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探訪南滿鐵路?|長春:紙殼箱搭起的城堡

馬特
2018-10-07 08:50
來源:澎湃新聞
? 市政廳 >
字號

我原本對于偽滿洲國皇宮不是很有興趣。東北人對于偽滿洲國的印象,與其說是復雜,不如說是模糊。即使是親歷過那個時代的老人們,如果不是靠近政治的上流社會,也很難把復雜的政治局勢解釋清楚,大部分的記憶只是小時候老師上課要教日語,要對日本效忠。在解放后,曾經的影響又被憤怒的民族情緒和以蘇聯文化為主導影響的大工業建設所覆蓋掉。偽滿洲國的存在成為了一種被明確文本記錄下的定義和符號。

雖然在互聯網上一直有關于偽滿洲國的爭論,但這種爭論更多呈現的是當下東北人對于自身故鄉地位跌落的不滿。按照偽滿洲國名義上的期待,是希望可以通過溥儀皇帝的身份,把“滿洲”這樣一個民族概念,變成偽滿洲國這樣一個地域范圍的“五族協和”共同體。另一方面,這種民族共同體的建立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日本主導的政治行為,根本目的并不是建立一個真正的獨立國家,而是為了達到日本的殖民擴張目的,這與日本對朝鮮的態度是相似的。

偽滿洲國的歷史被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日本殖民傀儡與滿清皇帝,這兩者的結合深深刺痛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即便有城市與工業建設和國際影響力,依然無法洗清日本的殖民掠奪與偽滿洲國的傀儡性,在東北各地留下的諸多日本軍事設施和軍隊機關駐地,便是這種曾經偽滿洲國存續期間這種屈辱的遺留。

偽滿洲國皇宮正式名稱的“偽”字,偽并不是假的意思,而是表明其傀儡性質,以及政治上的不承認態度。有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在偽滿洲國時期,這座“皇宮”被稱為帝宮,因為當時“皇宮”是專指日本天皇居住的地方,溥儀皇帝居住的只能叫帝宮,現在名字改成皇宮,也算后人為前人挽回一點面子。

1932年2月25日,在籌建偽滿洲國的“建國會議”上,決定將偽滿洲國首都設在長春。 3月9日,已經退位的大清國末代皇帝溥儀在吉長道尹公署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建年號為“大同”。1934年3月1日,溥儀登基,改“滿洲國”為“滿洲帝國”,改“執政”為“皇帝”,改“大同”年號為“康德”。

在偽滿洲國皇宮東南角有一座“建國神廟”遺址,作為皇家內廟,為供奉日本天照大神而建。1945年,溥儀皇帝撤離長春之前,日本人燒毀了這座建筑,現在只有遺址存在,在草地上的一些地基石條,我去的時候周圍正在維修中,不允許游客靠近參觀,當然除了建筑方位之外,本身也沒有多少可看之處。“建國神廟”旁邊還有一座防空洞,防空洞的地面大門還存在,在防空洞內有神龕,隨時準備在遭遇空襲時把神位搬進防空洞。

偽滿洲國皇宮內的“建國神廟”只剩下基座遺址

因為這座“建國神廟”在皇宮內,普通平民不能隨意進入皇宮參拜,所以要在市內建立一座“攝廟”,也就是皇宮內“神廟”的代理廟,讓平民能在這座“攝廟”里參拜天照大神。在自己的國土上,老百姓要在“本國元首”的帶領下被迫祭拜異國的神,這無疑是一種屈辱。

這個屈辱的象征在長飛小區里叫做“建國忠靈廟”,我尋找這座廟的時候是個雨天,由于沒有打傘,雨水時而會遮蔽視線。我只知道那座建筑大概的方向,淋著雨在樓群中穿梭,找到了這座已經荒廢許久的建筑。

這座“建國忠靈廟”周圍被當做菜地使用

迎面的建筑讓我恍然間如同進入了香港鬼片一樣。在陰雨中,走入一條小街,我的身旁是一個下坡,坡下面屹立著一座四方塔,如同一座城樓一樣,有兩重屋檐,塔身是灰色的,屋檐是藍色的。塔底四周被開辟成菜地,我望向遠處,還有幾道門不知通向哪里。我看到一個女人在塔底下面的菜地里工作,我沿著斜坡走下去,問那個女人這是什么建筑,她說這是偽滿洲國的“靖國神社”。我登上塔的基座,繞到塔身后面,在塔的另一面有個封閉的鐵制拱券門,看起來那一面才是塔的正面,正對著塔的是三道大鐵門,與外面隔離開。

這座建筑是1938年建成的偽滿洲國“建國忠靈廟”,建設目的是紀念九一八事變之后為偽滿洲國“建國”“殉難”的死者,在此之前的1934年,長春已經建成了一座“新京忠靈塔”,不過那座塔是專門供奉日本陣亡官兵的。

“建國忠靈廟忠靈塔”的正面

老照片上“建國忠靈廟”建筑群包括參道、外庭、內庭三部分,主要建筑都在內庭中,包括最里面的本殿“忠靈塔”、本殿前的拜殿、分列左右的配殿、內廷轉角處的角樓、內廷最前端的神門等。我走近的那棟四方塔建筑位于“建國忠靈廟”最內部的本殿,是內庭中最高的建筑,平面是正方形,坐落于內庭的后院中央高臺之上,老照片上后方院子有土山環繞,也就是我走下去的下坡位置。

我繞到本殿的正面,能看到一部分拜殿的側面和一座角樓,拜殿屋頂是藍色琉璃瓦,側邊是黃色的,上面有細膩精巧的雕花裝飾。有一道鐵柵欄門阻擋無法進入拜殿區域,從“忠靈塔”方向也被鐵門封閉,看起來里面是無法進入的。

“建國忠靈廟”內庭與外庭之間被大鐵門隔離開

在長春除了這座“建國忠靈廟”之外,曾經日本人建的“新京神社”也大體保存著。在省委機關幼兒園和市政府機關第二幼兒園院內,其中主殿的舊址在市政府機關第二幼兒園內。我去的時候正趕上一大早家長送孩子,門口還有輔警維持秩序,不允許我隨意進入,加上市政府幼兒園正在維護裝修中,我只在門口看到了神社殘缺的鳥居,沒有看到建筑主體。

這座神社最初是長春的日本平民們發起籌建的,1916年建成,偽滿洲國建立后命名為“新京神社”。1935年,又修建了院墻和正門大鳥居,不過我看到的鳥居好像不是這座正門的,記錄上正門鳥居有9米高,但我看到的只有三四米。

在長春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日本宗教色彩的建筑,叫“新京神武殿”,這座建筑很容易被當成神社,但其實是個武館。走到牡丹公園院內,在西北角會找到這座建筑。神武殿采用日本傳統仿唐樣式,黑瓦白墻,花崗石基座,建筑整體朝向東南的日本方向,大門前設有兩個石構的盆式香爐,大殿內曾經有柔道場和劍道場。

這座“新京神武殿”是為紀念日本神武天皇登基2600年(公元1940年)而建,供日本人練習國技和祭祀神武天皇,所以叫神武殿。

我想在長春找尋更多的宗教建筑遺跡,當地朋友建議我去珠江路,那里都是老房子,曾經有三座宗教建筑,分別是西本愿寺長春別院、金光教派長春會所和高野山教會所。我走到這片街區中,一條破舊的小巷子通向一個大院子,院子里的樓沒有招牌,墻上有一塊小牌子是“寬城區未成年人勞動技能基地”,顯然建筑已經廢棄了,大門上貼著“危房勿靠近”。如果這座房子是寬城區文化宮,那么這一片區域之前可能就是曾經的西本愿寺別院,網上說隔壁的金光教派長春教會所改成了駕校練車場,但我走了幾圈也沒找到在哪里。

珠江路一帶有很多老房子,在一條小巷子里面,我找到了曾經的長春真言宗金剛寺,這也是三座寺廟中僅存的一座遺留建筑。長春金剛寺在1915年建立,當時叫高野山教會所,1916年,日本真言宗高野山教會承認長春高野山教會所,并任命了教會所住持,1917年正殿建成,命名為金剛寺。

這座建筑在一條巷子里,遠處就可以看到不同尋常的屋頂,但正門其實不太好找,尤其是雨天那片老街區非常泥濘。建筑與外界僅存的一條通道異常狹窄,路旁是私自搭建在樓房底下的鐵皮棚子,我踩著碎石塊走進巷子。迎面的門是一道卷簾門,感覺是在建筑側面后開的門,我走過小巷子繞到建筑左側,想看到建筑整體樣式。

曾經的長春真言宗金剛寺遺址在一條小巷子里,被老居民區包裹著

我走到對面的居民樓上,看到了建筑的全景。在墻面上能看到清晰的人字形痕跡,墻面是后來堵上的,應該曾經是建筑的一部分,已經拆除了,墻面上只有兩處小小的窗子開口。建筑有一個外樓梯,但堆滿了雜物無法上去,外樓梯在建筑后面通向一個小鐵門,看起來曾經是直接走外樓梯通往二樓。整棟建筑周圍完全堆滿了垃圾,下方也都是居民們搭建的棚子,把建筑整體包裹了起來,屋檐部分基本保存完好,屋頂上不是瓦片而是金屬的。

從老照片上看,建筑主體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但是相當一部分墻面、窗子和開門都不對,應該是經過了幾次重新修改墻壁,我非常想從北側正門處進入,但是被擋在平房之中。建筑后面顯然拆掉了一部分,老照片上屋頂有一個很大的圓球裝飾物也不見了。

從墻面痕跡可以看出一些部分被拆除了

上面提到了已經被拆除的西本愿寺,在長春還有一座遺留的東本愿寺滿洲別院,在北安路靠近人民大街的地方,曾經是第二實驗中學的圖書館。我去尋找的時候,周圍被工地廣告板遮擋住,我透過一處小洞拍了照片,但無法進入院內靠近建筑。這座建筑主體保存還算完好,白色墻壁綠色屋頂,可以遠遠望見正門掛著“閱覽室”的牌子,我繞到建筑后面遠觀,后門有一處開口,不知道是不是日常有人進入其中。這棟留存的建筑周圍已經被拆成一片空地,知情朋友說幾年前一個售樓處建在這座寺廟隔壁,腳手架直接從垛殿屋頂插了進去,后來這些違建被拆除,寺廟算是保留了下來。

在珠江路北面是長江路,再北面是黃河路,再往北是黑水路,應該指的是黑龍江,可以看出,這些街道名稱的安排很有意味。

在黃河路周圍有很多老房子,我發現其中一座建筑看起來像曾經有身份的樣子,這棟建筑是黑灰色,兩邊屋頂有漂亮的雕花,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閣樓窗。現在這里是博寧大藥房,曾經是新京銀行,在建筑的上方隱隱約約可見刻字“株式會社長春實業銀行”,下方還有非常模糊的英文字母。1917年株式會社長春實業銀行創辦,1922年搬入這棟建筑中,1932年改稱株式會社新京銀行。

我從新京銀行繞到勝利大街上,找到長春雜技宮,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淡紅色建筑,正面有四根高大的石柱,這里是過去的橫濱正金銀行。1907年,橫濱正金銀行開始在長春設置分支機構,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加,在當時的滿鐵附屬地建設了這棟銀行大樓,1919年升格為橫濱正金銀行長春支店。上世紀六十年代,這棟建筑由長春雜技團使用,在正門可見漢字與英文銀行名稱的牌子。

在長春雜技宮附近有一家惠萬家大藥房,也是老建筑,二層小樓屋頂非常別致,中心有一個紅色的太陽,老照片上看是紅樓墻上有黃白相間的裝飾,這曾經是日本人建的派出所。同樣的建筑在黑水批發市場里面也有一棟完全相同的,不過屋頂中心的紅太陽沒有了,現在是服裝店。

離開東本愿寺后,我前往護國般若寺,本地人把這里叫做大廟,這也是長春最大的佛教寺廟,屬于天臺宗臨濟派。上世紀二十年代,倓虛大師來到長春講學修建了般若寺,偽滿洲國建立后,原來的寺廟土地被城市街區規劃征用拆除,在現在的位置修建了新寺。

這座寺廟在當時的偽滿洲國地位非常高,被賜予護國寺的名稱。1933年,溥儀皇帝27歲壽誕,在護國般若寺大擺經壇,1934年溥儀皇帝為般若寺書寫金匾“具覺正足”。1941年,般若寺開始籌建露天觀音道場,觀音像為鑄鐵鎏金,“文革”期間護國般若寺被毀壞,后來修復重建,在觀音像旁邊有一座道場重建碑以記錄此事。

東本愿寺滿洲別院,近些年因為周圍拆遷改造而命運多舛

長春的探訪結束了,這座曾經的偽滿洲國首都,那些留下的遺跡與歷史都在指向一個事實,日本人從未想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一個屬于“滿洲人”的自由國家,一切不過是個幌子與騙局,無論曾經和現在的人們是否愿意相信,這段歷史都是帶著屈辱與苦難的。

尾聲

從大連到長春,這條鐵路貫穿了南滿洲的土地,連接了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期的歷史。這段歷史無疑是苦難的,在這片土地上埋葬著幾個國家的傷痕,那些最狂熱的野心,最屈辱的掙扎。亞洲另一邊的年輕人變成一座座墓碑,還有一場鬧劇般的短暫建國,紙殼箱搭建的城堡似乎有那么一刻讓人恍惚,最終,時間如漫天大雪般覆蓋了一切。

這一百年里,滿洲這片土地經歷了太多的創傷,又總會在創傷之后帶來希望,再去迎接下一次創傷,人們在大起大落中,以酒精和癲狂大笑麻醉自己,迷茫地迎接下一次。也許一百年的時間過于短暫,對于一片土地來說,不過是一瞬間的記憶。這片豐饒的土地在開拓之初便撬動了半個世界,它注定不平凡,會帶著土地上的人于苦難中成長,在亞洲的東北方豎起一座燈塔,終究會再次閃耀出讓全世界震懾的光芒。

    責任編輯:馮婧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嘉禾县| 莱西市| 古浪县| 呼和浩特市| 雷波县| 永新县| 济南市| 湖口县| 临沭县| 神农架林区| 江川县| 察隅县| 甘孜县| 芦山县| 九龙坡区| 日土县| 道孚县| 通榆县| 丰镇市| 南和县| 特克斯县| 绥德县| 浪卡子县| 安庆市| 汾阳市| 台东县| 剑阁县| 临清市| 乡宁县| 泽库县| 临城县| 丹寨县| 霍邱县| 嘉义县| 东莞市| 彰武县| 福海县| 辰溪县| 绥江县| 白城市|