、文化精英、村干部與茶商 115
月亮升起來 133
我干不動的那天,他要回來 137
玉丙,玉餅 144
新青年,新茶人 149
密林深處 162
在深夜穿過村寨 165
不談茶,我們來聊雨林 170
第五章 出茶村,茶山的江湖兒女
玉畝就是玉畝 177
一位文藝青年的轉(zhuǎn)型 185
家鄉(xiāng)最好 191
我在北京很好 194
我是茶農(nóng) 200
到哪里都可以賣茶,做什么都可以賣茶 206
第六章 茶山價值的疊寫
茶山的形象再造與實地改造 213
送你一座游樂城 219
世界的景邁山與個人的私享服務(wù) 223
社會往前推的時候,我們要幫他們往后轉(zhuǎn) 231
打造景邁山樣本 235
尾聲:一個茶村的生長故事 243
后記:在大的時代變遷里看到個體的生命軌跡 248
致謝 252

原標題:《從這本書開始,了解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普洱景邁山古茶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