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深山與深夜中挑戰“冰川之旅”,顧海燕經歷了什么?

作者 | 沈天浩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從450公里的“巨人之旅”下來之后,顧海燕下榻在庫馬約爾的中心酒店,這里距離終點只有1分鐘的步程。采訪顧海燕的當日,恰逢賽事的最后一天,450公里和330公里組別的剩余完賽選手們陸續撞線,130公里的選手們成批到達,30公里組別的賽事也在這天清早展開。成批的選手沖過終點線,伴隨著人們的歡呼聲——如果打開酒店的窗戶,這些聲音會清楚地傳到耳畔。在采訪之前,顧海燕去終點處轉了一圈,看到完賽的選手們,她感到有些羨慕,卻并不會為自己覺得遺憾。
作為中國第一位沖擊450公里組別“巨人之旅”的女子選手,顧海燕的旅程受到了廣泛關注。她的起步不錯,排在所有女子選手中的第五名,但在當地時間9月14日晚上,顧海燕在賽事實時追蹤地圖上的軌跡,突然偏離了預定的路線。次日下午,她未能在賽事組委會設置的截止時間之前,趕到終點線前的最后一個關隘Champillon,這意味著她在這屆賽事上不會有官方成績。
“巨人之旅”的450公里組別其實有著另一個名字:“冰川之旅”。比起更主流的330公里組別,450公里的線路是更加人跡罕至的步道。顧海燕的手表顯示,她在這次旅程中一共行進了481公里,這樣的數字實際已經超過了“冰川之旅”450公里的官方距離,但由于中間曾經偏離軌道,最終又未能及時抵達關隘,她還是未能完賽。作為賽事排名第五的女子選手,顧海燕的出局也意味著本屆“冰川之旅”只有四位女子選手成功抵達終點,這是驚人的淘汰率。在這段無比艱難的征程中,顧海燕到底經歷了什么?聽聽她自己的講述吧。
(以下為顧海燕的第一人稱視角還原此次“冰川之旅”全過程,記者進行文字整理)
01
冰雨中掙扎
這個比賽比我想象的技術難度更大。之前我在2018年跑過330公里的“巨人之旅”,所以也知道路上會有石海路段,但還是沒想到它的難度系數之高,它跟我想象還是不太一樣,所以花費的時間跟我的預計也就不一樣。另外,這次比賽還趕上我的生理期,比賽第二天就來了,因為這次的生理期是提前了,所以雖然我做了一些準備,但是還是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
頭幾天的時候很容易疲倦,就經常需要睡覺,每次都是斷斷續續的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前面在睡眠上花的時間有點多了,到了后程時間就變得非常緊張,之后又趕上了變天。前面的天氣都很好,都是比較晴朗的天,到后面從第四天開始降下雷雨。當時,因為留給我的完賽時間也所剩無幾了,所以我只能頂著惡劣天氣繼續往前走。到了夜里還在下雨,我睡覺的時間也沒有了,只能硬著頭皮前行。
所以到最后就比較狼狽。由于缺乏睡眠,我的身體得不到一個及時的恢復,左腿一度很難彎曲。還有一個比較糟糕的情況:天氣確實很冷,山上的濕氣特別重。雖然我沒有在冰川上行走,但是冰川離得很近,然后再加上雨天濕氣大,連綿的冰川就像一個個冰箱,濕氣加重了我的不適感。
倒數第二天的時候,也就是我退賽之前的那天,我們在中午到了一個山屋,那是個滑雪場的酒吧,吃得特別好,還是自助,然后我就有點興奮過頭了,各種的蛋白質攝入太多,燒雞什么的都吃了。因為肚子里吃得太多,而且那天我覺得生理期已經接近尾聲了,在之前我也不敢喝咖啡,怕缺鐵,正好那天接下來還要趕路,又吃了這么多,我就決定喝一杯美式。糟糕的是,因為那天的天氣很冷,我肚子里又有一大堆不好消化的東西,再加上咖啡,結果就出現胃腸反應了。從當天下午開始,我出現了嚴重的腹瀉。

▲ 比賽途中遇到往屆冠軍Luca Pappi。
02
“踩著小水花”
和我同行的有一個長者。老人家很有經驗,在我的腸胃完全受不了的時候,他給我吃了一些蜂蜜,以及幾塊薄荷味的硬糖。蜂蜜不會刺激腸道,我吃了之后又可以跟他再跑一段,但那天真的是非常煎熬,中午吃的東西全都浪費掉了。
這位長者自己跑過450公里的冰川之旅,去年還幫助一個意大利姑娘完賽,所以他完全知道每段路程要花多長時間。他算了算,覺得我很可能無法按時趕到Champillon關隘,所以他說我不能再睡那種兩個小時的“奢侈覺”了,只能在下一個補給點讓我睡20分鐘。他本來就讓我趴桌上睡,但我想躺平把腿伸一下,他同意了,但需要在20分鐘后讓人把我叫起來,不然就只能自己走不帶我了。
當時我自己在做一個抉擇:長者的經驗是我必須要仰仗的。他說我如果睡覺的話會來不及完賽,那可能真的就是來不及,因為我們夜里需要從石海陡降下來,這非常浪費時間,跟你從坡上跑下來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且如果要在石海上走的話,你最好還是找一些黃色的油漆標志,比如路徑編號和油漆箭頭,那些是稍微安全一點的地兒,如果不跟隨這些標志去走,真的有可能會掉下來。
所以我咬咬牙做出了決定:只睡20分鐘,和長者一起出發。他可以憑借豐富的經驗引領正確的節奏,幫助我成功完賽——聽起來很棒,但實際上我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了。由于一直腹瀉,營養也沒有攝入,極其有限的睡眠時間又無法幫助肌肉恢復狀態,我的腿開始抗議了。
深夜的外邊下著大雨,我們還得出來趕路,因為他已經很精確地計算了,如果不馬上趕路,我就是會被“關門”。當時的情況非常艱難,但我們也會苦中作樂:趕路到中間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來自意大利本地的朋友,她背著越野跑,一身沖鋒衣,開始引領我們唱歌。我們唱起了意大利比較經典的助威歌曲,有“Ale Ale Ale”,還有“我們踩著小水花”——當時正好下著雨,真的是踩著水花!

▲ 可能本地人十分熟悉一看就明白,但此處路標讓外地人感到迷惑。就是在這個路口,迷路繞圈的海燕兒耽誤時間造成挑戰失敗。
03
迷失的軌跡
實際上,我們當時走的是一個預備線路(backup route),這是為了應對惡劣天氣設置的。走預備線路,意味著你需要先下山、再上山,行進距離會被拉長,爬升高度也會增加,但這樣你至少可以躲過高海拔山區的極端氣候,避免失溫的風險。我們走的是第四條預備線(backup 4),這些地圖我們也都預先下載過。由于是和朋友一起行進,我想等到下一個休息站再從容地整理這些東西,所以沒有保存記錄自己的軌跡——這是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我們繼續前進,前面就是一個比較大的經停站Oyace。我很想再睡一會,所以就說先趕到那兒,然后再看時間決定怎么休息。但是在下山的時候,我的腿完全不行了,而且那時候依然在腹瀉。我想了想,覺得如果這么拖著的話,那個長者也沒法按時到達關口,所以我決定讓他們先走。其實當時這個情況,我自己也知道,我很可能是完賽不了了。
他們走了之后,我很快就在夜色中迷路了。我把沖鋒衣和沖鋒褲都穿上,腿好像在保暖之后又能稍微彎曲了,我就這樣挪動著腳步,爬了幾個陡坡,其實都是在亂走,算是很無謂的一些掙扎。當時,其實我已經不太想比賽的事兒了,也說不上是什么感覺,反正也并不著急,就慢慢走。到了早上,我發現自己之前一直沒找到正確號碼對應的路段,不過好在天亮了,我很快找到了Oyace小鎮。
因為缺乏睡眠,我當時腦子也不太好用,如果不迷路的話,或許還是來得及按時趕到關口的。這次迷路,我又耽誤了兩個小時,所以肯定要被關門了。既然如此,反正已經不能完賽了,我就想盡可能再多走一點,走到哪算哪。在Oyace,我給自己上了一個兩小時的鬧鐘,然后就去睡覺,一個半小時之后自然醒了。

▲ 手表記錄的運動軌跡。由于信號較差等原因,距離“虛增”了100公里,實際完成380-390公里。
04
第一次“退賽”
眼見腿的情況也有好轉,我決定繼續出發。出站之后又是爬一個很陡的山頭,爬到埡口之后又得下山,我發現自己的腿又無法彎曲了,可能是在爬陡坡的時候用力過猛,又發炎了。山頂上有一個小屋,上面吊著一架直升機,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志愿者。我向他們求助,說自己已經走不了了,其實當時我奢望他們幫我叫個直升機,這樣讓我也爽一把,從山頂上坐個直升機下去,好像退賽也退得比較值。
不過意大利人真的很硬核。女志愿者表示自己可以陪我走一段,下一個大補給站是Ollomont,距離山頂有7公里。人家大冷天愿意陪我把最陡的一段走完,我確實也沒話說。我之前犯過髂脛束,當時的情況有點類似,只不過髂脛束是外側,我的問題出在內側。就這樣,我拖著一條半腿往前走,志愿者小姑娘走到一半回去了,她還要回到山頂繼續工作,我自己繼續前行。Ollomont其實是組委會為330公里組別選手預留的休息站,當時Champillon隘口的關門時間已到,我確定無法完賽,所以轉到了330的線路上。
去Ollomont的路上,我經過一個大帳篷。一位年長的志愿者問我:你是不是海燕?我說是的。她對我說:很多人都在找你。他們怕我那天半夜真的出狀況,后來又看到我第二天上午離開了Oyace,也想知道我去哪兒了。離開大帳篷之后,我又走了一小段,中間撿了根很結實的打狗棍,因為我平時是不用登山杖的,但當時拖著一條傷腿往前挪動,確實很沒有效率,所以打狗棍幫了我的大忙。
到了Ollomont,我蹭了一頓330公里選手的補給,又在體育中心休息了一會。這之后,幾個退賽的選手拼成一車,就回到了庫馬約爾。這可以說是我的第一次退賽,但其實我不愿意說自己是退賽的,我愿意說自己是“被關門”了。
回過頭來分析,我覺得時間分配得還是不夠合理,也是因為前邊睡得太多了。我確實是有點太隨意了,即使是生理期的話,其實也完全可以再壓縮一下睡眠,到頭來在后半程把自己弄得過于窘迫了。

▲ 賽事補給站提供的食物非常豐盛,但海燕兒沒能搭配好造成腹瀉。
05
與天空對話
不得不說的是,這次一路上吃得都非常好,吃到了大牛排,還有當地特色的Polenta玉米糊,有軟的,也有硬一些的,口感都不錯。藍莓派也特別好,底下是酥皮的。
也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回憶。和長者搭伙前進的那段,我們兩個人的節奏特別吻合,非常開心。一路上見到的景色也非常壯闊,我覺得450公里有一個魅力,就是說你經常會一個人處于四下無人的環境,只能跟自己對話,像是一種修行。之前確實沒有嘗試過這么“孤獨”的行程,但我倒并沒有因此覺得很不舒服,反倒感受到了一種新的狀態,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也是挺有收獲的。
走在大山里,四下非常安靜的時候,我其實想到的是那些已經去世的朋友??赡苓@山真的是挺有靈性的,感覺你在往上爬的時候,跟那些在天上的人距離更近了,可以進行某種意義上的對話,所以還是蠻神奇的一種氛圍感。本來參加這次冰川之旅,我的目標是順利完賽。確定無法完賽之后,我想看看自己能夠跟這個山在一起相處多久。
如何看待越野運動的危險性?其實真的說不好。我以前是清華登山隊的,在學校的時候就經歷過身邊的朋友去世:加入登山隊第一年的時候,一位來自臺灣新竹清華登山社的朋友就在暑假的時候在巴基斯坦登山去世了,之前我們五一的時候還在一起玩。后來還有朋友在攀巖過程中去世的,還有嚴冬冬也是我們社的……反正經歷了很多人的離去,所以這個事兒當然是有風險的。這次在下坡的時候,同行的那位長者就總是說pay attention, be careful,你能做的也只能是pay attention, be careful。

06
挑戰的背后
這次能來庫馬約爾參加比賽,其實也是擠出來的時間。平時我在北京做財稅方面的工作,其實跑者中很多都是財會背景,之前提到的長者在退休之前也是個財務。為什么會這樣?或許是因為財務整天就是跟數字打交道,然后可能社交需求不是特別高,相比之下更習慣于比較孤獨的環境,與山河近距離接觸。另外會計都比較能熬夜,對于高強度的工作或許比較有耐受力。
平時在北京,我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鍛煉。下班的時候,我可以從單位跑回家,反正坐地鐵回家也是要花一個小時,跑步也是一個小時,然后有空的話就去個健身房,不過現在常去的健身房倒閉了,我就去單位對面的高樓爬樓梯。所以其實你如果想練的話,并不需要太多的條件,而且這些時間你都是可以擠出來的。周末的話,我可能一天是跟朋友去拉練,另一天跟孩子去爬個山,順便多背幾瓶水,做一個負重的練習。
平時我主要在北京周邊活動,走走三峰路線,去香山附近轉轉,或者去趟崇禮。不過為了參加這次的“巨人之旅”,我還是特地進行了一些訓練,六七月的時候去了三次秦嶺。我覺得秦嶺的環境和這里的相似度在70-80%,只不過阿爾卑斯山脈的山更大、更高,但是地貌和氣候是相似的。
阿爾卑斯的雪山很美,但我其實沒有挑戰過勃朗峰這樣的雪山。學生時代我在清華登山隊,可我媽當時不讓我爬雪山,所以我沒去,其實我到現在連拉薩都沒去過!我老公是去過的,我們之前也是因為登山相識的。他的工作很忙,這次也沒有過來,不過其實一直在關注我的進展。前幾天,他和我也沒有太多的對話,但等到我錯過了關門時間,他馬上給我發了消息。這次未能完賽,是否會在明年繼續挑戰450公里?其實不一定,冒險、掙扎與享受——這一趟的各種體驗都拉滿了。我覺得自己追求的不是那種成就,而是一段旅程。
PS:顧海燕愛人朋友圈寄語
“海燕的巨人之旅在166個小時,390公里處戛然而止,這里距離終點只有不足40km,這是有點遺憾的。但是海燕是充分享受比賽的選手,她從不會主動退縮,不追求積分,無論面對的是嚴酷的自然條件,還是身體的各種情況,她都會主動去面對,去調整,去適應,這次也是一樣,從220km開始后的賽況來看,她在抗爭,努力讓自己在那條deadline前面,雖然結果并不圓滿,相信已經是收獲滿滿了。在這漫長的賽道上,濃縮了更為漫長的人生體驗,午夜群山之巔自然之力、清晨萬物蘇醒的壯美、黃昏夕陽下的恬靜、有酷日暴曬、有大雨傾盆、興奮、頹然、陪伴、孤獨、滿足、饑餓、溫暖、寒冷,我能用微不足道的想象力去觸摸,但是我相信我永遠無法真正體驗。比賽結束了,如此夢幻終于醒了,家人都在掛心等待,快點回家?!?/p>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